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于歆杰:教学创新为什么这么难

于歆杰:教学创新为什么这么难

  教学需要创新,尤其是在当下的移动互联时代,但我们的教学创新做得并不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原型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2001年提的公开课(OCW),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原型是美国人在2012年提的慕课(MOOC),私播课(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当前在高校风生水起的教改抓手,都是国外的老师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率先提出的。这个特点和科研领域的现状可不一样。且不说中国高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已成常态,中国科学家在合成青蒿素、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等等方面的工作早已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绝大多数教师不认为自己需要进行教学创新。为什么呢?我觉得从教师自身定位角度来说,就存在着偏差。虽然美国学者博耶(Boyer)早在1990年就提出教学学术的概念,但是20多年过去了,在我国,绝大多数老师依然认为学术就是科研学术,而教学则更多属于手艺的范畴。创新是学术的生命线,而手艺则只需要足够熟练就可以了。

  其次,现有的教师聘任评价体系在扼杀教学创新。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老师们都是因为在科研方面足够优秀而被聘任和晋升,教学业绩仅仅是其中的必要条件。因此绝大多数老师的自然选择就是在科研方面投入足够多的精力,而在教学方面维持过得去的状态。我认为造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和科研这两个方面的做法,是很不一样的。做科研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个包含世界范围学者的小圈子里进行竞争。我的水平在于我的成果是否能够在这个圈子公认的高水平期刊或会议上得以发表,进而被他人引用。这些都比较容易量化。但是传统意义上,你在你的学校给你的学生上课,我在我的学校给我的学生上课,凭什么说你教得比我好呢?你又没给我的学生上过课。这种“科研-有公平竞争-可量化评价-重视”和“教学-无公平竞争-难以量化评价-不重视”的基本逻辑是我们被聘来当大学老师,却被按照研究员进行考核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国的大学教师普遍对“学科”这个词太看重了。当然这个词很重要。是否在一级学科排名中靠前,将直接决定是否能成为“双一流”重点支持对象。但是需要指出,这个词在世界顶尖大学中并没有那么重要。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EECS)系就有不少基本上只做数学研究的教授,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ECE)系就有国际工程伦理方面的权威。专注于某一学科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当然有可能厚积薄发,取得大突破。但过分看重学科,会导致只做自己擅长的事。大家都在自己熟悉的学科里耕耘和成长,却不愿意走到别人的学科里汲取营养。但是,教学创新却需要综合课程内容、认知规律、教育心理、教学技术等方面的技能,进行集成创新。

  思索根源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突破。随着各种新型知识传播途径的不断涌现,学生对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日益增高,教师在教学领域的竞争局面和可量化评价指标正在形成。再加上教学学术的观点被逐渐认可,各个高校逐步实现教师长聘制,我发自内心地认为(并且也在亲身实践着),来自中国、引领世界的教学创新已经或即将不断涌现。(作者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