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追寻一所工科大学的人文灵魂——衢州学院开辟人文沃土培育应用型人才纪实

追寻一所工科大学的人文灵魂——衢州学院开辟人文沃土培育应用型人才纪实

  十月的浙西重镇衢州,枝头果实累累,满城金色,宣示着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悄然来临。2015年秋天,被誉为衢州版“四库全书”的《衢州文献集成》在衢州学院问世。这套大型丛书的编纂出版,是对衢州历史文献的一次系统、全面、完整的整理汇编。让人惊叹的是,《衢州文献集成》的编纂工作,是由衢州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担纲完成的。而在业界的心目中,衢州学院一直是一所以工为主、应用型办学特色非常鲜明的工科院校。

  一所工科大学缘何对人文领域情有独钟?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有人文灵魂的大学。发轫繁荣人文社科领域,其实是衢州学院内涵建设的应有之义。作为一所扎根孔氏南宗故里的地方院校,衢州学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可以说与生俱来。”该校党委书记胡建新的话掷地有声。

  推衢州版“四库全书” 人文学科异军突起

  衢州籍著名学者、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董平教授在看到收纳236种著作,卷帙200册,4000多万字的《衢州文献集成》呈现之时,深感震惊。

  “编纂者能搜罗到如此之多的文献,又仿《四库全书》对每部书籍撰写‘提要’,既明著者生平,稽考版本源流,又述著作旨要,足见其用功之精深、学术之严谨。”董平对此十分钦佩。出乎他意料的是,《衢州文献集成》的幕后推动者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地方院校——衢州学院。

  据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吴新强透露,5年前,胡建新书记到校履职不久,便提出了编纂衢州文献丛书的设想。

  衢州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5年的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3月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5年获批成为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高校。建校30多年来,学校始终以“立足衢州、面向浙江、服务地方,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发展定位。

  “虽然工科是衢州学院的立校之本,但是科学与人文就像飞翔的两翼,缺一不可。作为工科大学生,更需要多一些人文知识,多一份人文精神,多一层人文境界。”胡建新表示。

  基于这样的认识,升本以后,衢州学院即开始构筑针对浙西地域文化的高端研究平台。2011年10月,衢州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宣布共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一个月后,《衢州文献集成》被衢州市宣传部门列入《衢州文库》工程,正式启动编纂工作。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聘请了6名人文社科类的博士,作为专职研究人员,“80后”博士后魏俊杰受命出任《衢州文献集成》副主编,承担主要编纂任务。魏俊杰用了一年光景,通过查阅资料和田野调查,完成了《衢州古代文献著述考》课题,初步厘清了衢州历史文献资源,发现传世至今的衢州文献资源,只有不到300种,而且大多已湮没于历史劫乱之中。随后的两年多时间,他带领团队披星戴月、按图索骥,奔波各地,广罗文献,最终将236种书籍录入《衢州文献集成》,其中不乏大量孤本。在影印古籍的同时,魏俊杰还对每部书籍进行考证,撰写“提要”,勾勒出衢州古代先贤智慧的精华,重现文化盛世的图景。

  浙江大学教授董平说:“《衢州文献集成》对衢州地域文化之建设贡献巨大,在衢州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意义……”

  衢州学院在人文领域的学术探索,也由此奠定了新的高度。

  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人格考卷”启迪学子

  成立于2006年的国际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是学校与浙江省社科院共建的另一个人文科研机构,专注审视江南孔氏文化。

  “衢州学院诞生于南孔圣地,其独特的地缘文化造就了学校的人文根基与灵魂,作为‘东南阙里’的大学生,怎能没有儒风雅韵?”吴新强说,秉承“研究高端,传播大众”的理念,国际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深居庙堂,而是广接地气,涵养所有学生。

  副教授刘小成,眼下正在伏案收尾“孔氏南宗研究”课题项目,刘小成也是“论语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师。他在故纸堆里发掘的优秀传统文化,转而成为课堂上播撒的一粒粒国学火种。刘小成认为,孔氏嫡系南渡以来,其“衍圣弘道”的家族教育理念与对儒家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形成了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孔氏南宗文化,对当代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早在2004年,衢州学院就在师范专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等特色文化课程,立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此后该校组建特色教师团队,陆续面向全校开设“论语导读”“论语的智慧”“文化漫谈”“儒家人生哲学与南孔文化”等13门人文素质通识教育课程,先后有3000多名学生选修,引发了校园中的传统文化热。2012年起,衢州学院又将“儒家人生哲学与南孔文化”“人生哲学智慧”等课程作为本科工科类学生的专业限选课。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漫谈”一课的主讲老师由该校特聘教授、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亲自担任。孔祥楷先生以其圣人之后的特殊身份和对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连续6年在衢州学院主讲“文化漫谈”课,课程融入了文学、音乐、美术、雕塑、话剧等内容,讲座场场爆满,课程讲义不仅在《衢州日报》上连载,还被集结成书出版。

  而在课堂之外,衢州学院还聚拢起一批学界名人传授人文经典。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景源、李存山,台湾孔子协会理事长孔维勤等一批当代“大儒”和众多高校学者纷纷现身衢州学院,开坛讲课。这些高端讲座兼具学术性与通识性,在学者与大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桥梁”,受到学生们的追捧。

  “学校一切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学生的成功。”在学校首届党代会上,学校明确提出了传统文化进课堂的五个一工程。胡建新书记相信,以南孔文化铸魂育人,可以让学生在时代的喧嚣与浮躁之中辨明方向,引导他们努力完成在大学中与“学业考卷”同样重要的“人格考卷”。

  习习儒风浸润校园 唯有“立德”才能“树人”

  设计新颖、充满现代气息的衢州学院图书馆大楼,入选“中国高校最美图书馆”榜单,位列前茅。“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而言,仅有建筑之美还远远不够。”吴新强认为,作为一所高等学府,更需要有与之相符的人文底蕴。在他看来,大学校园应该是美丽的、快乐的、文化的,“因为文化才是引领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内在灵魂。”

  走进衢州学院行政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两幅标语。漫步在优雅的校园,不论是孔子广场中的巍巍孔夫子青铜像,绿地中摆放的“论语”石刻;还是随处可见的“学而”、“至勤”、“至善”等路牌、楼名;抑或是校园广播的开播曲《大同颂》,楼道里那些图文并茂的《论语》《孟子》《大学》格言精选等,无不向人们展示着这所衢州高等学府温润如玉的习习儒风。

  “在这里学习、生活,你会情不自禁地想朗诵国学经典。”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任郁郁说,来衢州学院就读后,她选择的第一个学生社团就是“学而社”。如今,任郁郁已经是“学而社”的社长,以弘扬和传承儒家文化为宗旨的“学而社”也已经拥有了300多名社员,在每个二级学院都有分社。每个月,社员们相约研读《论语》等四书五经,共同修身明志。

  “我们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将国学生活化、年轻化、社会化,将影响播撒到象牙塔内外。”任郁郁这样说。其实在衢州学院,让人心仪的国学文化活动远不止这些。

  ——从2004年开始,衢州学院每年从新生各专业选出100多名新生代表参加衢州祭孔大典;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南孔文化节;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建立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大学生走进孔庙参观、担任义务讲解员,与孔祥楷先生面对面交流读《论语》心得;创办“学而”文化网站,以“互联网+”传播儒风雅韵……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特色文化活动平台,同特色文化课堂、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一道,共同构成了衢州学院“三位一体”的南孔文化育人模式。

  衢州学院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全国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

  千年儒风浸书香,南孔雅韵润学子。该校先后有980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衢州柯城区紫荆社区“四点钟学校”义务教学,辅导少年儿童3000多名。14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奔赴四川大巴等偏远贫困地区支教。2011级学生张志源身患血友病,坐着轮椅上大学,他所在班级的16名男生组成“护学队”,每天轮流扛着张志源上下课。师生们还经常组织募捐,缓解张志源的经济压力。外国语学院先后有100多位学生,6年接力助学柯城区九华乡贫困少年王昭文,上门志愿服务累积时间达2000余个小时。建筑工程学院学子与开化县金村乡小学留守儿童们结成了帮扶对子。志愿者钟凯伦说:“每次去金村乡,来回需要三个半小时,我们每人要花费60元左右的路费,还要转两次车,确实很辛苦,但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们觉得能够以自己微小的力量给一个家庭带去温馨和快乐,很值!”

  衢州学院“立心力行”的校训,勉励了一代又一代师生校友发奋求学、勤勉做事、做顶天立地人。胡建新表示,“对于一所地方应用型工科大学而言,我们追寻人文灵魂的探索正在路上,没有终点。” (吴新强 李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