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徐晓光:强化精准理念打造新型智库

徐晓光:强化精准理念打造新型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要“积极推进思想库建设”,“突出思想库特色”,努力在党委政府决策中发挥新型智库作用。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主动适应新形势,强化精准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章立制为保障,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在打造新型智库、推动“智库兴校”、提升资政科学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2014—2016年连续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09—2015年连续4届荣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组织奖。

  精准对标,立足“三大定位”,确保资政选题围绕中心、聚焦重点。一是聚焦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的行政区划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基层治理现代化等重大现实问题,先后开展了“大城市背景下绍兴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构建”“产业转型升级与率先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路径”“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等课题研究,切实做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哪里,党校的资政选题就到哪里”。二是聚焦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教育培训,党校工作的使命之一就是在改造党员干部主观世界的同时,切实提升专业化能力。近年来,针对部分干部思想波动、精神疲软、能力恐慌等情况,先后对“城镇化进程中村干部成长规律”“深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等“成长的烦恼”进行破题。三是聚焦基层群众现实期盼。推进党校思想库建设,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做到“问题从基层里发现、答案从群众中寻找、成果让老百姓共享”。只有这样,党校这个新型智库才能激发活力、提升影响力、创造生产力。近年来,围绕人民群众“让更多优质公共服务惠及民生”的期盼,先后开展了“互联网信贷对创业者融资影响”“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达地区农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等专题研究,有效回应了基层和群众的现实关切。

  精准实施,探索“三项机制”,确保资政供给渠道畅通、方式科学。一是优势资源多方对接机制。“开门抓科研、开放促办学”是推进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路径。近年来,绍兴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努力构建“大科研”“大智库”格局。注重“上下对接”,选派骨干教师赴北京、广州进行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修,引进国家行政学院优质师资团队开展“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培训;同时,组织科研人员列席人大、政协视察调研,安排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这样既实现了第一时间全面系统把握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又促进了深度了解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和社情民意的最新动态。注重“内外对接”,通过实施“境外优质师资团队引进计划”、邀请中央权威部门专家学者来“问诊把脉”、加强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深度合作,让绍兴干部系统学习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让党校科研人员及时了解阶段性工作重点和热点难点问题,让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和各类精英成为新型智库的“柔性人才”。

  二是转化渠道深度融合机制。实现教学、科研、咨政的深度融合是党校智库建设的题中之义和特色所在。绍兴市在“三个方面融合”进行了有益尝试。在教师与学员融合方面,坚持“教师主导、学员主体”原则,利用“学员实践经验丰富、教师理性思考深厚”的各自优势,以干部教育培训项目为纽带,深化行动学习与研究型培训,创新课题调研“专项组”、报告撰写“导师制”等方法,搭建了教师与学员联合科研攻关的平台。在教学与科研融合方面,主体班次教学活动围绕重大决策与重点课题,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作教材、进课堂、入大脑”的做法,有效打通了教学与科研无缝链接的关口。近年来,先后举办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三区融合与区域发展”“赢在投资与精准招商”等专题研讨班,并把“新昌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等科研成果作为有关班次的必修内容。在科研与资政融合方面,通过参加重要会议、列席视察调研、起草文件材料、汇总研究成果、梳理对策建议等形式,以报送党委政府决策参阅、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等途径,多层面实现科研成果向决策咨政的转化,找到了科研与资政深度融合的节点。

  三是内部运作协同推进机制。打造党校新型智库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进行外部整合,还要强化内部协作。绍兴市通过“三个化”推进了内部运作协同推进机制的优化。项目化,探索实施校领导牵头重大市情研究课题制度,根据课题需要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实际,充分发挥了校领导组织协调和科研人员理论研究“两个优势”。扁平化,先后成立“绍兴市情研究中心”“绍兴区域经济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中心),形成各有所专、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咨政团队,实现了决策资政由“单一作战”向“协同配合”转变。清单化,对每一个立项和课题,实行一个项目、一套制度、一名负责人、一个团队,做到任务节点有检查、课题结果有督查、成果品质有检验。

  精准发力,实现“三个效应”,确保资政成效显性化、多元化。新型智库建设作为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抓手,发挥了“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等多元而显性的重要作用,成为了党委政府“想得到、信得过、用得上”的“智囊团”和“谋士”,具体体现在“三个效应”。

  一是实现了智囊效应。绍兴市委党校围绕资政建言、服务决策这一核心任务,精心打造了《领导决策参阅》《绍兴蓝皮书》《绍兴研究》等一系列资政品牌。《绍兴蓝皮书》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科研人员了解绍兴、研究绍兴和宣传绍兴的重要参考书。《领导决策参阅》近三年来的“意见建议”,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的高达75%。

  二是实现了引领效应。党校汇聚着不同干部的不同思想与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发声、敢于亮剑,抵制错误思想、传递正能量。近年来,围绕行政区划调整、印染行业整治、产业转型组合拳等大事要事难事,以新型智库建设为契机,强化思想引领作用,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真正凝聚了社会发展共识,促进了党委政府改革落地。

  三是实现了溢出效应。打造新型智库,不仅发挥了“思想库”作用,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溢出效应”。对干部而言,不仅集中了智慧、挖掘了潜力,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谋事、干事、促事的能力。对党校而言,利用智库建设的“倒逼作用”,激发了引进培养高端科研人才的动力,优化了党校内部激励考核机制,助推了党校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有效促进了党校事业的整体发展。(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