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高教专题» 高校讲话集锦» 中山大学陈新滋院士2016年开学典礼后在东校园的第一课

中山大学陈新滋院士2016年开学典礼后在东校园的第一课

送给新生的32个字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给同学们分享“开学第一课”!

  与其说是我来讲这第一课,倒不如说我今天来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我所讲的东西。因为我今天要说的只有32个字,但要真正掌握,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我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掌握好。所以我才来和大家分享。如果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又学到了新的东西,那我们就可以一起进步。

  我首先要恭喜大家,因为大家今天来到了中山大学这个南中国最好的学府之一。可能有的同学是一早就想来中大的,也有一部分可能开始想去的是北大清华,不管是什么原因来中山大学,我觉得你都选对了地方。今后你们在这个地方的四年将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希望大家把握好这个时间,真真正正过好大学生活。

  和大家分享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我是学化学的,我们化学界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前辈,他有一段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个教授名叫Linus Pualing (鲍林教授),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1954年就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在1963年又拿到第二个诺贝尔奖,这次是和平奖。原因在于他反对美国政府搞核试验,在大气层里面搞核试验,对环境有污染、对人类没有任何的好处,但是美国政府就怀疑他是共产党,对他进行监视,还怕他离开美国,把他的护照也没收了。其实鲍林教授是一位非常忠厚的教授,国际诺贝尔奖委员会也认为他对和平有重大贡献,就颁给他和平奖。全世界能够拿两次诺贝尔奖的人不多的,他是其中一个。

  诺贝尔奖颁发完之后通常就会选一个人,去代表所有获诺贝尔奖的人在广场上向青年人讲话。他讲话的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他说,做为一个老头子,很多人认为我应该跟大家说教,但实际上我不希望这样做,我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你怎么跟一个老人,跟一个年纪大的人谈话。当你听一个年纪大的人谈话的时候,你要很用心去听,要很有礼貌,很尊敬的态度去听,但是你绝对不要完全相信他。无论他有多聪明,无论他有多好的学识,无论他是否已经拿了诺贝尔奖,或者说无论他年纪有多大,他头发是不是白了,或者他已经没有头发了,你都不能完全相信他,你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他讲的东西是对还是不对。”所以我今天开场白也是这样的,我今天完全是用这个精神跟大家讲,无论我今天说什么,大家不要完全相信我,应该用你们的智慧来判断。假如我说的是对的,那同学们大家努力一起来学习,假如你们觉得我说的不对,那就告诉我。

  我接下来想说的,就是刚才罗校长谈到的,是对大家的期望,也是我们中山大学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我希望用更多的时间跟大家分享这十二个字的“精髓”究竟在哪里。

  关于“德才兼备”,中国人从几千年前开始就有这个智慧,知道道德的重要性。在《左氏春秋》就已经有记载,“人生的三不朽”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东西是人生的不朽,是可以千秋万世传下去的。但是第一,“太上有立德”,最重要的还是有“立德”。立德是什么,唐朝的经学大师孔颖达是这么说的,他说太上有立德,其实说的是“创制垂范,博施济众”。创制垂范,是为皇帝、为统治者、为圣人而讲的,是要创造一些道德规矩来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当时孔子也帮助创立及解释了一些道德的规范,就是所谓的“立德”。但是我们今天罗校长跟我们谈的德才兼备,其实是希望我们把我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通过我们正心修身,然后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这是道德的培养。

  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原则来考虑,我希望把曾国藩的事情给大家说说。曾国藩曾经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人物,我们国家曾经有一段时期,说他双手沾满了太平天国农民的鲜血。我们现在通过对历史更多了解后,都知道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贡献的人物。毛主席年轻时就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就更是十分佩服曾国藩,蒋先生床头就放着一本《曾文正公家书》。每晚睡觉前都会看这本书,因为那里面有很多修身养德的事情。作为一个领袖,要从里面学习。而曾国藩对他两个最得意的弟子的评价是,“李少荃拼命做官,俞曲园拼命著书,余皆不为也“。为什么说“余皆不为也”呢。他说,我做的是道德修养功夫,那些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还想跟大家谈的一个历史故事,也是跟道德,跟我们将来要做领袖有重要的关联的。《旧唐书》里有一篇《裴行俭传》。裴行俭是唐代的一个天才军事家,他曾经单枪匹马去解决突厥的叛乱。他当时在西域组织了一大帮当地人,然后说,“我带你们去打猎”。然后就很多人去了。一打就打到西突厥可汗那边,把要叛乱的西突厥可汗抓起来了,他的军事才能非常厉害,很得唐高宗李治的赏识。当时他的官位是礼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宣传部长、教育部长、外交部长的工作加起来。另外,皇帝还让他替国家推荐好的人才,所以他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组织部长,那就很有影响力了。当时有人向他推荐“初唐四杰”。“初唐四杰”就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人的名气很大。假如你们今天去南昌的话一定会去滕王阁,因为那里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这么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千古传诵的最好的一篇骈文,因为这篇文章,这个楼变得很有特色。杨炯、卢照邻也是很有学问的,骆宾王曾经写过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檄文,帮助徐敬业造反,要推翻武则天,这篇文章骂武则天骂得很凶,但是写得特别好,所以这篇文章到了武则天手上,武则天一看,明明骂她骂得一塌糊涂,但是武则天就觉得这个人太有才能了,所以马上跟下边的人说:“将来抓到这个人,千万不要难为他,这个人太有才了!”但是这四个人被举荐给裴行俭的时候,裴行俭就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士之致远者,必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章,然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他的意思是说:一个男人大丈夫要对社会有贡献,有很大的影响的话,最重要的是先有器识而后文艺。“器”就是人的气度、他的胸怀;“识”就是见识,良好的世界观。,世界观没有建立好,不可能当国家的好干部,所以他没有接受。他最后加上一句“杨炯这个人,很小心谨慎,所以大概可以当个县令,其他三位可能没有善终。”裴行俭蛮厉害的,最后他说的也完全准确,后来杨炯当了县令,其他三位,王勃是二十岁左右出海,船翻了就淹死了。骆宾王因为起兵造反,据说是给乱军杀死,因为不知所踪。卢照邻也是因为政治上的不得意和病痛折磨,不想活下去,就投水死掉了。跟大家讲这个的原因是:立德,人的道德建立好以后,你的胸怀,你的世界观就会建立起来。这是成为领袖最的基本要求。

  那校长第二句,就是“领袖气质”。我第一次听到他讲这个“领袖气质”的时候,我是不理解的,我当时想“为什么校长会选气质这两个字呢?”通常我们说气质,是比较表面的——一个女孩子穿一件裙子很漂亮,通常会有人会说:“啊!你穿这个裙子很有气质。”是不是这样?我认为教育应该是培养我们内在的品格,气质是你爸爸妈妈给你的,教育的确可以改变气质一点点。我们经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你变得很有学问的时候会表现出来,但是那个表现是一点点而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品格。这是全世界所有教育家都认同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栽培人格”。所以我当时就想,校长为什么选这两个字?我还准备写个信给校长跟他讨论这个事情,后来在写信之前,我就先上网,拿手机出来看一看“领袖气质”是什么。一看明白了。原来在我们中国,今天“领袖气质”已经变成一个专有名词,就是说,他已经包含了我所说的品格、领袖的特质、领袖的素质,这种事情我们叫做“约定俗成”。就是说:我们平时讲的话假如是符合很多人的习惯的话,就会定下来,成为公认的正确的使用方法。看来,“领袖气质”这个名词在今天,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了,所以我那个担心就没有必要了,因为所有讲“领袖气质”的人都知道,他讲的不是说女孩子穿裙子很有气质的那个“气质”,而是说,那个关于人的风格、风骨,他的品格、世界观各方面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校长提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中山大学办学的目标是培养领袖人物,我想问一问,假如你们将来有机会做领袖的话,有谁愿意做领袖?愿意的请举个手。我们中山大学并不是一个职业训练所,而是培养领袖的地方,有些同学不举手我是明白的,因为做领袖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他跟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早上九点钟上班,下午五点钟下班,回家就吃饭,你就了了。领袖要考虑很多人的事情,你无论是国家的领袖还是你团队的领袖,或是企业的领袖,你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责任很重。所以做领袖要有一些特质。

  我认为,最重要的领袖特质就是“诚信”。一个人没有诚信,绝对做不了领袖,无论他多聪明,多会编故事,多会令大家很喜欢他,但是时间慢慢过去,大家认识他,知道他这个人没有诚信,就不会相信他了。所以,“领袖气质”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诚信。

  领袖的世界观很重要,假如领袖只是想到我今天要赚两万块钱一个月,回家买个房子,然后好好享受一下,那这种人是绝对做不了领袖的。领袖要有良好的世界观,要明白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走一趟不容易,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事情。对事情要有承担,对社会要有贡献。

  领袖需要有人跟随你才叫“领袖”,否则你一个人就很难做领袖,领袖有他的特质。以前的汉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以后当了皇帝,人家问他:“为什么你能打败项羽,这么厉害呢?”大家知道项羽是很勇猛的将军。刘邦是这样说的:“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撫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所以一个领袖,一定要用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假如你用那些比你差的人,那你不可能会成功的。

  做领袖对社会的贡献更大,领袖不一定就是要成为国家主席。只要在你的团队里面起了带领的作用,这就是领袖。领袖是要有人跟随你的,那为什么别人要跟你,不跟别人呢?领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舍得”,把自己好的东西跟人家分享。这个就是刘邦跟项羽不一样的地方。项羽每次要分封一个官给别人的时候,拿着官印,摸来摸去,摸到棱角都没有了还舍不得给,这个不舍得让部下觉得没意思。所以你们将来要做领袖的话,一定要学会跟别人分享。我认为,领袖的特色不少,但是最大的特色就是诚信、敢于负担责任、愿意与大家分享,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比较细的东西。

  第三个,就是家国情怀,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假如没有强大的国家,我们的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以前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我们每个老百姓都很悲惨。无锡的东林书院里有一个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觉得是对家国情怀好的解释。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真正安居乐业。

  但是,我也不希望我们的同学只会讲国家大事,完全没有想到家庭的和谐和对父母的孝顺。和谐幸福的家庭是构成强大国家的基础。曾经有过一段时期,我们的老师教育“家庭成分不好”的小孩背叛他们的家庭。当时“地富反坏右资修”的家庭是受批判的,地是地主,富是富农,反是反革命分子,坏是坏分子,右是右派分子,资是资产阶级分子,修是修正主义分子,这些人的家庭其实数量是很多的。当时我们的老师鼓励这些年轻人背叛他们的家庭,要把父母政治上不正确的东西拿出来公诸社会,拿出来批判,这种教育实在是不应该的。其实它造就了什么?造就了小孩子的造假说谎,从小时候就学讲假话,因为正常小孩是不会仇恨他们的父母的。他们说要背叛他们的父母,把父母拉出来示众其实是为了讨好领导,小孩子这么小就要学会讨好领导,说不应该说的假话的话,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同学们,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讲真话,做真实的事情。

  下面的十个字是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陈寅恪先生是中山大学50-60年代最有名的教授,是当时国际上非常有名的学者。他最著名的一个理念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先生一辈子都能坚持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在他的朋友王国维先生去世的时候提出来的,陈先生在纪念王国维的碑文上说王先生的著述有时候不一定彰显,他的学说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个是可以经过千秋万代,跟天地一样长久,跟日月星辰一样永远发光的。

  他这个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中国其实有一段时间是领导说了算的,老百姓敢坚持原则,说出跟当时领导不一致的事情是不允许的,陈寅恪先生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两句“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斫头”。平生所学,他的学问很大,写了很多书,但是没有办法发表,很可能只能和自己一起埋在地下,“晚岁为诗欠斫头”,据说是因为他坚持他的原则,当时有一位党委书记很不喜欢,就拍桌骂他,“你不老老实实,我要砍你的头。”老先生回家就写了这么一首诗,后来这首诗有流传到国外去。但是在80年代我们的出版社发表陈先生的著作的时候,这两句诗被改了,改成什么了呢?“平生所学唯余骨,晚岁为诗笑乱头”听起来好像有点像,但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国家出版社出版的东西,把人家的诗改了,来证明陈先生是很快乐,没有抱怨的。我们今天来看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但是这是三十年多前的事情了,我在海外看到这么一个评论,我就觉得很没道理,我们把人家的诗改了,来证明自己要说的东西,那等于将来你们做实验得到的结果跟你要希望得到的结果不一样的时候,就把那实验结果改了,改到自己喜欢的结果去,这是一样的,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是任何时候,无论你受到多大的压力,都不应该做的事情。因为这是严重的造假。那我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个是造假的,直到2001年,陈寅恪先生的书全部可以出版,因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够深入,可以让我们的学者的书都能发表,那我就把他们全部买回来。第一个去看的就是这首诗,看到的就是“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斫头”,那时候我就觉得很可悲。出版社以前的做的事情太不应该了,因为我们是相信出版社的,我相信你们也是一样,你们看书的时候不会想到,出版社会把这个书最重要的文字改了。这样的话,你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其实这个出版社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因为,他们这么一做呢,别人以后就不会相信我们的出版社了,那影响的不单是他们自己,还影响到千千万万的中国出版的东西,国外的人怎么看我们呢?所以我认为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要坚持原则,绝对不能造假。我对同学们的希望是“说实话,做实事”。无论任何时候,假如有人让你说假话,说可以给你很大的好处的话,千万不要接受。做事情,要真正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有好处,对我们的国家有帮助,对得起我们的良心,我们才做。虚的事情没有必要做来给人家看,做来讨好领导,这样的事情不要做。

  这六个字讲完了,接下来还有四个字就容易了。有三个字是我对做学问的一个看法。这三个字就是“知”,知识的知,你把知识的知下面加个日字就是智慧的智,你把知识的知上面加个病字头上去,就是“痴”。知、智、痴。知识的追求就是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在这四年,大家一定要做好。

  知识是什么呢?就是把我们受教育的资讯沉淀积累,变成我们思想的一个部分,这就是知识。但是这是不够的,假如我们将来要做领袖,或者我们将来要做得比别人更好的话,要有智慧。智慧不光是知识,光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智慧是要把我们的知识和我们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去,把人际关系处理好,高瞻远瞩,建立好良好的世界观,把所有的事情做好,这才是智慧。我们人生的智慧会带领我们一辈子都会做好事,做好人。我第三个字是比较有争议性的,所以有同学可能会写信给我。因为痴这个字很多人都认为是不好的,佛教有三毒,佛教的三毒就是贪嗔痴。贪就是很贪心,嗔就是很愤怒,很愤怒很憎恨别人,痴就是很笨很痴。但是我说的痴是痴迷。一个人对学问要痴迷。假如大家将来希望在学术上有成就,一定要对你学到的东西要达到痴迷的程度。金庸小说里面有提过一个人,他名字叫做独孤求败,他的名字就取得很好,他叫做求败。为什么叫做求败呢?他已经武功天下第一,没有人可以跟他打了。所以他用一把剑,一把八十多斤的剑,一把没有开口的钝的剑来练,还是打遍天下,最后杨过就是拿了他这把剑。独孤求败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就是他对武功的痴迷。所以我们做学问也是一样,有个问题你没解决,就要经常去想它,就算今天想不通它,去旅游回来还是去想它。这样的话你就会解决到非常困难的问题,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都可以去解决。以前有个数学家叫做陈景润,他是我们国家在全世界数学界中非常有地位的人。他是在什么地方做的研究?他是在厕所里面做的。因为在别的地方做,别人会说他白专,会干扰他。他去厕所里面做就没有人干扰他做研究了。他真的是痴迷,最后解决了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的问题。对学问的痴迷是需要的,如果我们的同学可以对学问,对学术做到痴迷的话,你们将来的成就就会很大。

  刚说了三十一个字,还剩一个字。最后一个字很简单,梦。做梦,我们习主席提出来中国梦,强国梦,我们国家的梦非常重要,我们个人的梦也非常重要,我们对家庭的梦,社会的梦,朋友的梦,这个梦是我们对前途的追求。一个人假如没有梦想的话,我觉得他的成就是有限的。我对同学希望就是要有梦,追求你们的梦,用你们的良心去追求,在这个追求的过程里面,要讲实话,做实事,要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目标。求学的原则就是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大家把这三十二个字体会变成你们的行动的一个部分,变成你们今后一辈子的思想,你们就会前途无量,我们中山大学也会成为全世界最好的大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