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高教专题» 高校讲话集锦»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代表王文新在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代表王文新在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放飞梦想 初心壹志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家长:

  在这万物竞茂、松江花浓的时节,我们共同迎来了2013级本科同学的毕业典礼。我受邀作为教师代表在此发言,和大家交流感想和体会,感到十分荣幸,也十分激动。

  毕业典礼这个词,在英文中叫Commencement。可能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法文单词,可以追溯到拉丁语,意思是“引导入门”、“开始做某件事”。在这一点上,这个单词与中文用词互相补充,从两个不同方面说明了我们现在这场活动的意义:一是用一个隆重的仪式,就像一个句号,完成一句话,完成我们前面的学业;但同时也表示我们将开始一个崭新的、更富有内涵的句子,将有一个新的征程。借用俗话来说,此时在这里,就是同学们奔着似锦的前程、放飞新的梦想的地方。

  这种起转和延续,符合知识获得的规律和我们对知识不断的追求。法国著名文学家蒙田说过:有两类不同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同学们通过在上外的四年苦读,今天坐在这里,意味着大家已经获得了充足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使你们能够昂首大踏步走入社会这个更广阔的舞台,或进入新的学校、升入新的学段;但要想今后站得住脚、获得成功,还需要大家继续勤奋和努力,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大学问、大能力。

  这种延续和重新开始,更应该意味着我们毕业后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坚守我们从祖国五湖四海前来上外求学时的初心。屈原在其《橘颂》中说:“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个“初心”、“壹志”,在我看来,就是我们的爱国心和报国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我相信同学们也会赞同。

  另外,在大家毕业之后,同样没有“毕业”或结束、同样不息且日新的,还应该包括我们对母校的热爱和依恋。今天大家即将离开上外,27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提着大一前来上外报到时用的同一只旅行箱,离开母校去远方一家单位工作,我和很多同学都当众或暗自留下了眼泪。我们作为八十年代新一辈,沐浴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到上外这所我们在中学时代就孜孜以求的著名外语学府读书。她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了我们,以浓厚的知识氛围和人文底蕴哺育了我们,帮助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然后把我们放飞出去,让我们怀揣着新的梦想走向希望的田野去耕耘、播种和收获。我们人虽走出校门,心又何曾忘记背后这个家!《诗经》里说:“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和上外所有的老师都衷心希望,大家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母校这个大家庭,并常回家看看。在更广的意义上,同学们作为卓越的国际化人才,脚步常会走得更远,足迹会遍及全球,但无论人在哪里,我们更不要减淡甚至忘怀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她是你们永远的动力和后援!借用法国作家加缪的说话方式来说,上外和祖国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

  同学们,毕业和Commencement,开始新的征程,此刻面对大家,面对你们的父母、你们的老师即我的领导和同事们,我还有另外一份感想和体会,那就是你们在如花的年龄,代表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青春力量和中华重新崛起的希望。毛泽东主席曾写过题为《洪都》的一首七律诗,诗云: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我们年年举行毕业典礼,年年有毕业生;但认真看看,我们没有人是真正“毕业”,有的只有后浪推前浪,校园里永远充满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让我们感到我们不会老,上外不会老;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上外人会觉得自己老!一代又一代上外人心心相连,我们都没有毕业,都永远在学习、工作和为国家和民族奉献青春的道路上。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说了包括我在内的老师们一个最朴素的情感,那就是面对即将远行的你们,实在是不舍得你们的离开。但我们可能都不得不承认、不得不接受相互的分别。我自己曾写过一首拙诗表达了这种无奈的感受:“春去春回人聚散,花开花落两阑珊;缘起缘灭道不灭,且待慧言开慧眼。”但其中关于缘分的那点不适合我们今天的情况,正确的话应该是我们的师生缘不会灭失,道更不会灭失。不灭之道,就是我们不改的初心和情怀。法语系同学曾在某新学期一篇推送中,为其起了一个非常励志的题目,我借过来赠送给大家,那就是“凭着比今天狂风更强的信念,向着理想一路狂奔。”

  谢谢同学们,谢谢各位家长、各位来宾、领导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