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孙熙国:转变思路,用好课堂主渠道等4篇

孙熙国:转变思路,用好课堂主渠道等4篇

  孙熙国:转变思路,用好课堂主渠道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7-06-01

  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清华大学现场观摩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新进展新成效时指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好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打好“五大攻坚”战役,即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五大攻坚中,关键是思路攻坚。

  第一,首先让学生明“道”、知“道”。

  真懂是一切学习的前提。要让学生真懂,老师首先自己要先懂,要做到讲“真道理”,讲“家常话”,讲“中国话”。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选拔最优秀的教师,选拔真正懂马克思主义、爱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思政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以其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

  第二,必须要解决“真信”的问题。

  教师如果只是把知识讲的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如何在“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道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成为自己认识、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变成学生的“血液”,流动在学生的体内。这就是信“道”和成“道”。所以,真信的实质就是内化于心,这既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又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正如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第三,最关键是解决 “真行”的问题,即落实到“怎么用”。

  真懂、真信,就会真行;明道、信道,就会行道。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总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对象化自己的本质力量和意志情感。有什么样的思想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实践行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政课教师应该以德立身,做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践履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知识的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生成紧紧连在一起;既言传又身教,把思想的传播和行为的践履紧紧连在一起;既潜心问道又关注社会,把个人的理论研究和服务社会紧紧连在一起;既坚持学术自由又恪守学术规范,把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的运用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师导生,率先垂范。

  第四,把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现实脱节。有的教师自说自话,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照本宣科,不敢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材过于理论化,忽视生动性和可读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不够。这就导致了老师讲的,学生认为不能解决问题而不想听,学生想听的教师不会讲或者讲不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意识,不无病呻吟,不哗众取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与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与期待。

  总之,打好思路攻坚战,必须用好课堂主渠道,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切实丰富教学手段,在真懂、真信、真行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生动道理,让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变成指导学生做人做事的管用办法。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校史育人 思政工作活起来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7-06-01

  一条丽娃河缓缓流过,丽娃河畔的故事从未走远。在华东师范大学,档案库成了思政工作取之不竭的思想库,“丽娃档案”系列丛书成了校园的知名文化品牌。

  前不久,《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编纂出版,“陟彼兰台,斯文在兹——档案馆藏名人手札展”也同期展出。这批名人手札中有蔡元培、赵家璧、王伯群等近百位近现代名人的书法墨迹,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典雅规制的传统书信格式,可见当时师生、友朋、同仁乃至学宦往还之道等传统礼仪,让95后的大学生们直呼长知识。

  从2013年起,华东师范大学在推进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将学校历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开辟校史育人的新方法,通过挖掘校史中的文脉传承和人文积淀,将静态的档案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让思政工作活起来。

  发掘校史,以文脉滋养人

  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大夏大学、光华大学。201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先后编撰出版《大夏大学编年事辑》《大夏文萃》《大夏大学:90年90人》,从历史、人物、文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解读校史中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精神遗产,努力建构出一个立体的校史研究谱系。这批校史研究成果,丰富了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已成为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素材。此后,学校又陆续编撰出版了《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等校史书籍。

  学校还经常邀请学生参加新书发布会、读书座谈会,使校史知识得到了有效传播。前辈先贤的治学精神与道德风骨,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为校史育人提供了鲜活教材。

  在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看来,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灵的家园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大学。高校的校史校训是一部饱含文化密码和精神特质的生动画卷。校史之于学校,如国史之于国家,是师生和校友重温初心、寄托人文精神的心灵故乡。

  渗透课程,以历史影响人

  校史文化是一所大学代代师生共同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今,校领导集体开讲校史,已经成了学校的一大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坚持“权威讲座—系统课程—专题座谈”的校史育人联动模式,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3年前,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带头为新生开讲校史第一课。其他校领导和老领导也结合自身专长为不同专业的新生讲述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沿革。这一举措,实现了每年近9000名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的全覆盖。

  早在6年前,华东师范大学从课程建设入手,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校史文化解读”公共选修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校史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校史馆讲解志愿者的行列中,身体力行传播校史,还有学生专赴香港中文大学,探寻前身学校大夏大学香港分校的发展历史。学生们为学校的前辈先贤和办学底蕴深感自豪,也在思考自己如何传承师大历史、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

  策展校史,以故事感染人

  在探索校史育人的路径中,华东师范大学围绕时事热点,紧扣时代脉搏,通过生动直观的主题展示,构建良好的校史文化生态。

  大型巡回展览“勿忘前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沪西抗战史料展”,通过历史影像、历史照片和地图、证书、货币、书刊等抗战时期的原初实物,展示大夏大学3次内迁、在炮火硝烟中坚持办学、师生参加抗战的史实。学校曾发掘出1937—1949年间的500份学校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未被领取的毕业证书,为此专门策划“500份毕业证寻找主人”的活动,用档案帮助500位名校友圆跨世纪的大学毕业梦。

  “父子学人的家风传承”主题展览,精心挑选张寿镛、张芝联父子,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鲁继曾、鲁平父子,王伯群、王德辅父子,赵家璧、赵修义父子,褚绍唐、褚君浩父子等华东师大及其前身大学6组父子学人,展示家风家训。一场“我在档案中找到他/她”专题展则让学生对“爱在华师大”有了更深的理解。一组照片讲述周有光与张允和、陈汝惠与李荷珍等5对卓越的校友伉俪从校园牵手到携手并肩的传奇人生。有学生观展后说,现在真正明白了,师大之爱是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大爱。

  “随着互联网进入新媒体传播2.0时代,将校史文化与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相互结合,能给校史文化带来叠加甚至裂变的传播效应。”汤涛说,校史文化传播要实现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更要创新校史党史传播方式,让校史育人进头脑、入人心。 (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曹继军)

  浙江:打出思政育人“组合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7-06-01

  “我从来没觉得思政课枯燥,我手上这个创业项目的想法,最初就来自于一堂思政课。”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李牧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从授课教师的支教经历中获得灵感,发起了互联网爱心支教公益创业项目“一起上课吧”,把线上教育与线下支教相结合,创立爱心支教新模式。

  这只是浙江省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有这样几组数据可以说明浙江的决心:从2005年起,历任省委、省政府领导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270多场次;组织2300多名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每年干部教师走访学生寝室超过14万人次;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1440个;建设校园文化品牌超过1000多个;2016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由2013年的68.77%提升到82.6%。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教室到寝室,浙江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打出了一套思政工作“组合拳”。

  近日,记者跟随教育部媒体采访团走进浙江几所高校,近距离感受到了思政教育在高校学子中的“高人气”。

  从“思政课堂”到“课程思政”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彦说。

  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将其列入年度22项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制定了《浙江省高校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了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质等为重点的“双十”举措,通过一系列改革,激活思政课堂。

  如何让“高大上”的思政课内容接地气?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陈正良给出的回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在宁波大学,有两本凝聚了师生集体智慧的思政课特殊教材:学生思想问题库和主干课教案库。学生思想问题库里收纳了2013年以来该校学生提出的近300个思想问题,涉及内容既有关于个人的情绪控制,也有关于国家的战略布局。了解了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后,教师们找来热点新闻、身边的故事充实教案库,努力让思政教育变为学生们感兴趣的事。

  在浙江义乌工商职院的思政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方式是引入时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人民的名义》等一开播,思政课教师第一时间带着学生追剧,将相关剧情带入课堂教学,通过看视频、说心得、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对剧中的焦点和热点给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教学内容在变,考核与评价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宁波大学的学生们可以用演讲赛、拍视频、参观博物馆等多种方式来完成思政课作业。浙江农林大学规定了实践教学成绩要占思政课程成绩的20%,实践成果也会展示在每年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晚会上。

  “浙江正在着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出台课程德育大纲,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推动在专业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介绍说。

  为打破高职思政“孤岛化”的现状,浙江经济职院构建了思政理论教育、国情省情区情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三位一体”的专题模式,把思政课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分若干专题,同时融入物流类、汽车类等七大类职业素养内容。

  “我们将工匠精神、绿色环保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等自然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每个方面。”物流技术学院院长王自勤告诉记者,教师们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说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基础物流;通过京杭大运河、富义仓讲解仓储调节运输……采用具有中国特色、浙江实情的案例讲物流专业知识,让课堂变得格外生动。

  “思政课贴近专业不能冲淡思政理论体系,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必须确保专业理论框架,既要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价值。”浙江经济职院思政部部长郑芝玲说。

  走出课堂:用脚步“丈量”社会

  艺术类院校学生可以在水污染治理中贡献怎样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用手中的画笔、刻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今年3月,浙江省发出“高校大学生助力剿灭劣V类水”动员令,中国美术学院组织1500多名师生奔赴浙江八大水系,在为期3周的实践活动中用画笔描绘浙江的青山绿水、治水新貌和动人事迹,并绘制了千张河长肖像。

  “学生在哪儿,思政教育课就在哪里开讲。”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介绍说。中国美术学院思政中心在全院一、二年级学生中普遍推行思政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下乡相结合。全体一、二年级学生均须按照要求完成与专业下乡实践相结合的思政实践调查作业,并将成绩体现在相关课程作业中,而思政教师则跟踪学生专业实践,进行现场指导。在钱晓芳看来,火热的社会生活一线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的好教材,青年学子能在亲身体验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实施了“百校联百镇”和“双百双进”为主要载体的实践育人改革,在257个乡镇(街道、社区)建立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仅2016年就派出3万余支实践团队40万名大学生和5000余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覆盖1118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群众超157万人次。目前已覆盖全省所有高校、所有县(市、区)和超过82%的乡镇、街道,基本实现了纵向到底、全面铺展。

  位于磐安县的尚湖镇,是浙江省首个“百校联百镇”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由浙江师范大学和尚湖镇联合成立,是该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积极探索“校院+基地”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

  趣味物理进课堂、破除伪科学求真大实验、校园微型科技馆、流动科技展……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磐石之安”实践团队在磐安县尚湖镇各村开展“科普进乡村”系列活动。体育学院“健康快车进乡村”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进驻磐安县冷水镇小章村,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党员和群众普及体育健康卫生常识,向老党员和群众介绍了门球、太极、健步走等运动的技巧,为他们做亲身示范。

  校园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

  青砖黛瓦、层层密檐,傍山而居的合院聚落,成片的竹林……曲径通幽,一步一景,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座大学校园。

  “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这是中国美术学院用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三美”理想,凸显校园塑造与心灵塑造的关系。“构造校园山水的意义,是要让学生在坚硬致密的学科规训中不断回望山水,要在心中保持山水之精神、自然之意境。”钱晓芳解释说。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有文化之谓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说。

  近年来,浙江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遴选12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省财政共投入1200万元经费予以支持。各高校通过传承校训、传唱校歌、建好校史馆博物馆、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举办校园文化节等渠道,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校多品、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

  行走在宁波大学校园,人们会发现这里几乎每一幢大楼都用人的名字来命名。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宁波大学立足侨资院校的独特校情,传承弘扬宁波帮精神,培育塑造校园感恩文化,将其作为校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从2006年开始,宁波大学陆续制定与实施了3个海外“宁波帮”文化宣传与研究工程五年规划,以开展“宁波帮”文化节系列活动、组织“宁波帮与宁波大学”等感恩文化专题讲座、推动感恩文化的精品文艺创作等形式,让感恩文化融入师生的价值观。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浙江省高校以“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将思政工作落细落小落实,逐步将高校学生工作重心延伸至生活区,建立起引领学生成长、贴近学生需求、解决学生困难的公寓学生管理机制。温州大学采取学区制管理模式,学工队伍近70%的力量放在学区,近70%的学生工作职能放在学区,70%以上的学生事务性工作由学生自治组织承担,学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舆情动态、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实现了思政工作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和全面覆盖。 (中国教育报记者焦以璇、蒋亦丰)

  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百场“人生导师”专题沙龙,改变思政教育方式和载体,好教师应把学生放在手上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7-06-01

  昨天,上海师范大学迎来第100场“人生导师”专题沙龙,学校特邀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首届名师苏智良,松江二中校长、全国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王铁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林方婷作嘉宾,与学生们分享“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

  上海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朱惠军说,如今大学里满是95后大学生,他们个性鲜明,喜欢展现自我,具有鲜明的时代、城市和文化印记。“教育的主体变了,思政教育的方式和载体也要跟着变。”朱惠军说,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今年3月至今,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共开设了100场“人生导师”专题沙龙,邀请大学教授、一线教学名师、优秀企业管理者等各行各业精英与大学生面对面,探讨治学方法、文化研究、时政热点、成长困惑等话题,参与学生达1971人次。

  好教师应身正为师,以身作则

  从教第一天起,苏智良几乎没有再离开过这三尺讲台,一转眼32年过去了。在他看来,成为一名好教师,责任与使命感不可或缺。在苏智良的学生时代,每年中秋节,他的导师都会邀请外地学生到自己家中小聚,和他们一起过节,这个细节深深打动了苏智良。苏智良和妻子成为人民教师后,每年中秋节也会邀请学生来家里吃团圆饭。20多年过去了,不少毕业生还会年年来看他。

  如今,苏智良每天上下班仍踩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穿梭在美丽的校园里。在他看来,为人师就应该“身正为师,以身作则”。一名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手上,一所学校应该将教师捧在心上。

  回到母校对话未来的教师,让王铁桦想起一件往事。那次也是在上师大校园,他遇到一位数理学院的大学生,当问及“你能完整表述牛顿第二定律吗”时,这名同学却说:“我今后想去初中任教,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才学习的内容,不一定要烂熟于心。”

  这件事给王铁桦震动不小。“执鞭初中就意味着高中、大学的知识点不需要掌握了吗?如果是大学毕业生,就意味着成为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充足吗?”王铁桦认为,成为教师首先要做好学识储备。

  所谓“学识储备”,一是新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学习。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王铁桦说,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每个细节都关系着授课效果。

  聆听名家教诲,收获自我成长

  “人生导师”沙龙突破了传统的讲座模式,选择在气氛轻松的校园咖啡厅进行,导师和学生围坐成一圈,品茶聊人生,深受95后大学生们的欢迎。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朱琦总共参加了13场沙龙。他表示,从导师的分享中学习,自己也在不断成长、突破。他说自己曾鼓起勇气,报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但遗憾的是,并没有通过面试,收到落选消息后,一度闷闷不乐。这时,他想起国家教学名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卢家楣在沙龙上分享过的一句话:“要在行动中学习,在成功中总结,在失败中反思。”想到这里,他豁然开朗,主动询问了面试官落选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改正,不断提升。“在沙龙中我收获了成长的力量,希望能厚积薄发,勇于突破,成为更好的自己。”朱琦说。

  朱惠军畅想,今后的“人生导师”专题沙龙还将升级,可由学生来选择对话的老师,或是由学院推选出一批“人生导师”与学生固定结对,在持续一年的时间里为学生解答疑惑,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融合。 (文汇报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