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刘献君: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体系化

刘献君: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体系化

  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校职能经历了由教学到教学、科研再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转变。随着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时代的到来,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美国大学提出社会服务的职能已有200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教学、科研体系化,也实现了社会服务体系化。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已基本实现了体系化,社会服务虽受到重视但尚未实现体系化。

  一个事物能否实现体系化,是该事物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认为,实现体系化的重点在于探索组成该体系的若干系统及其相互联系。我国高等学校在实现社会服务体系化的过程中,要借鉴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核心系统;建立教学服务型大学,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骨干系统;优化高校生态环境,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环境系统;重视资源转化,实现社会服务体系中各系统、各要素的有机联系。

  一、借鉴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核心系统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体系的核心体现在“服务—学习”系统中。

  美国有关服务—学习的定义,多种多样,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提法有:1990年,美国国会批准的服务—学习交流中心(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learinghouse,WSLC)官方网站提出,“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该策略旨在通过融合社区服务活动、课程学习和结构化反思,丰富参与者的学习体验,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并促进社区发展。[1]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学习》中,将“服务—学习”定义为“学生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服务满足社区的需要,并与学校、社区协作,促进学生公民责任的形成;与学术课程相整合,促进学生学术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安排时间来反思服务经验。”[2]“服务—学习”的主要内涵包括:将“服务—学习”的观念融入课程,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强调“学习”与“服务”并重;高校与社区紧密合作,精心组织服务活动;促进学生的课外学习,满足社区的实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对服务经验进行反思;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堂拓展到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情感。由此可见,“服务学习”的重点在课程,其特色体现为学习与服务并重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结构。

  美国的“服务—学习”系统,已建成了完整的、层次分明的机构。该系统在国家层面于1990年建立了“服务—学习交流中心”;在社会层面,建立了若干民间机构,如校园契约,该机构主要由现任大学校长组成,它于1985年由布朗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校长创建,其使命是“教育公民,建设社区”,现已有1100多所高校加入;在高校层面,建立了相关机构。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社区学习中心”,伯克利分校建立了“服务—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密歇根大学建立了“社区服务 学习中心”。以密歇根大学“社会服务—学习中心”为例,其使命是:让学生、教师和社区成员通过多元民主社会的社区服务和公民参与来共同学习。其目标是:通过社区服务、公民参与和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与领导能力;通过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和发展社区的研究和教学来提升教师的能力;通过社区与大学的合作来提升社区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升社区建设能力;提升密歇根大学支持学生公民学习和多元文化学习的院校能力;提升中心作为学生公民学习、多元文化学习和领导力学习的院校目标。[3]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系统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体现为:(1)运行理念:以学用结合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互惠性;(2)运行制度:以多维保障为落脚点,充分体现多样性;(3)运行方式:以课程建设为着眼点,充分体现反思性;(4)运行机制:以互利共赢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合作性。

  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未形成体系。它主要表现为:

  (1)社会实践未进入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大多停留在团委、学生会、社团所组织的课外活动层面,没有纳入课程体系。因此,参加活动的学生,往往只有少数积极分子。

  (2)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脱节。学生只有在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等社会服务活动中,才能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各种活动分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当前思想教育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业务教学、党团以及各种社团活动,都设有实践环节,但这些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不同,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导致不少活动低水平重复。

  (4)各种活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这也是社会服务没有形成体系的重要表现。

  美国的“服务—学习”系统,对建立我国高校社会服务体系有借鉴意义。我国高校实现社会服务体系化的重点是要建立核心系统。首先要确立其理念、目标、结构、机构等。理念、目标要体现育人与社会服务的融合,突出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等品质中的重要作用。结构的重心体现在课程结构中,要从课堂拓展到社会,将思想理论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统一起来,建立课堂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并形成课程体系。机构的建立,要立足于协调,即有效协调校内各方以及学校与社区、社会各方组织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建立评价机制,确立社会服务的评价标准,并开展有效评估。

  二、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骨干系统

  高校的教学、科研,之所以能形成体系,是因为它们在建立各自核心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骨干系统。在科研体系中,它创建了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能够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在教学体系中,它创建了文理学院、教学型大学等,这些高校集中力量进行本科生教育,为研究生院和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本科生。同样,在社会服务体系中,每所大学在建立核心体系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骨干系统。社会服务最早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来的。威斯康星思想的核心是“州立大学服务于所在州人民”。高校依托地方而生,随着地方发展而发展。在社会服务体系中建立骨干系统的目的是为地方服务。笔者认为,我国应建设一批教学服务型大学,使之成为高校社会服务体系的骨干系统。

  2007年,笔者在《教育研究》上发表“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一文,首次提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并把教学服务型大学初步界定为:以本科教学为主,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成果;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形成全方位为地方服务的体系。[4]此后,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等将办学目标定位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并推进了学校发展。2013年在宁波举行的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研讨会,邬大光、周光礼、余东升等学者,尚钢、程幼金、朱士中、孙惠敏、徐绪卿等大学领导出席。教学服务型大学虽然受到有关领导和媒体的关注和肯定,但是教学服务型大学仍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还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加强社会服务体系的骨干系统建设,必须进一步重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建设。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应该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以下问题:

  1.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必要性、合法性

  (1)高等学校的分类要全面体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以往人们将高校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大类型。这种分类虽有其合理性,体现了高校教学、科研两大职能。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一是强化了“重学轻术”的传统。教学型大学想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想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导致高校都沿着学术型大学的方向往前走,使我国事实上存在的“重学轻术”传统得到进一步强化。二是导致自我封闭。高校办学都沿着学术型大学方向发展,导致发展趋同,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建立,不仅使高校分类全面体现了三大职能,还使高校的构成具有多样性。

  (2)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政府提出高校转型,就是要将一部分定位于学术型的高校转变为应用型、技术型高校,培养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树立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观。[5]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黄淮学院是教育部树立的一所地方本科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典型,其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类型定位于教学服务型。笔者认为,办学类型的定位就是高校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的定位即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3)教学服务型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现正走向服务经济时代。当前在大学、产业和政府的三重螺旋中,大学的边界已与产业的边界、政府的边界交织在一起。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顺应了服务经济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办学者必须牢固树立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强化了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服务精神、服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强化了地方大学为地方服务的职能。地方大学首先要服务于地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在强化地方大学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促使它们探索为地方服务的举措,形成与地方服务相适应的办学体制与机制。

  2.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与特点

  2011年伊始,笔者和余东升教授组织部分博士生,深入几所大学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以推动知识的创新、传授、应用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宗旨,全面构建新型的教学与科研模式、组织制度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大学。[6]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方向,并非原来所认为的研究型大学,而应该是创业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具有开放性、应用性、多样性、地方性等特点。开放性是指教学服务型大学打破自我封闭的办学局面,形成一种面向学生、面向社会的办学态势。应用性是指教学服务型大学主要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多样性是指教学服务型大学要开展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由发展的空间。地方性则指教学服务型大学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状况、人才需求,开展专业建设,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建设师资队伍。

  3.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路径

  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等高校坚定不移地将办学目标定位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并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具有强烈服务意识、服务精神的高校领导核心。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高校主要领导要有坚定的信念,开放的心态和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时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共同创造,共同奋斗。

  (2)确立高校转型发展的办学格局。在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转型发展中,要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高校自身状况的基础上,把握全局、总体设计,探索、确立高校转型发展的新的办学格局。

  (3)走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教学服务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与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各方联合培养学生。这种联合培养方式包括: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探索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制度。

  (4)开拓合作研究之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高校在开展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时,应深入企业,把握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师生应和企业员工一道共同解决实践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取办学资源,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创新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以服务求得信任和支持,在战略联盟中获得成长,在联合攻关中寻求突破。

  (5)建立共容共生的组织制度。研究型大学一般具有分权制、结构松散,以学术价值为核心等组织特征。教学服务型大学与企业、社会紧密相连,具有开放性、应用性、多样性、地方性等特征,它应建立与企业、社会共容共生的组织制度,如建立校外各方人士广泛参与的董事会、理事会,成立服务社会需求的组织机构,创建新的教学组织等。[7]

  4.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探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主要有: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必要性、合法性,如何使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必要的位置,并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相协调;进一步深刻认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本质、内涵和发展方向;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模式;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制度、机制以及专业、课程建设的特殊性。

  三、优化高校生态环境,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环境系统

  高校社会服务体系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的开放体系,当前,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设环境系统,对高校的发展十分必要。

  德国成功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得益于该国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这类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当地企业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大多为食品营养、计算机技术、通讯传媒、行政管理与司法服务等。它们的“双元制”专业招生须有企业提供的合作和资助证明。另外,这类高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如每个学生至少要参与一项项目教学。该项目大多由合作企业提出,高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它由5—8人组成一个小组开展项目作业。学生花两个学期的时间在企业从事实际工作。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有60%—70%来自实习企业,目的在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推进企业的发展。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到学校所在州的企业工作。[8]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为企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例如,在学生学习期间,学生的工资由政府、企业各负担50%。

  美国、法国等国建立了“五元合一”的体系,“五元”是指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中介五个方面,它们各自承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具体体现在,政府立法指导,高校严格落实,企业积极安排,学生主动参与,中介协调沟通。其中中介组织为学生提供协调、沟通方面的服务,如介绍政府政策、企业需求,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签订合同。

  目前,我国在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在当前生产和经营自负盈亏,经济效益成为发展的唯一目标的背景下,不重视甚至拒绝学生到企业实习。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大学生实习是企业生产计划中的一部分。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企业的生存状况由其生产的效率、效益,或者产品的销售来决定。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但是企业不愿意为此付出成本,况且政府也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所以企业对接受学生实习没有积极性。高校教师往往要动用各种关系,特别是校友关系,去企业落实学生实习。

  (2)学生实习的单位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多数处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低端,由于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学生主要在重复性劳动的操作岗位上实习。大学生实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一般的操作过程,还需要在参与解决企业在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但是目前这一环节缺失。

  (3)目前,部分高校根据某些企业的需要,开设了一些针对性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对口培养。但是,由于高校与这些企业交流的渠道不畅通,加上相关政策不健全,学生毕业后实际上不能到这些企业工作,仍然要四处求职,他们原来在校所学知识往往用不上,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培训。

  (4)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规定,但多为指导性建议,对各利益相关方缺乏必要的约束力。近几年,政府陆续出台过一些政策,但这些政策多为政治宣传、道德引导性的“软”规定,缺乏强力制约、利益补偿性的“硬”规定,因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优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服务的环境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法制建设。如在教育法规中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内容;在企业和劳动法规中增加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内容;出台《产学合作法》,从根本上保证高校与企业的长期有效合作。其次,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可以制订有效的奖励制度,如减免税收,提供补助经费;引入市场机制,调动企业提供实习服务的积极性,如建立企业参与教育服务的准入制度等。第三,鼓励建立加强政府、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协调沟通的中介机构。

  四、重视资源转化,实现社会服务体系中各系统、各要素的有机联系

  1.资源转化及其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资源是可供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9]资源转化是以市场机制为基本手段,通过一定的资源管理方式对组织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机转换,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形成高校社会资本的过程。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嫁接转换—再生”的过程。资源及资源转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是一个消耗稀缺性资源的机构,是资源网络集合体,资源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因为,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都需要资源作支撑;在面向未来的高校发展规划过程中,高校拥有的资源影响学校战略选择的自由度;资源结构决定高校校长工作的方向、重点;资源的依赖性决定组织的管理模式;战略重点需要依靠资源来保证。[10]

  (2)资源转化是高校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资源配置主要由国家控制并按照办学层次来进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获取资源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持,需要从社会中广泛吸纳;二是,无论是政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高校都要通过资源转化的方式来获取,即所谓“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3)资源转化是高校与社会互动与交换的载体。资源是一种互动关系的体现,高校、政府、企业、社会通过资源转化有机联系,结成一体。资源转化将成为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发生联系的核心,是高校在实践中解决办学矛盾的钥匙。

  资源转化的功能有:价值优化,即构建资源功能共同体,提高运行绩效;效益催化,即增强组织信任,扩大社会融资;激发办学活力,实现资本再生产。

  2.资源转化的内涵

  高校资源转化有内、外部之分。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外部资源转化,主要是将社会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高校内部资源转化是指经费、师资、学生、教学、科研、文化等资源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价值优化,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结构构成一定的关系,产生特定的功能。高校的资源结构是高校资源各要素的构成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联结方式,资源转化的效果通过结构发生作用。我们将高校资源划分为基础性资源、发展性资源、衍生性资源三个维度,人力、财力、物力,知识、政策、市场,理念、文化、制度等九个要素(见表1)。

  表1 资源转化“三维九要素”

  

  上述三个维度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具体要素为核心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首先,基础性资源是大学开展基本职能活动所需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它们构成了大学组织发展的结构与地位,指向“结构性社会资本”。其次,发展性资源是大学动态提升各项业务活动的资源,主要包括学术资源(即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信息资源等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资源)、市场资源、政府资源等,它们构成了大学发展的关系性战略,指向“关系性社会资本”。再次,衍生性资源是在基础性资源、发展性资源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资源,主要包括观念资源、文化资源和制度资源,它们以文化资本的形式嵌入社会系统,指向“认知性社会资本。”

  3.资源转化的路径

  资源转化是资源在个体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等之间的创造。在创造过程中,资源发生了丰富、扩展、增值、创新的循环拓展。资源转化主要路径有以下几种:

  (1)结合型转化,资源联合嫁接路径。两种以上资源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资源联合嫁接机制,其转化前提是多种资源存在共生融合的结合点。如名校与民企,名校与名城。资源在嫁接、多主体合作网络、“校际、校地、行业”联合共建过程中,搭建“大学—市场—政府”资源立交桥,实现移植性再造与品牌延伸。

  (2)结构性转化,资源结构优化路径。针对各类高校偏重基础资源建设、发展资源欠缺、衍生资源薄弱以及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对资源结构进行整合和转化,形成资源结构优化机制。它通过优势嵌入与结构对接,形成多元资源交互筹措体系,打造“政府资助+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一体化资源支持体系。

  (3)认知型转化,资源内生增长路径。它通过认知沟通与政策固化,实现认知共同化与核心价值内化,从而将内在资源外在化,以契约规范推进资源持续循环式转化。(作者刘献君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参考文献:

  [1]李福春,李良方.美国高校学习—服务:审视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5):43.

  [2]周加仙.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4,(4):15.

  [3]The Edward Ginsberg Center for Community Service and Learning[EB/OL].http://ginsberg.umich.edu/about/mission.

  [4]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1-35.

  [5]邬大光.教学服务型大学理论探析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9.

  [6][7]刘献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8):1-9.

  [8]秦正林.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J].大学(学术版),2013,(9):60-65.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