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华电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刘吉臻院士“两会”期间提案和建议受到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刘吉臻院士“两会”期间提案和建议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刘吉臻院士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就能源转型革命、中小学课后服务、“双一流”建设等事关国计民生问题,发表了看法,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引起广泛关注。

  就是否应该停建煤电机组,如何在煤电主体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的情况下顺利实现能源转型等问题,刘吉臻院士接受了《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

  针对煤电机组进入夕阳时代的观点,刘吉臻认为,煤电还远远没有进入夕阳时代,煤电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要走向更加高效清洁的道路,超低排放、近零排放等技术已经在大面积推广。灵活性改造也让它更加可控可调。

  关于是否应该停止新建煤电机组,刘吉臻认为,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投资决策,但也要看到电力投资是一个长周期过程,从规划选址建设到投产一个新机组要很长时间,一些高耗能、污染严重的老旧机组逐步退役也需要时间。所以增长放缓是必然趋势,但是不是某一天就一刀切的全部停建。

  关于煤电将来在能源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问题,刘吉臻认为,现在能源转型是大趋势大方向,应该努力推动这个进程的加快。但是也要冷静的看到,哪怕今后30年甚至50年,在我国能源结构当中,煤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才能达到15%。现在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低碳和新能源的替代,另一方面高效清洁利用煤炭也是能源转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夜之间就把煤电去掉。混合能源时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等不靠,要以积极的态度推进能源转型。

  刘吉臻认为,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高效用能和全民节能大力降低能源消费总量,但有些人一看到煤炭生产总量和电力消耗总量下降,就担心是不是GDP达不到了,不能被GDP的增长捆绑了能源转型,一个清洁的社会不能过度依赖大量消耗资源能源。

  针对国家设立诸如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国家清洁能源基金等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方面的投入是否需要加强这一问题,刘吉臻认为,能源转型革命靠政府拿钱不是长久之计,政府的钱是老百姓的钱,教育、医疗、社保应该政府拿钱,能源作为一个产业应该符合经济规律,要用市场的机制,成熟的技术,科学的方法扶持,而不是一味的靠经济刺激。有些企业拿政府补贴积极性很高,也出了一些问题。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刘吉臻提出,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承担课后服务职能。这一提案,得到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认同及回应,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刘吉臻指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今年我在校内征集建议,校内职工强烈要求我就学前教育放学时间提出建议。现在幼儿园放学时间早,孩子放学的时候,家长都在上班。结果催生大量的社会托管班,收费很高。学校减了负,家长增了负,孩子没减负。让我高兴的是,在我准备提案的时候,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课后服务的意见。但怎样才能使中小学有积极性?经费从哪儿来?”对此,刘吉臻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列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幼儿园、中小学必须承担起幼儿和适龄儿童托管、课外拓展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中小学、幼儿园既要成为教育下一代的主阵地,又要成为条件优越、家长放心的儿童乐园。这样才能解除家长后顾之忧,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撑,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明确放开课外托管和拓展教育的非义务教育属性,容许幼儿园、中小学合理收取义务教育之外的相关费用。教育主管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机构的联动机制,支持幼儿园、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现代化管理,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第三,修改因中小学生“减负”而制定的在校时间硬性规定。在综合考虑中国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应季调整,指导各地区幼儿园、中小学校调整作息时间。通过家长和学校沟通与约定,在学生进校和离校时间上赋予更为宽松的弹性时段。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提供校车服务,形成校车管理制度,缓解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压力。

  同时,刘吉臻还“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刘吉臻指出,要从国家的高度认识“双一流”,可以说,国家发展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方向没有变。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再到现在的“双一流”,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过程。现在,“双一流”的关注度很高,各高校都在积极准备,但是这件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学校角度出发。一个国家的大学,包括美国,都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还是要让大家予以认同。

  关于到底哪些高校、哪些学科能进入“双一流”这些尚未定论的情况,刘吉臻认为,“双一流”建设方案的突出特点,就是打破了对学校和学科认定的终身制,提出动态的概念。这就不是赋予地位,不是给高校戴个帽子就万事大吉了,而是更加重视高校实实在在的建设过程。入选的有可能退出,没有选中的还有机会。“双一流”最终只能是少部分高校,各类高校在各自基础方面找准定位、获得发展,也不容忽视,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 (宣传部孙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