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双创”培育一代新人——访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双创”培育一代新人——访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存在一些误解,认为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开宗明义:“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应付就业,其真正意义在于为创新型国家培养一代新人。”

  2015年,全国范围的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催生了发展的新动力,展现出社会的新活力。“南开大学在2012年从几间临建房、几个团队起步,到去年底已建成总面积5000平方米、74个学生创业团队入驻的众创空间,1000多名青年学生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新创业的事业中。”龚克代表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去年工作时指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不能否认,‘双创’对此也有一定的贡献。”

  “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营造崇尚创新、支持探索、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催生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这才是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意义。”龚克代表告诉记者,南开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者中,有“闯先生”这样初具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团队,他们结合社会上的风险投资和创业导师,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融资服务;也有专门针对西部农产品开展电子营销服务的“农梦成真”团队。今年初“农梦成真”团队帮助山西临县农民销售125万公斤滞销大枣,获得社会极大关注和赞誉。“青年是最富创造活力的人生阶段,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怀着造福大众的满腔热忱,真正接触了解社会,置身于市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可喜的成长过程。”

  谈到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质疑,龚克代表有着自己的见解:“如何定义创业成功是观察成功率的前提。创业特别是创业教育所需要的不是‘金牌’文化或是‘明星’文化,而是鼓励探索、鼓励试错、包容失败、鼓励闯新路的文化。因此,不应简单以是否盈利论英雄,也不能单纯以科技创新含金量论英雄。创业是个实践成长的过程,是个艰苦探索的过程,创新含金量是可以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增长的。”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特别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扶助机制。“目前出台的诸多支持创业政策并未真正落地。一些政策使用‘有关规定’‘同等条件下’等词语进行限定,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执行标准,多头管理的弊端造成政策落实时间较长,政策宣传推介不够,创业者们对优惠政策了解不深、享受政策不充分,使得好政策‘看得见,摸不着’。另一方面,投资机制尚不健全。资金不足是创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难之一,能通过商业贷款、政府资助、市场融资等方式获得创业启动资金的创业者并不多。”龚克代表表示,高校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但创业与学业的结合尚面临诸多困难,政府的指导意见还较为宏观,大学与社会合作支持创业的模式还不完善,大学内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尚不一致。此外,创新创业类课程和师资建设、培训发展、职称激励等相对欠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缺乏学理支撑;众创空间虽然数量不少,但特色不足,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社会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龚克代表认为,要使创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有量有质。“有量,就是要有规模,是大众创业不是小众创业,有铺天盖地之势;有质,就是有创新含金量,能以小博大,适应和引领社会需求。”他建议全国人大适时开展对全国创新创业的专题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适当举措,促进这项关乎创新型国家建设全局的重要事业健康发展。”(光明日报记者 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