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建议上海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国际创新合作新高地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建议上海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国际创新合作新高地

  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已连续6年上升,今年在亚太33个地区中排名第五。昨天,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发布了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上海知识竞争力体系结构协调性较好,表现最突出的是其知识向经济的转化能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上海的知识竞争力提升作用显著,未来,上海应更注重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支持科技企业进行海外融资等。

  新兴经济体知识竞争力上升迅速

  报告显示,今年知识竞争力指数的状元被新加坡夺得,而去年的冠军以色列则退至第8位。排名第二到十位的地区分别是东京、蔚山、首尔、上海、北京、香港、以色列、台湾和爱知。

  在前10位排名中,新兴经济体占据了7席,上升迅速。在今年排名中,韩国首尔和蔚山都大幅上升,首尔从去年的17名上升到第4名,而蔚山则从第10上升到第3,主要就是因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当地经济主要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主任罗守贵教授说,从全球形势来看,以制造业为主地区在经济衰退中受到的冲击更大,这表明知识经济具有更大优越性。在世界经济低潮阶段,知识经济发展面临难得机遇,那些能在这个阶段抓住机会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和模式的地区,有可能成功实现转型并弯道超车。

  上海和北京表现突出

  中国板块整体表现较好,上海和北京排名第五、第六,表现尤其突出。其中,上海知识竞争力体系结构协调性较好,表现最突出的是其知识向经济的转化能力。上海在四个知识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相关指标———千人IT就业人数、千人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千人电子机械就业人数均排名第三,千人生物技术和化学就业人数排名第七,而反映创新资源整合要素的每千人经理人数排名第五。

  罗守贵说,上海尤其在知识向经济转化的能力上优势明显。它从前端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到专利产出,以及知识密集型制造业,都有良好的表现。

  北京知识竞争力系统构成的前端优势非常突出。在创新投入方面,北京的政府人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遥遥领先,比第二名东京高出35%;支持创新的人均私人股权投资同样第一,是第二名新加坡的近三倍。

  罗守贵说,在知识经济下,后发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中的大国,可以凭借规模经济优势,利用部分大城市赶超发达经济体。

  建议上海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金融支持

  报告在建议中提出,上海应大力发展私人股权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金融支持。“单以人均私人股权投资指标看,上海只相当于北京的1/5。”罗守贵认为,未来上海在这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上海还可考虑建立专项基金支持科技企业进入海外资本市场融资。

  充分利用国际要素打造上海科技创新高地,是报告给出的另一个建议。“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罗守贵说,一方面,全球化创新正在加剧本地化,即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知识集聚、创新集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也逐步成为趋势。

  “在国际上选择知识竞争力领先地区,如新加坡、首尔、伦敦、加州等,结成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国际创新合作新高地。”他说,将产业链、技术链与价值链密切联系起来,选择优势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研发,同时建立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孵化器,并在吸引国际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方面进行创新。(文汇报记者许琦敏、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