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周满生:大学需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伙伴关系

周满生:大学需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伙伴关系

  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而言,我们在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特别是跨国公司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方面仍存在较大缺欠。

  2013年1月,《纽约时报》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用西方的标准看,中国的教育方式也有点过时,似乎不适合培养企业家,或者跨国公司青睐的那些社会技能出众的管理人才。”麦卡锡公司早先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指出:“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中国毕业生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而相比之下,印度的该比例则高达25%。”

  跨国公司既具有一般企业的性质、作用、职能、用人标准和社会责任,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国际化、侧重研发、注重与所在国的密切融合。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跨国公司对企业的人才有特殊的标准和要求。

  比如,跨国公司高度重视人才,而且十分注重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这源于与本土公司对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此外,跨国公司很注重教育投资,也强调对员工的培训。数据表明,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教育投资的力度总体大于中国本土公司,而且它们对员工进行的培训要更加多样化。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曾先后对国内十余所重点高校主管教学、科研或人事的副校长和处级相关主管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对国内812位高等院校的主管教学、科研或人事的副校长和处级相关主管人员发放了问卷。此外,课题组还对在京的30余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和人力资源负责人员发放问卷。

  结果显示,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教的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1世纪以来,双方的合作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种合作发展很不均衡,同地处沿海和发达区域的高校合作较多,同“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合作较多,同综合大学和工科类高校合作较多。同中西部地区、内陆地区高校合作的较少,同地方所属高校合作较少,同文科类、师范类等院校合作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部属高校、省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其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项目中,设立奖/助学金的比例较大,其次是为专项科研课题提供资助和与大学设立联合实验室;在联合开发教材或课程方面,三种类型院校占的比例都不高。

  在学校方面,绝大多数国内高校都设有专门机构和负责人负责校企合作。但对跨国公司的合作进行管理的部门比较松散,一般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通常设在学校的科研部、校企合作部或者国际合作部。绝大部分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都是分散在院系里,由院、系、所自行联系合作事宜或者是教师/行政人员的个人行为。

  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研究组发现,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往往被跨国公司列为最重要的用人标准,而创造性则放在评价标准的靠后位置。其原因在于跨国公司绝大部门属于生产、操作、程序运作、销售部门,他们更看重员工对事业的责任感、企业的忠诚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上。

  在对跨国公司问询“为提高员工的素质,希望大学通过何种方式共同培养人才”的问题时,回答集中在以下的方面:希望大学鼓励优秀学生进企业实习,而不是把优秀学生都绑在自己教授的实验室和项目上;通过校方和企业更多交流,了解用人需求,分享资源,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接触社会和企业的机会;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工作,合作课程,共建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以社团支持和资助等。

  而在对跨国公司问询“从人才需求出发,希望大学加强哪些方面的人才素质教育”的问题时,回答集中在以下的内容上:希望加强对商业社会的了解,对职业发展的理解,教授既实用又与时代接轨的专业知识;强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际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的培养等。

  针对以上调查,笔者认为,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市场行为,但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规律,双方都要提高对此问题的规律性认识。

  因此,政府应尊重大学的自治法人地位,不应该对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加以行政干预。但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大学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的纽带,要适当加强政策扶持,加大信息服务,促进交流沟通,加强舆论引导,支持企业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跨国公司为培养人才多作贡献。

  同时,地方高校和西部省区高校要把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尤其要加强省级高校同跨国公司的合作。因为从各项统计来看,这是一个薄弱环节。之所以薄弱,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是重要因素。

  此外,大学与跨国公司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是多方位的,但重点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目前高校的通病是过于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密切结合,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强调大学与跨国公司密切合作,旨在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大学与跨国公司密切合作培养复合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的精髓所在。(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本文为作者在“高校双一流建设:挑战与应对”高端论坛上的发言,本报记者陈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