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王瑨:让精深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瑨:让精深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又到全国科普日。

  从2004年到2016年,全国科普日与公众的“约会”没有中断,且感情日深。为什么要科普?其实这个问题真的不需要回答。历史长河中,多少人穷其一生,可能才为世界留下了一句科学结论、一行计算公式,甚至是未完成的逻辑推演。人类的文明如冲积平原,一代人的智慧冲过来,又一代人的知识盖上去。通过科普,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从一无所知前往众所周知。所以,我们离不开科普。

  眼下,科普工作有了新的环境,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想要继续深化,依靠的不仅是不断涌现的科学创新成果,还有生动的形态和便捷的途径。借此,我们才能在“赛先生”的陪伴下行以致远。

  精深的科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从《十万个为什么》里经典的问答式行文到《七堂极简物理课》中哲理与诗性的语言,从有声科学读物到电视节目《加油向未来》中的科学实验……成功的科普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和共同受益的过程,翻译家对语言的理解、媒体对科学的宣传,都在塑造着科普的形态,也通过传播丰富着科普的内涵。

  新媒体时代,科普的形态也在出新:科学网、果壳网等网站的崛起,微博、微信引领下的“微科普”……面对网络这块新阵地,科普不仅要解困惑、求真知,更要做科学传播的“一汪清泉”。网络上打着科学旗号的标题党文章泛滥之时,正是公众对科学的极度渴望、呼唤权威专业的声音出现之刻。

  权威的科学之声,不仅来源于传播知识的扬声器,也来自科学争鸣的舆论场。从上世纪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的科学之辩,再到今天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建超大对撞机”问题的理性之争,健康的争鸣使科学面目更清晰,公众见证着真理如何越辩越明,也在互动中真切感受科学精神。

  从这个层面上讲,科普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在传播一种能力——理性的思维、批判性的思考、永恒的好奇之心和探索精神。好的科普能赋予我们两种视线:一种是向外的投射,投向周遭环境、关注万物生灵、眺望曳曳星空,给予我们观察世界、看待事物全新的多维视角。一种是向内的审视,“科学的极致是哲学”,我们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来更深刻地观照自身。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以科学为镜,我们不断擦亮认知的双眸,观照着自身与世界的面貌。借科普之力,我们思考科学与人性的平衡与边界,最终形成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让我们既有反躬自省的勇气,也有行远自迩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