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高教专题» 高校讲话集锦»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北京大学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北京大学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一百年前,北京大学的先辈们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以北大为中心,发起并领导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启蒙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在北大,隆重举行主题纪念活动,共同回顾百年前的那段历史,一起研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总结历史经验,努力推进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这是对北大先贤和新文化运动最好的纪念。

  一

  1915年9月15日,也就是一百年前的今天,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领域向封建的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入北京大学,北大师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新文化运动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发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复兴成为中国近代史主题,为此需要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救亡图存,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的先进分子曾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是,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变革,也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壁和失败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仅仅在器物和制度上模仿、学习西方,并不能够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也不可能实现历史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后,旧势力宣称只有恢复封建帝制,固守纲常礼教,中国才有希望,这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广大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唤醒民众,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变革,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不仅是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随后发生的思想启蒙,就是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赋予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以新的时代意义,也深刻地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进程。“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明显地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而在“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在各种思潮中脱颖而出,逐步发展成为这场运动的主流,使得新文化运动具有了更加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是切中时弊、振聋发聩的。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高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旗帜,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新文化反对和取代封建阶级旧文化,无疑在客观上具有进步的历史作用。因此,这场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决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带来了各种思潮生动活泼的涌流,显示了这个运动的活力和前进性与革命性。

  应该指出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封建礼教而彻底否定一切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批判“孔学”,针对的是“孔学”中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禁锢,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的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当然,“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确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主要是: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但是,提倡资本主义,并不能够为中国人民提供一种科学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的必然,找到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的正确道路,从而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的改造。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希望以此出发来改变旧的封建制度,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和议论,是不可能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国民性的。第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欧美转向俄国,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其指引下,找到了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根本出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继承了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扬弃,赋予它们以新的时代含义和历史价值,使它们的合理因素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发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新的思想武器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解析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扬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文化启蒙学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工作引向了深入,提升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新文化运动是与北京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是这场伟大运动重要的组织发动者、历史见证者和精神传承者。新文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北大的精神底蕴,开创了北大的革命传统。上世纪30年代,新文化运动中各个领域的领袖曾一起编纂了著名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以纪念新文化运动中巨大的文学成就,其中小说由鲁迅、茅盾主编,散文由周作人、郁达夫主编,新诗由朱自清主编。而全部的“总序”,这些所有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学者都一致认为,必须请蔡元培先生来写,没有其他人选可以替代。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没有蔡元培先生主持的北京大学,就不可能有新文化运动”。在北大,蔡元培先生力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聘请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担任图书馆主任,胡适、刘半农、钱玄同、鲁迅以及一批留学回来的自然科学家也先后到北大任教,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

  鲁迅曾深刻指出:“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给予北大的最重要精神传承。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北京大学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逐步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传统,一代代北大人在这里以天下为己任,追求新知、振兴中华,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四青年节考察北大时指出:“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我们现在追本溯源,一方面看中共一大,一个是应该到上海的石库门看一看,一个是应该到嘉兴的红船看一看,也应该到北大来看一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北大光荣传统的充分肯定和对当代北大人的鼓舞激励。

  二

  新文化运动从发起至今,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起新文化运动的那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是伟大“中国梦”的一批早期追梦人、筑梦人,我们今天的努力,是建立在他们探索奋斗基础之上的。

  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要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百年前的那场冠以“新文化”之名的运动,是为着这个目的,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为此的使命更加重大,批判旧文化固然不易,建设新文化更为艰难。百年来,我们沿着这个方向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经历了曲折的磨难,然而,不论怎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一直坚定地支撑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和进步。

  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复杂变化,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到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中来,对文化资源和话语权的争夺成为全球性资源配置和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实力大系统中具有灵魂价值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极其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无产阶级政党,9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觉悟和坚定信念,来探索历史规律、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

  毛泽东同志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能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在实践中被中国人民掌握了。

  “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正在朝向多样化,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地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要科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

  新文化运动的“新风”正劲之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发起组织了“进德会”,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意义的人格建构和道德修养,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之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百年后的今天,对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仍然是文化的重要主题。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同年5月4日,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代表的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辩证分析,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第三,要努力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蔡元培先生曾说:“纵观历史,凡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必能产出一种新文化”“创造新文化,往往产端于几种文化接触的时代。”《新青年》杂志在其第一卷第一号的“社告”中曾说道:“今后时会,一举一措,皆有世界关系。我国青年,虽处蛰伏研求之时,然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

  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已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联系日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之中,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独立存在和独自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只有兼容并包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如果封闭排外,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

  中华文化历来具有很强的对外来文化的整合和融入能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我们的文化特质也是我们的文化优势。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有取舍地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以中国现实问题和现实需要为导向,推动外来文化在转化再造中实现本土化,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的文化果实,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学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晶和文化进步的重大成果,大学往往处于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最前沿,既在探索也在引领。百年后的今天,缅怀那些在国家民族危亡、文化沉沦之际,勇于担当、挺立潮头的仁人志士,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的五四讲话中,对大学之道和大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论述,北京大学要传承新文化运动的薪火,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努力示范引领、走在前列。

  首先,要牢记大学的文化使命,立足中国实际,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学发展。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的文化机构,大学的工作,无论是培养人还是推动知识创新和应用,都是始终贯彻着一定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文化活动。一所卓越的、受人尊敬的大学,必定是有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坚守进步核心价值理念、充满文化气息和文化魅力的大学。

  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宗教教育到世俗教育、从世俗教育机构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再从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到产学研相结合体制的深刻变化,但是,文化育人的使命和本质始终没有变化,近年来大学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更加自觉地回归大学的本质,防止大学蜕变为以实现工具理性和商业欲求为目的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大学正在快速成长,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但是,大学不是“世外桃源”,社会各种思潮和习俗也会渗透和影响到大学中来,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些“泛商品化”的消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对大学的办学理念产生着腐蚀和消解作用,十分值得我们警惕。因此,回归大学文化本质对于我们来讲,并非完全“空穴来风”。我们要从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高度,正确把握中国大学的文化使命,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大学的文化建设融入民族复兴大业和中国现代化进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教育全面综合改革的总体格局,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之中,走出一条创建具有中国先进文化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

  第二,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人是文化的主体,人才是国家之元气。在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初,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出:“中国这样大,积弊这样深,不在根本上从培养人才入手,是不可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才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道路。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的历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大学教育在青年成长成才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在这个阶段,让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对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真正经得起风雨,见得了世面必不可少。

  当今中国的大学生,处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主体意识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磨砺,一些人在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又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走进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不能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因此,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大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阅历和磨砺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确立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走好一生一世道路最为要紧的“扣子”,这正是大学教育的要义。我们要坚持用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将个人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勇于奋斗圆梦的信心,不断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和成才报国之志。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努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第三,要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构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和重要思想库。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努力走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就很难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很难抓好用好战略机遇期、赶超先进的发达国家。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二十周年校庆纪念会上的演讲中说:“本校二十年之历史,仅及柏林大学五分之一,莱比锡大学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未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虽然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大学没有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条件,但蔡元培先生提出的“进化之例,愈后而速率愈增”的看法,表达了中国知识界推动大学实现跨越发展的理想和抱负。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中告诫我们,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总书记还特别希望北京大学通过埋头苦干和改革创新,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北大”。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有精神方成气象,有文化始有底蕴,历史上的世界著名大学更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就是先进的中国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先进的中国大学文化的选择过程。在一个过去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既需要守正固本,也需要改革创新,既需要扬鞭催马、只争朝夕,也需要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自从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我们要利用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的机会,进一步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世界和未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坚守大学文化使命,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思想库,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和时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