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柏木钉:“二流”岂能评“一流”

柏木钉:“二流”岂能评“一流”

  随着我国科技、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科技评审(估)日渐增多。无论是科研项目、人才计划的评审,还是学科建设、实验室发展和科研计划、科技专项实施效果的评估,评委的专业水平、学术鉴赏力直接关系到评审(估)的质量,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笔者在最近的采访中,不时听到这样的反映:在一些评审(估)活动中,一些评委的专业水平不高、学术鉴赏力不足,出现了“二流评一流”甚至是“外行评内行”的不正常现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科技研发来说,就更是如此——同行都不见得看得清楚、评得准确,何况是外行。因此,在科技评审(估)中,小同行(该领域的一流评委)的意见总是非常关键,也是最受尊重的。如果对所评的内容听不懂、拿不准,评委在评审(估)过程中就只能凭印象、凭感觉打分,或者“以数量论英雄”——看看你有什么学术头衔、得过什么奖项,数数你发了多少论文、所发的论文被多少人引用,至于所发论文有何独创性、对学科发展是否有贡献,就“有心无力”了。这样一来,“二流评一流”“外行评内行”的质量和水平,就不难想象了。

  一些严肃、重要的科学评审(估),为何会出现“二流评一流”乃至“外行评内行”的现象?

  一个客观原因,就是组织方在遴选评估专家时采取了利益回避机制,凡是被认为与参评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都被回避掉了。如此一来,许多高水平的科学家、小同行都不能当评委,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了。据了解,这类现象还比较普遍。

  利益回避是遴选评委专家的通用原则,无可厚非。是不是因为实行了利益回避,就没有办法避免“二流评一流”“外行评内行”的弊端呢?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吸纳国际同行参加评审(估)。

  国际评审(估)也是国际科技界通行的做法,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解决因利益回避而出现的国内小同行不足,一个是最大限度地规避评审(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情因素。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高校院所,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北大等,就引入了国际评审(估)机制,获得普遍好评。

  我国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研发活动正在从过去的以“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者并行转变,引入国际评(审)估不仅条件日益成熟,而且也是势在必行。特别是考虑到国内评审(估)中的打招呼、拉选票、行政化等非学术现象屡禁不止,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科技评审(估)中吸取一定比例的外国同行参与,就更有其必要性。

  当然,采取国际评审(估)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如把相关资料翻译成英文、增加一些差旅费等。但是,与“二流评一流”“外行评内行”所产生的弊端相比,这些麻烦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