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一项国际赛事的三个维度——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观察

一项国际赛事的三个维度——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观察

  8月底,青海玉树杂多县,4800米高的海拔,泰国大学生陂拉弩·昌通库雅站在三江源源头,把从祖国带来的水汇入澜沧江源头。他的身后,还有来自中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和越南的青年,一条河流沉淀几个国家的文明。

  这是一场庄重的河水汇流仪式,更是一项国际赛事。

  为什么6国大学生去澜沧江源头比创意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有望在5年内建成,代表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的意义不言而喻。

  “我发现用故事、情怀去打动人做环保,不如推出实际的产品。”广西财经学院2013级学生杨代飞说,大赛主题是澜湄流域水与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拿出什么样的产品?她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跑到云南施甸县调研,发现当地土壤硒的含量比较高,适合种蓝莓、软石榴等浆果。“能不能用众筹方式解决资金和营销问题?”比如花51元认捐一棵生态树,挂上铭牌,认捐者可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认购书。杨代飞设计了两款类似产品,并且得到当地政府许可,用“杨善洲”去命名项目——“跟着杨善洲去植树”。在决赛时,该项目提出的问题被评为“最有价值问题”。

  “利用香蕉树处理社区污水”这一创意来自老挝国立大学的参赛团队。团队成员说,目前老挝面临着水资源污染问题,解决办法之一是湿地水资源处理,但成本太高。于是想到用自然资源来节约成本——香蕉树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实验表明它能处理近98%的厨房污水。项目计划设立香蕉树污水处理公司,目标客户是基础设施企业、农场和社区居民。他们被评为“最有创意团队”。

  “湄公河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河流,流域面积广、出海口多、水资源丰富。同时,上、下游环境生态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巨大,也是湄公河流域的现实情况。”大赛专家团队成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康令表示,“参赛作品体现了6国青年对流域水环境问题的敏锐观察与创新思考。”

  怎么让国际青年的交流不停留在“打个招呼”

  在南北合作、“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话语的背景下,如何让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见面“say hello”(打个招呼)?

  “这个建议不太可行,跟我们的设计方向正好相反。”广西师范大学机电专业大四学生卜进权,听老挝、泰国几名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对他的“水动力产生装置”提出“增加水的清洁功能”的建议并不认可,因为他们的装置加了防微生物功能。卜进权和队员们开发“水动力产生装置”,可以直接使用波浪能的水资源发电,可做景观灯、船体发电,而不需要铺设电缆等基础设施,被很多评委看好。

  为避免6国青年交流表面化,大赛特意创新赛制。决赛时,6国选手打破国别,6人一组,组成新的跨国队伍,并抽签获得两个来自初赛的孵化方案,“指点”别人的方案,提出升级改造方案。这一赛制使得青年们的交流不止于表面化,跨越国别和各自的专业知识所限,把别人的项目掰开了、揉碎了,再针对用途、方向提出建议。

  “这个大赛的意义不在于谁是冠军,而是通过青年之间的交流达到和平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在输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中国模式。”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荆德刚认为。

  老师为什么有意退后

  高原反应,外事活动,6国语言,100多人的专业赛事,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会觉得组织方有莫大压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方明跟记者说,虽然主办方有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复旦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但为了锻炼学生成长,老师们有意退后,把邀请外宾、与各主办方协调等赛事的组织筹备工作交给学生。

  从筹备到举办,22名学生经历半年时间,工作包括主题设置、赛制设计、作品提交及评审等。每天,学生团队的微信群里会出现许多表格和文档。领队老师陈辉艳每天都会制作以日期标识的会务表格来总结一天的工作进程,每个文档内含有13个表格,包括人员信息、机票信息、接机住宿、会场车辆安排、物资进度等内容,被大家称为“超级总表”。“超级总表”文档自始至终共更新30多次。

  黄吴彩虹,广西财经学院英语专业2013级本科生,负责接待外国嘉宾。有天晚上,缅甸的一位副校长起了严重的高原反应,黄吴彩虹跟着救护车陪外宾去医院。“那是我第一次送医,没有经验。医生做检查,我在旁边一边做翻译一边担心,并壮着胆子安慰他们,让他们安心吸氧。我搬来凳子坐在床位过道中间,陪着他们。直到外宾身体缓过来时,我才松了一口气。”黄吴彩虹说。

  对复旦大学2013级本科生王子雄来说,参与此次赛事,他最大的收获用一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合作”。临走时,他收到越南选手斗笠形的冰箱贴、老挝选手印有国旗图案的手袋,“合作带来的远不止事情的高效率完成,更是一种信任的提升和深厚关系的建立”。(中国教育报记者 赵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