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教育部针对校园贷再发通知 大学新生将进行网贷风险教育

教育部针对校园贷再发通知 大学新生将进行网贷风险教育

  本报讯(记者 刘旭)今年以来,校园贷的风险逐渐显现,过度消费、冒名借贷、暴力催收等新闻频频曝出,本报也曾在3月24日A6版刊发《校园贷是如何“套牢”大学生的》的调查报道。昨日,教育部网站再次发文,强调做好校园贷风险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大学新生集中开展风险防范专项教育,这是教育部半年来第二次针对校园贷发声。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三项要求,分别是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

  《通知》表示,要培养学生的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各地高校要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各地高校应教育引导学生增强防范意识,提升防范能力。要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新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体现个体差异的资助体系,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满足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发展性需求。拓展资助渠道,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校园社区银行,为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学生的临时性需求。

  此外,《通知》指出,应向学生普及信贷知识,会同金融机构、网贷监管机构、网络安全等部门组织举办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针对近来逐渐失控的不良校园贷,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8月,银监会也发文强调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要求对校园贷进行整治。

  相关评论

  余闯:校园网贷:呛了水还得学游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6-10-11

  近日,一项针对全国近千所高校30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其中,近半大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愿意为了借钱先交保证金;而逾两成相信存在无风险且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对高利息诱骗缺乏警惕心理。

  做做小投资、理理财,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一定的经济承担能力,对于已步入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质疑声中的校园网贷,大学生需要擦亮眼睛,增强风险甄别能力,平衡收益风险。

  目前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两类公司,一类主营商品分期,还有一类是专门直接借现金给大学生的高利贷公司。后者风险防控不太规范,给学生的额度最高可达5万元,普遍利率在30%以上,对大学生进行欺骗营销。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互联网消费金融深入人心的时代,如何规范校园网贷这一新兴事物,考验着监管者的水平。对那些能够恰当使用金融工具,合理规划消费行为,甚至是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可以享受普惠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机遇。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校园网贷?

  首先,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人,但社会阅历不深、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可自主支配的收入也有限。这就决定了向学生借款的信贷主体更应体现“负责任借贷”原则,发放的额度应有所限制、费率不可过高,催款方式不可带有身心上的暴力胁迫意味。特别是在额度设置方面,不能将学生父母视为“隐形还款人”,而无限度向学生放款。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要求各类涉及学生的信贷产品强制接受监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其次,限定额度不能仅限定单一平台。目前,各类平台出于防控自身经营风险的考虑,有自己的一套防止多头借贷的办法。但也需要从更高层面建立行业信息共享机制,甚至与央行征信体系直接打通。事实是,打破“信息孤岛”也不是校园网贷行业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大困境。

  笔者注意到,一些地方针对校园网贷出台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中,要求给学生发放借款前需要第二还款来源的书面同意。作为地方政府,出于对学生群体的保护,更应该对借贷强势方的产品设计进行合规审查,对其真实性负责。

  君子不役于物。针对目前校园网贷所面临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而不被其所用,其实是破题的根本之道。如何让这样的教育落到实处,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笔者认为,不能因为呛了水,就不学游泳了,过度保护的心理恐怕首先得要去除。对于目前有一些大学生存在的不理性消费和攀比的现象,家庭和学校都应引起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使其明白超前消费暗藏危机,约束过度消费行为。(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