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高教专题» 高校讲话集锦»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在2016年开学典礼后给新生上的开学第一课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在2016年开学典礼后给新生上的开学第一课

弘扬军工精神 立志创新报国

欢迎同学们走进南京理工大学,成为南京理工大学新的希望与力量。

  同学们,今天上午,我们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下午,我们再次聚集在这里,由我为大家上开学第一课,以《弘扬军工精神  立志创新报国》为题谈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盼、南理工的军工优势与传统,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具有军工血脉、南理工烙印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近年来著名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上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的,他说:“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钱学森之问”。

  2012年10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接受《中国改革》杂志采访时指出:“中国的GDP将不可避免地追上美国,但是,其创新能力可能永远不能与美国匹敌。不然如何解释一个人口四倍于美国的国家——假定中国人才也是美国的四倍——没有技术突破?”我们在此把其称为“李光耀之思”。

  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李光耀之思的聚焦点都在当代中国的科技和教育,而这些正是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也需要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当代青年认真思考、对待和参与的重大时代命题。深入思考这三个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什么直到现在杰出人才、大师的培养还在探索,为什么当前中国的创新能力还无法比肩美国?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我们正处于创新的伟大时代,创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最核心的关键词。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把创新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学们,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最高命题、最强声音的当下,作为2016级的新学生,你们怀揣梦想,来到了南京理工大学。经过高考的洗礼和一个暑假的思考沉淀,我相信大家都对南京理工大学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我们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军工血脉的大学。在6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立足“强军兴国”,逐步形成了服务国家战略、忠诚国防事业的办学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兼具军工魂和创新志的社会中坚、工程精英,也铸就了南理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我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创建的第一所为培养国防工业和军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当时,我国人民正在开展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抗美援朝运动。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巨大牺牲让共和国的领袖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先进的装备,就没有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安宁。也正是如此,党中央毅然决定要建设培养共和国自己军事技术人才的军工科技高等学府。1952年6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领袖亲自接见了刚从朝鲜战场急调回国的陈赓,由他担任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和政委,选址在哈尔滨,这就是我校的前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1953年的9月1日,学院隆重举行了学院成立仪式暨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

  毛主席亲自为学院成立题写了《训词》。训词上指出哈军工创办目的:“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强大国防、繁荣祖国”就是哈军工创办的关荣任务。哈军工的开创者克服重重困难,为哈军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缔造了生生不息的哈军工精神。

  成立之初的军事工程学院下设5个系,分别是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和工程兵工程系。1959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分出,和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组成炮兵工程学院,校址迁往武汉。1962年,学院调驻位于学校现址江苏南京的孝陵卫地区。1962年9月,炮兵工程学院在此正式开学。炮兵工程学院的首任院长为孔从洲中将。

  1966年1月,接国防科委通知,炮兵工程学院改称华东工程学院,在院工作的军事人员于当年3月集体办理了专业手续。1984年,学院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993年,学校正式启用现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建校63年,学校3地办学,4易校名,10次变更隶属关系,然而,哈军工的“军工魂、创新志”始终得以传承和弘扬,并激励着一代代南理工人创新不怠、报国奉献、建功立业。

  建校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师资队伍发展理念,正是以这些一代代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才将军工精神在南理工得以延伸与拓展,他们的治学态度、为人风范是军工精神的集中体现,也为在座的同学们创新成才树立了榜样。

  军事工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南理工常年坚持服务国防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有16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也就是在这一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并称为国家科技领域的三大奖。能问鼎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能较好地体现出一所大学对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1978年以来,我们南理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9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日前,由我校王泽山院士团队申报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专用项目的初评答辩,现场考察及评审委员会的最终答辩。这意味着在20年时间里,我校将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也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国家创新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攻克关键技术、推动军民融合、服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南理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台自主式地面无人驾驶平台,第一台防爆型机器人,第一辆高速公路路面智能检测车,第一台显微CT,第一台万能超高压水射流切割机床,第一台印鉴真伪自动鉴别系统等等……这些个“第一”无一不体现了学校强大的创新实力,以及南理工人服务国防、服务地方的意志与信心。

  60余年来,南理工秉承军工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军工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学术翘楚、业界精英和治国栋梁。具体来说,共培养了18余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12位两院院士、30余位将军、30余位大学校长、党委书记,400余名型号总师级的领军人物,4万5千余名校友奋战在国防战线,以及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等等。作为一所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高校,我校培养的院士数量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正如校歌《使命》所唱的那样,“团结献身铸造国之利器,求是创新高扬复兴风帆”。作为闻名于世的当代中国“兵器技术的摇篮”和“国防科技创新的不可或缺基地”,新中国每一次军工技术尤其是兵器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有南理工人的智慧与付出。这是2009年10月1日,我国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阅兵式,在参加阅兵式的30个受阅武器装备方队中,由我校校友担任着总师或副总师的方队就有24个,占到了80%。

  南理工的创立者、建设者以及广大校友的“军工魂、创新志”,同样在作为年轻一代的在校生中得到了传承与实践。这是在2015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我校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取得并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全国第7所捧得“挑战杯”的高校。早在1997年,我校就成功主办了第五届“挑战杯”并获理工类院校团体总分第一名。我校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成绩备受赞誉,创新精神在我校学生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南理工办学发展的“基石”,也奠定了南理工在国家军工发展、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地位”。可以说,军工传统、军工精神铸就了南理工今年的辉煌,也必将激励在座的同学们成长成才。那么,究竟什么是军工精神,军工精神和创新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渊源,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怎样才能在弘扬军工精神中创新成才,这就是我今天在开学第一课中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军工精神。说到军工精神,我们必须先得了解人民军工发展的程。今年,恰好是人民军工成立85周年,就是在85年前1931年的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工在江西官田诞生。当时,中央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和闽西地区连成一片,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原有修械所和修械处的基础上,组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担负日益繁重的修械和弹药生产任务。这就是中央红军官田兵工厂,是人民军工的“开篇之作”。85年来,人民军工经历了战争岁月的烽火洗礼、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动荡时期的砥砺磨练、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发展,由战地兵工一路走来,发展成为今天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和配套等行业领域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形成了以“黄崖洞”“两弹一星”“神州飞船、载人航天”“天宫一号”“北斗卫星导航”“深海探测”为重要发展历程的“人民军工”之路。

  为纪念这段历史,2013年南理工60周年之际,学校打造了止戈园主题景观。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在体育馆南面、友谊河南岸的“止戈园走一走。和人民军工一起发展壮大的,就是蕴含于其中的军工精神。而其中,又以黄崖洞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影响最大,分别代表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军工精神。

  我们说军工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创新报国的力量源泉,这源于军工行业及其精神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军工行业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强大国防,中华民族很难真正走向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国防军工的现代化,也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现代化;如果没有国防军工领域的技术创新,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进程将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在(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半数以上由国防科技工业牵头组织和主要参与。从杰出科学家分布来看,军工行业荟萃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已涌现出170多位两院院士。可以看出,军工科技的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大部分出自国防科技工业。

  创新的重要价值在于超越,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创新是自力更生的行为,是不能依赖任何外力的,先进的国防和尖端武器装备竞争的背后,是科技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从这点来看,自主创新在我国军工行业具有重要的价值标识。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的国防科技工业基本体系和全国科技体系。国防核心技术买不来,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因此,军工人大力创新,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研发,开展大量创新型研究和技术储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得以不断夯实。军工精神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价值等在军工行业的生动体现,也是包括军工行业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文化养分。

  军工精神是一座蕴含丰富创新文化元素的“富矿”,应当得到发掘、提炼、传承和弘扬。当前,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有机联系起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保证。而创新人才成长的,不仅有作为物质维度的知识积累、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能力水平等内容,还有着作为精神维度的信念、精神、追求等内容。而军工精神又蕴含有助于创新成才的信念、精神和追求。

  究竟在军工精神体系中蕴含着哪些创新内涵,能够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立志创新提供丰厚的精神养分呢?归纳一下,军工文化蕴含的这些创新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创新的价值取向:忠诚祖国、服务国防

  创新的基本路径:自主创新、敢于超越

  创新的应有情怀:担当使命、敬业奉献

  创新的重要保障:科学统筹、团队协作

  首先,军工精神蕴含着创新应有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忠诚祖国、服务国防”。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在我们大谈创新的时候,要想明白 “为谁创新”的问题。这涉及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军工精神为我们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即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服从服务国家需求,人才的创新行为及其创新成果才能具备更高的价值和品质。这就是——创新必先爱国!

  1955年,世界著名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冲破重围,历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投身军工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也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同时他还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兼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的主任。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曾言,“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他们“两弹一星”荣誉勋章。在这23位科学家中,有一位唯一的烈士,他就是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考虑安全因素,周总理曾经叮嘱过他尽量不要坐飞机。同事们也劝他:“晚上不安全,您就明天去吧。” 郭永怀笑笑说:“晚上好,睡一觉就到了。”他还是搭乘了当天的夜班飞机飞回北京。次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在距地面约400米的时候,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苞米地。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可以肯定,在飞机遇险、生命将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想到的只是用身体保护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技资料!周恩来得知郭永怀牺牲的消息,眼睛顿时湿润了。钱学森更是伤感不已地叹息:“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如今,我国空气动力中心大院的松林山上建有一座纪念亭,上面刻着张爱萍将军所书的三个大字———“永怀亭”。

  在众多军工先贤中有许多南理工人的名字,他们同样有民族担当、家国气节。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共中央就决定组件新中国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由陈赓大将负责筹建工作,这就是我校的前身——哈军工。1953年9月1日,哈军工成立暨一期学员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首任院长陈赓大将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忠于民族,孝于国家”的豪言壮语。可以说,我校的诞生就是注定要为祖国、为国防事业奉献、服务的。再追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源头,早在1955年的12月,学校先辈、“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民和著名物理学家金家骏(两位均还在世,一位102岁,一位96岁)在写给中央军委的信中,首次提出了“在中国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并被采纳。自此,开启了中国“两弹一星”和火箭事业的先河。这也是我校在推动国防科技发展、引领行业创新的重要代表事件。

  第二,军工精神蕴含着创新应走的基本路径,那就是“自主创新、敢于超越”。自主创新、敢于超越是创新的基本路径,“艰苦奋斗、独立自主”是中国军工发展的生动缩影,关键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只能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创新靠自己!

  被称为“两弹之父”的邓稼先,在他手里,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物理过程的模拟计算,完成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为了中国的“两弹”,他毅然归国,隐姓埋名数十载,甘当无名英雄。他说,“中国的原子弹,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研制!完全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搞出来的。”

  赵九章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1958年10月,他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他带领的团队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我校老校长祝榆生,战争年代在一次平射炮的实弹射击试验中,出现事故,右臂被炸断后被全部切除。在身体残疾的状况下,祝老克服种种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难从事兵器关键技术研究。1984年,99式主战坦克(三代主战坦克)研制项目正式立项,祝榆生当时已经66岁了,他不顾年迈受邀担任这一型号坦克的研制和生产任务的总设计师,被称为“独臂总师”。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初,中央军委给祝榆生的任务是“跟先进的坦克能够相抗衡”就可以。因为,当时列装部队的主要是一代主站坦克,二代主战坦克还没搞成。然而祝榆生却把目标瞄得更远:“打个平手有什么用啊,非得把你打掉。”祝榆生带领着三代坦克研发团队,走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研发的研制道路,新设计部件超过80%。15年磨一剑,祝榆生带领的科研团队让中国的新型坦克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伫立于引领武器装备科技前沿的潮头。2001年,第三代主战坦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阅兵、2009年阅兵、2013年“93”阅兵中打头阵的受阅武器方队就是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经改进后,93阅兵时名为“ZTZ-99A型主战坦克”)

  第三,军工精神蕴含着创新应有的高远情怀,那就是“担当使命、敬业奉献”。军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即使有最严格安全措施,但各种研究与试验仍然随时会发生危险。军工精神蕴含着不辱使命、不怕牺牲、奉献担当的情怀。这种精神能够为同学们投身创新创业大潮带来“洪荒之力”,提供正能量,这就是——创新需奉献!

  保尔是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主人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兵工专家吴运铎一生从事火炮技术研究。他曾经三次负重伤,留下伤口100余处,但都奇迹般地顽强活了过来,手足伤残仍奋斗不息。他说,“革命总是要流血牺牲的,不是我就是其他同志。只要我能回到工厂,能站在机床前,我仍要生产更多的子弹、炮弹来打击敌人。当我能坐在画图桌边,我就要设计出更好的武器并生产出来装备我们的部队。”

  年过八旬的我校王泽山院士,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两个一等奖,成为科技界少有的“双冠王”。至今仍在校内的实验室、内蒙古大青山里的试验场里忙碌着。他说 “我们这些经过党和政府几十年教育和培养的科技工作者,已习惯于把奉献作为人生的乐趣,已习惯于从工作、从奉献中寻找乐趣,国家给我们这么多荣誉,就是要我们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断奋斗,多作贡献。”我在上午开学典礼上已经提到,今年王泽山院士的团队将再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也将成为中国科技界唯一的“三冠王”。

  2000年4月,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原高级工程师、我校82届校友胡卫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结论是“最多只能活5”年。在生命最后的5年中,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假时间,面对生死泰然处之,全身心投入到他钟爱的事业上,直到2005年4月29日由于连夜加班最后倒在了实验桌前。而在这5年时间里,胡卫带领团队取得了9项科研成果并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臣。胡卫把“最后一次心跳”献给了国防科技事业,是践行南理工“献身”精神的典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都纷纷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中国迫击炮之王、轻120迫击炮总师我校唐治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准确掌握迫击炮实战性能以及部队实际作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走遍了老山前线的每一个阵地进行调研。2015年,已经80岁高龄的唐治教授又担任某新型迫击炮的总设计师,一直在深山沟里的小三线工厂,很少回家。敬业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第四,军工精神蕴含着创新必要的条件保障,那就是“科学统筹、团队协作”。在当今社会,重大的创新项目、创新成果光靠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统筹、团队协作来实现。军工精神所蕴含的这种组织运行理念能够为当前我们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提供重要借鉴。这就是——创新要协作!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涉及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七大系统。仅其中的空间应用系统,涉及六大领域/28个项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40余家单位,集中了众多高水平科学家,堪称我国当时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领域最宽、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应用工程。

  我校老校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李鸿志院士常说,“国防科技的每一次创新,不仅仅是经济实力、技术手段的提升,更是管理理念、统筹方式的转型与突破。”由李鸿志院士院士领衔的我校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自1990年11月成立以来,在众多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的协同攻关下,目前已成为代表我国瞬态物理研究与实验水平的重要平台。

  我校承担了众多军工抓总项目,涉及多个分系统、子系统,其中既有核心研发人员的攻坚克难、潜心钻研,也需要与军工主管部门、军工生产单位的协调配合,还需要安全、保密、财经、交通等部门的通力协作。

  2015年9月,“南理工一号”成功搭载发射,宇宙苍穹中从此有了南理工人自己研制的卫星。该研制团队主要由我校博士、硕士、本科生组成。同学们参与了项目的研制全过程,他们通力协作,依靠团队的力量较好掌握了立方星研制与在轨运行的关键技术,收获了成功,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光荣军工传统与军工特色的南京理工大学的新生力量,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军工精神,更好地成长成才、创新创业,更好地实现青春梦想、报国之志呢?作为大家的学长和老师,我想给大家就“弘扬军工精神”“立志创新成才”提“四个坚持”与大家共勉,那就是坚持爱国奉献,坚持进取超越,坚持踏实苦干,坚持求真求精。

  第一,坚持爱国奉献。人生理想高于天。对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应当学习我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奉献情怀,坚守创新成才的人生航向。不管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今后身处何地,以后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当将自己的创新实践与国家强盛、民族进步、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使自身的创新实践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藩篱,努力克服行为功利化、社会责任感缺失、为他人服务意识淡薄等不良倾向。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长期坚守在祖国的航天战线上,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却将名利、荣誉看得很淡。他总是说,“什么名利不名利的,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89届我校校友,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专家刘勇,曾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出色地完成了8×8系列轮式装甲车辆的研制,承担了去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27个受阅武器装备中七种数字信息化新型装甲战车方阵的技术保障任务,他之后总结时谈到,“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全体参战人员对待这个光荣任务的使命感、责任心和主动性。无论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所得。今后我们做技术工作,只要保持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就会取得非凡的成绩”。

  第二,坚持进取超越。军工领域进行创新探索的目的,就是要摆脱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窘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创新的目标应该重点在关键技术的创新上下功夫,以及流程再造、管理优化等体制机制创新。当代大学生应该从博大精深的军工精神中吸收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大胆怀疑、开拓进取等优秀品质。

  陈志杰院士现任空军装备研究员某研究所所长,是将军院士,为我校的89届校友。1990年代末,军航新航行系统试验系统建设正式立项,并定为国家“九五”重点项目,陈志杰被任命为这个工程的总设计师。整个工程涉及卫星导航和现代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有的航管技术和设备必须靠引进。出口国一方面严密封锁,一方面对部分技术设备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为了突破国外对这一重要技术体系的控制,陈志杰主动请缨,他说:“如此重要的技术体系,绝不能依靠别人的施舍!”他牵头16个工业部门、地方院校单位的有关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发奋攻关。”通过13年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任务。权威部门考核后评价:军航新航行系统,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突破了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封锁,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管系统建设,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管建设第一次与国外同行并肩前行!

  第三,坚持踏实苦干。“科学有险阻,只要肯攀登。”成才没有捷径,要成为创新型人才更没有捷径。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深刻体悟军工前辈们艰苦创业的种种艰辛。培育艰苦奋斗的意识、发扬军工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吻合,更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要求之一。

  曾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遥感科技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我校校友潘德炉院士为建立和发展中国海洋水色遥感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起到了奠基和关键的作用。潘院士常说,“我把海洋卫星遥感事业当成自己的娃娃,抱着它走到了70岁。”“我这一辈子,其实没值得多少好讲的。一辈子没改过行,就干了这一件事。”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我校校友崔向群院士,十年磨一“镜”,完成了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建造,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与超越。该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她说,“一个人只要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己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会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第四,坚持求真求精。要成为创新人才,必须秉持质量意识,倡导严谨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态度。当代大学生需要弘扬军工领域重质量、重品质的追求,成为各自领域的“杰出匠才”。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我校校友卢柯院士,在2003年年仅38岁时就增选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在他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求真求精、创新成才的卓越品质。“科学研究本身很艰苦,我每次都问学生们,你们有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科研是一定不成的。”有了兴趣这第一要素,坚持与勇气便是接下来科研路上的两个重要伙伴。“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就需要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勇气。科研又是一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儿,选择了科研,就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所以,最大的痛苦和挫折,其实是来源于自己。”

  发动机技术迄今为止仍是制约中国航空研发实力的重要瓶颈,而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位的材料又是重中之重。就在3天前的8月28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中央作出组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决策,是从富国强军战略高度出发,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航空工业体制改革采取的重大举措。希望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牢记使命、牢记责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胆创新,锐意改革,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而不懈奋斗。我校陈光教授专注于新型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钛铝合金方面取得重大跨越性突破,将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中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叶片中,飞机有望配备更强“中国心”。

  同学们,今年是国家和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端,也是同学们跨入南理工,立志逐梦的起点,同学们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将与学校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将个人的梦想和学校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宏观战略相结合,同频共振,青春才有激情,人生才会更有意义。我相信,在2020年学校建成特色高水平研究性大学之际,也是在坐的各位同学圆梦青春,努力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之时。

  同学们,我们身处于一个大潮涌动、百舸争流的伟大时代。让我们深刻领会军工精神的丰厚内涵,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成为时代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与力量。最后,用校歌《使命》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报告,“团结献身铸造国之利器,求是创新高扬复兴风帆”。军工精神和创新追求作为南理工人永恒的旗帜、鲜明的烙印必将在同学们中更好地传承弘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