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以导师学术声誉保证博士生质量

以导师学术声誉保证博士生质量

  近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上,华中师大教授范军说,博士毕业必须有2篇C刊(即CSSCI,中国社会科学索引)文章才能毕业,几乎是所有大学的通行规则。他说,他遇到的推荐稿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博士生的,编辑也为此苦恼。因此,范军建议,“高等学校博士答辩学位授予取消2篇C刊文章的硬性要求”。该建议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

  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制度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博士生招生名额是比较少的,那时候的博士生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大规模的扩招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的质量都有所下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总需要一种约束机制来大体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论文评价机制就应运而生”。

  “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论文评价,有的高校开始用论文与老师的考核挂钩,其他高校纷纷借鉴这种做法,形成了以论文为主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也对博士生提出了发表论文的要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唯论文论”表现出学术的急功近利,但这种问题不单单表现在对博士生的评价和考核上,可以说是整个人才评价体系普遍的问题。

  这种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造成的问题不言而喻。“博士生毕业必须有2篇核心期刊文章才能毕业,很多高校甚至规定,没有2篇核心期刊文章,博士毕业论文不能送审。”范先佐表示,这项规定一方面看可以督促博士生们勤奋科研,但另一方面确实也带来一些问题,“核心期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该项规定迫使一些博士生把该做的研究放下来了,把心思都放在发文章上,甚至一些博士生在文章发表之后才去作研究,这样就有点本末倒置,最后很容易导致顾此失彼。”

  博士生质量要由导师把关

  熊丙奇强调,我们在博士生质量把关上没有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尤其是没有形成以导师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来保证博士生质量的机制。

  “提高博士生的质量主要是管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而现状是博士生导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师并不是用自己的学术声誉来保证学生的质量。往往会出现论文答辩‘放水’的情况。”熊丙奇说,国内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博士学位论文采取盲审制度,其中一些甚至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即不由导师来组建答辩委员会,即便这样,还是不能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这说明我们还是缺乏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因此,许多高校以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博士生参加论文答辩的前提条件,而发表论文也成为控制博士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和高校、科研院所评价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逻辑是一样的,都说明我们目前还是缺乏其他的学术评价机制。”

  博士生评价制度需要整体设计

  范先佐认为,建立何种机制,让博士生和高校青年教师潜心研究,是现阶段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一味地禁止或取消博士生发文章,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要实事求是,评价要多元化。

  “我们现在博士生评价制度的问题就在于太单一了。各个学科的性质不一样,各个学生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学科理论性很强,有的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而有些学科是纯应用学科。现在将这些不同性质的学科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一些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或专业,能不能将在实践中的成果作为考核的维度?”

  另外,“要看博士生是否扎实地做研究了”。有些研究需要长时间“坐冷板凳”,要求博士生在短短三年出成果是不现实的。“如果硬性要求博士生拿出成果来,这个成果很可能就是有水分的,学术质量是不高的,间接地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拿钱买版面’的核心期刊是存在的,而这种期刊所发文章的学术质量往往很难保证。一方面带来不正之风,另一方面也不公平。”范先佐说。

  “从大环境来说,高校和科研院所要从此入手调整学术评价机制。其次,要加强博士生的过程质量监督、过程评价和过程淘汰,尤其要真正发挥导师的作用。”熊丙奇表示,在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大背景下,很多导师无暇顾及自己的教学声誉和学术声誉。“博士的招生、培养和毕业整个过程应该由导师把关。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实行博士生的中期考核,但在博士生上什么课、如何培养等方面导师的作用还是有限的。总而言之,要真正发挥导师的学术声誉在保证博士生质量方面的作用。”

  范先佐建议,博士生的评价制度需要一个整体的设计,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博士生只要扎扎实实把博士论文做好,我认为就是一个合格的博士了。” (中国科学报记者 韩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