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高教专题» 高校讲话集锦»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201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201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治学“三美”

2016级研究生新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你们人生旅程中又一个重要而难忘的时刻,你们是西南交大第三个甲子开启之年的第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作为学校第65任校长,此刻与来自五洲四海的各位欢聚一堂,我由衷地感到高兴。首先,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全体新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治学的体会,而话题灵感则来自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洪荒少女”傅园慧行走的表情包和“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的话语体系;传承、励志、打不垮、拖不烂、不气馁、不服输、团结协作、血战到底的新女排精神;卫冕冠军徐莉佳第一轮成绩取消后又重居第一的坚韧,以及后来因三次成绩被取消、无缘奖牌后的坦然;孙杨抱头痛哭、大气回应对手质疑、霸气迎战的自信……这样一届不再“唯冠军论“的奥运会,为我们展现了力量、速度、柔韧之外的另类“奥运之美”。如果将治学比作奥运赛场,这些美则正是在座诸位应牢牢掌握的治学要义。

  一、蓄势之美

  射击运动员在扣动扳机前的凝神静气、瞄准靶心,短跑运动员在发令枪响前的肌肉紧绷、千钧一发,跳水运动员在展开动作前的头部微抬、深呼一口气......这种蓄而待发之势,让观者无比期待、心生美感。这种美感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重复、不断打磨的训练。能够站在奥运赛场的运动员,都经历了艰辛甚或孤独的拼搏过程。同样,学术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探究、求证、积累和“蓄势”的过程。同学们正处在创造力最旺盛的学术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蓄势”最重要的阶段。

  蓄势需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直面挑战,调好心态。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殊不知,这些困难或挫折恰好是学术“蓄势”或提升“功力”的绝好机会。在此,想到多年前读过的一段文字,说的是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它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它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它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闸门,它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这段朴素的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水看来,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和途径。无论是不得不绕行,还是慢下来,或是停下来,水都从不怨天尤人,叹息抱怨,且始终百折不挠:若是通途,当奔流直下;若非通途,则不能走直线就走曲线;没有机会,就积聚能量。值得注意的是,水遇到闸时的等待绝非消极,它充分利用“闸”来提升自己的水位,积蓄自己的势能(蓄势)。此处的“闸”,既可以理解为“障碍”,也可以看做“敌人”或“对手”,抑或“约束条件”或“边界条件”。

  二是勤勉砥砺,终日乾乾。治学中的“蓄势”当离不开勤学苦练。《易经》中用“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来形象寓解人生的六个阶段。其中的“终日乾乾”即是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亦即勤学苦练的“蓄势”之为。没有“终日乾乾”,哪来“飞龙在天”?

  曾国藩有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钻研学问,一勤天下无难事。荀子更是深刻地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穷其一生精力撰写百科全书式著作《日知录》,引证浩繁,精严过人,并自谓“生平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学术大师的勤勉砥砺、终日乾乾,非常值得诸位效仿。

  三是力戒浮躁,求真务实。稍安勿躁、脚踏实地是“蓄势”的题中之义。泰戈尔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无以到达光明。当今社会上一直有一种声音:读书读到研究生到底有什么用?我以为,你们选择攻读研究生的理由,应是一种探索自然、人类和未知的欲望,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情怀,不应是仅仅追求诸如升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等有明确效用性和目的性的功利价值,更不应把读研究生视为沽名钓誉或追名逐利的筹码。

  治学之路需要不骄不躁、咬牙坚持,做学问就得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就得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恒心。“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学术研究需外绝声华,内无假借,潜心钻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学问局面才会豁然开朗,逐步展开。特别地,面对外界的诸多诱惑和纷繁复杂的乱象,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设法让自己静下来。唯有静,才能客观理性、淡定从容;唯有静,方能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二、节奏之美

  想必大家还记得,孙杨在男子两百米自由泳决赛中,由最初的稳中求进,到与对手的并驾齐驱,再到最后冲刺阶段的气势爆棚、瞬间反超对手的场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节奏把控与科学应对,令人感叹。学术研究同样需要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关键环节和重要控制点上,把握好节奏和研究进度。为此,需要科学规划,尤其要注意掌握研究方法。

  首先,科学规划,加强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清晰的研究规划如同赛场上的竞技指南,指引我们在每个阶段寻找到适合的研究路径、方法与重点。入学后,大家可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未来两三年、三五年的初步研究规划。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还需不断明确并优化总体研究目标、阶段性目标和研究计划。立志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需要进一步适时规划自己整个的学术生涯。

  研究规划一旦确立,就应按照既定目标和学问路向,合理分配研究精力,按轻重缓急把控时间,恰当分割任务,确保研究进度,切忌拖延散漫。亦不可操之过急、自乱阵脚,正如中国女排“一分一分的咬”、“一分一分的拼”。只要节奏连贯,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同学们的投入与付出,就能够抵抗时光的冲刷,超越岁月的冷寂,学术成果自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其次,掌握方法,有的放矢。研究生学习和本科生学习的最大区别,是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更大,研究的批判性、创新性更高,这就要求更加注重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方法论。掌握了方法不仅有助于把握节奏,更重要的是可以事半功倍。数学中有“梯度方向”的概念,梯度方向是方向导数最大值的方向,也是函数变化率最快的方向。学术研究也应找到适合自己的梯度方向,找到个人禀赋、能力与问题难度、价值最匹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最充分的研究领域。

  这里特别说说如何确立学术研究方向。通常,这是大多数研究生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开展学术研究首当其冲的问题。好的研究方向,不仅可以促进学术研究顺利开展,还可以引爆突破性的学术创新。建议诸位参阅学校赠与大家的《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书中谈到可以用“棋盘法”来定位学术研究方向。概言之,划一个棋盘,将科学问题列在横轴,解决方法列在纵轴。横纵交叉处,普遍都有相关参考文献;无文献之处,就是可以深入研究的地方。

  三、合力之美

  时隔12年,当中国女排逆境重生再次获得奥运冠军时,相信绝大多数观赛人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不仅看到了女排精神的再现,更看见了郎平“奇迹”的诞生。教练与队员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默契,合力铸就了这场伟大的胜利。治学亦需合力,尤其在今天这个大科学时代。

  (一)融入团队,博采众长。古人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是成为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改变去吸引更多需要这种力量的人。在哈佛大学2014年毕业生典礼上,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提到,一所大学的职责并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这就需要倾听不同声音,不带偏见地衡量各种观点,冷静思考不同意见中是否也有公正的论点。在每个问题上,我们都应该遵循有理有据的原则,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只要我们这样做,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打不破的僵局,没有达不成的妥协。

  学术研究中,诸位要与导师和老师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共同提升;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精诚团结、协同攻关;诸位不仅要做好自己的科研,更要自觉融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同时,还要尽可能多交一些国际学术伙伴,以此获得更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创新氛围,进而进入国际学术圈,分享优秀人才团队的溢出效应,使之能在更大的学术舞台、更高的科研工作起点从事研究工作。

  (二)通专结合,交融汇通。当今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鲜明向度:一是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二是各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大行其道。在今天这样的大科学时代,任何专业都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支撑和滋养。你们要力争成为开放型的现代学人,研习跨学科的交叉知识,把多种知识条理化、逻辑化、结构化地纳入自己的知识集,进而形成通透、系统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库,全方位促进独立思考、自由创造与学术创新。

  诸位既要根植、深研于专业,又要融贯中西、通释古今,在掌握本领域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学问的广度、跨度和宽度,兼顾专业与通识,必修与选修,线上与线下,致力于自身的多维度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利用并创造各种机会,与国内外学术界开展合作与交流,与最优秀的学者对话,向一流的学者对标,并尽可能多地参加高级别会议,向高级别期刊投稿。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位研究生的治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校2016届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沙金同学。可以说,她就是一位不畏艰辛的“洪荒之女”。入学时,带着对科研梦想的追求,她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开启了自己的“非典型女博士”求学之路。由于是跨专业考入,加之实验室学习经历欠缺、专业基础薄弱,最初她成了实验室学术起点最低、研究进展最慢的研究生。

  在经历无数次实验失败、公式推导无果、投稿失利后,她调整了自己急于求成的心态,潜心积累、耐住寂寞,一步一步朝前挪。同时,及时调整研究节奏和进度。另一方面,她通过大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拓展视野,增广见识,提升能力,建立学术人脉。她还一度只身前往英国留学,拜师问道。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的勤奋更是自不待言。“别人一天工作八小时,我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沙金如是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对“脉冲序列组合规律”研究中她找到了创新点,SCI论文从1篇、2篇直到10篇,其中一篇论文还被本专业影响因子最高的TIE杂志录用。沙金同学的成功逆袭,很好地诠释了治学的蓄势之美、节奏之美和合力之美。

  同学们!

  在以上讲话中,我之所有没从“奥运精神”而是从“奥运之美”的角度来谈蓄势、节奏、合力,是想强调:把结果看轻些,把过程看重些。不是每一位运动员都会当奥运冠军,也不是每一位研究生都能成为出类拔萃的杰出学者。然而,充分珍惜和享受比赛(治学)的过程,比结果是什么更本质、更重要。

  衷心希望诸位在求学路上,细细体悟治学的蓄势之美、节奏之美和合力之美,由衷热爱学术并尽情享受治学的过程;也热切地期盼你们肩负时代使命,通过持续的深度学习、批判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成为积极的、愉悦的知识发现者与建构者。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