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丁仲礼:应长期坚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各项政策

丁仲礼:应长期坚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各项政策

  保持和促进社会成员的纵向流动,是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社会活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贫寒子弟通过苦读而科举及第,从而成为社会中坚的例子不胜枚举,充分说明教育是促进社会成员纵向流动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使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得以大幅提升,但由于各种原因,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是有明显差距的,这种差距不可避免地已经在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质量上反映出来。因此,如何防止贫困地区农村孩子发展机会下降的风险,已成为全社会亟需研究的课题。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即把“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为贯彻落实《纲要》及国务院有关部署,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设计并实施了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三个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分别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所属重点高校负责实施。这三个专项计划的共同亮点在于:相关重点大学根据各自情况,降低数字不等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从而使更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农家子弟有接受更优质本科教育的机会。

  这三个专项计划已执行四年。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今年5月至7月间,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三方,对它们的实施情况、成效及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做了整体评估。评估组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教育部、17个省市高等教育招生主管部门、26所重点高校、13所中学、1387名专项生作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这几个专项计划已收到明显成效。一是许多重点高校对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招生名额逐年递增,比如清华大学,从2012年的30人增加到2014年的320人;复旦大学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比例从2012年的10.3%提高到2014年的18.8%。我们评估组调研的26所重点高校,均出现了类似的增长。二是许多高校针对这些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使这部分学生在生活、学业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帮扶。我们的调查表明,90%的学生对此表示满意。三是对农村贫困地区青少年产生了较大的激励作用。通过分析贫困地区中学班主任的问卷调查,评估组发现几乎所有班主任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认为这些专项计划的实施确实增强了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信心,这对遏制农村贫困地区优质生源和师资外流、促进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地方教育机构,均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这三个专项计划从2012年实施以来,共使18.3万名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通过该项目上了重点大学,应该说,这个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当然,这项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应对城镇化所带来的户籍和学籍的改变等等。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将使这项工作更为完善。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使好事做得更为扎实,我们评估组体会到,今后可以从三个大的环节予以考虑。第一个环节应该放在上大学之前。毋庸讳言,我国许多省市,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的配置很不均衡,即使在公立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别也非常明显。如果国家不能下大力气,尽快改变这个现状,要想实现让更多贫困地区农村孩子上好大学的愿望是会有困难的。当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事实上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做到这一点之前,我们应该考虑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农村贫困地区的优秀中学生能得到特殊的帮扶。

  第二个环节是上大学期间。由于比正规录取分数低得多的考分进入大学,这些农村孩子的学习基础相对于身边的同学会薄弱一些,因此压力也会大一些。比如某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系,专项学生的成绩普遍处在中等偏下水平,部分学生甚至处在学不下去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大学做更为细致的工作,尤其是要努力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切实做好学业的帮扶工作,保证绝大部分同学能通过努力,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在这方面,有的大学通过建立“一对一”的辅导体系,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大学以后,如何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的倾斜,避免他们的生活出现困窘,也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这些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和积累。“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收学生”,这些词对那些敏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很容易由此而产生自卑感,一旦学习有困难时,这种心理会越发严重。这就需要学校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使这些同学同其他学生一样,切实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常”环境中。

  第三个环节在于毕业后去向。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其本身不应该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为这些地区的发展进步、为更多家庭的脱贫致富而培养建设型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相关大学,还应该关注和帮助这些学生毕业的去向问题。如果这些学生愿意回家乡从事建设工作,地方政府应该努力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和发展空间。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这个战略中,科技创新是核心。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家庭条件优越的高中毕业生中意的往往是金融、医生、律师等高收入行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则相对冷门。这个趋势在我们国家也渐显端倪,近年来,高考状元们对金融、管理等专业的趋之若鹜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先发优势,吸引大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聪明脑袋”去为其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从而保持其科技的先进性。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量的科技人才必须立足于自己培养为主,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吸引一大批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立志科技报国的青年学子去接受理工科教育,毕业后能继续奋斗在科技战线上。坦率地说,从小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没有多少家庭背景的年轻人,选择科技工作作为其人生奋斗途径的概率要远大于其他人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推动更多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不全是为了促进社会成员的纵向流动,更是为了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件工作需要全社会的认同,需要我们的长期坚持。(作者丁仲礼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