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高奇琦 阙天南:智能社会科学建设势在必行

高奇琦 阙天南:智能社会科学建设势在必行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性部署。该规划通过确立“三步走”的目标,力争到203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同时,该规划还重点指出了伦理与法律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该规划并没有具体提及与伦理法律相关的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仅提到了智能科学专业学科的建设。显然,这种单一的学科建设是不完整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会对未来社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与之相应的智能社会科学的建设势在必行。

  建设智能社会科学的原因

  首先,由于人工智能是重大颠覆性技术,它的发展与应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以就业问题为例,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会对当下的就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2013年,牛津大学发表了《就业的未来》,该研究报告预测,到2033年,将会有47%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随着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与发展,目前的翻译师、录入员、初级律师、初级会计师、货车司机等职业将面临巨大冲击。这种冲击也将导致未来社会的职业结构重塑。以初级律师为例,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代替初级律师的大部分工作,这不仅包括简单的信息检索,还包括法律裁判文书、文字工作的协助等。那么,初级律师的从业需求量必然会大幅减少。如果相似的情况发生在社会生产的多个领域,这一状况是否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是否会加剧贫富差距?这些问题的讨论与解决,需要借助于智能社会科学。此外,需要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介入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有关人工智能社会下如何收税、如何进行失业保障,以及失业再教育、心灵安慰、失业后如何填充人们的闲暇时间等问题。

  其次,智能社会科学的建设可能成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所以当前国际上并没有专门针对智能社会科学的研究。纵观历史,在西方经过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后,中国长期处于落后而奋起直追的状态。然而,此次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步跨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经拥有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先企业12家,占全球总数的24%。这一数量虽然落后于美国的26家,但是高于全球剩余国家的总和。由此可见,中国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不仅在应用技术上,同时更要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上形成重大突破,并通过引领相关思潮,掌握制度性话语权。

  最后,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流观点是悲观的,这就出现了一种难以自洽的矛盾,即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推手,另一方面却又对其未来持悲观的态度。这一矛盾的外化,将可能导致人工智能发展的不自洽,在不自觉中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增添了阻碍。而当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基本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如果通过社会科学对其加以总结并理论化,便有可能为人工智能的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需要社会理论的发展,正如生产力的革命带来了社会思潮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的和谐,必然离不开人们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革新。从智能社会科学的具体构成上来看,笔者认为,其应当包含目前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在将“智能+”的思维融入到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去的同时,从原有的学科视角,深入探究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并进一步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智能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建设中,智能社会科学作为一级学科,应与智能科学理论、智能科学工程同属于智能科学门类之下。在智能社会科学下属二级学科中,智能政治学、智能社会学、智能法学、智能经济学、智能教育学、智能心理学、智能语言学等学科建设应成为重中之重。这些学科的建设,不仅应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又要与其相应的传统学科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不仅要汲取传统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营养,又要通过“智能+”的思维,促进社会科学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进步。智能社会科学的学科构成有很多外在的内容,而其本质性的内容则是通过学科构建,把各个学科领域内的顶尖学者集合在一起。通过“合智”的方式,对人工智能在政治、经济、心理、教育等领域产生的问题进行回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社会科学理论成果,从而为未来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发展、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如何建设智能社会科学

  智能科学的学科发展,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智能社会科学的学科化、体系化、规范化建设,不仅代表着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创新,也代表着中国学科建设所进行的新尝试。笔者认为,在这一新尝试的过程中,我国需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跨学科、集众智”。当前,智能科学的建设已经在重点高校逐步展开,而在其基础上增加智能社会科学的建设可以说是可行且必要的。当前,传统社会科学也仅注重于对人工智能方法的应用,而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学科变革和社会趋势的研判有所不足。因此,智能社会科学的学科化将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与此同时,智能社会科学的建设更需发挥文理结合的优势。通过组织人工智能、社会科学的跨学科学术会议,鼓励多学科的学者围绕智能社会科学的话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推动社会和相关人士对智能社会学科的认同。

  二是“溯传统,重传播”。在智能社会科学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共生等积极概念,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体系。在保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同时,正面应对技术发展在短期内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而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构建美好的社会蓝图。同时,中国应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学科创新的努力,鼓励留学生进行智能社会科学的学习并广泛传播。通过规范翻译并广泛传播,让中国的智能社会科学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同,促进这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进步。

  通过完善智能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体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将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学者之间的交流,也会为各科知识的传播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