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大学素质教育的新实验

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大学素质教育的新实验

  不少考进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高考前得到过类似宽慰: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但如果加入了该校的“双惟”实践班,可真轻松不了:每天早晨6时30分集合,喊着口号跑步半小时,没有周六日,没有小长假,不论寒暑、不避风雨,纵有万般借口,累计迟到或早退3次,即遭淘汰……

  对“双惟”班,没加入的学生敬而远之:这是冷酷无情的“魔鬼训练营”,参加无异于自虐。也有学生家长好奇:学校到底使了什么魔法,只一个学期,孩子就像是换了个人?有的高校视为“香饽饽”,慕名取经,推而广之。江西中医药大学据此申报,摘取了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双惟”,取自江西中医药大学“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双惟班其实并非独立的班级,也无法将其归为普通学生社团。与许多大学创办的精英班不同,双惟班不设门槛,不以起点高低划分学生,关注的不是少数优秀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学生,自由加入,宽进严出。

  “在这里,没有特定地去学习一项技术,也没有专门安排学习某些知识,讲求的是基础素质的培养,是日复一日的坚持。”2015级双惟班7队学员胡元豪深有感触。

  在一些人眼里充满魔力,在一些人口中备受争议,刚度过10周岁生日的双惟班缘何而生?又怎样影响了学生?

  一所二本院校的“无奈”之举 “素质教育不是搞精英俱乐部”

  “紧急集合”的哨子声,震天响的呼号声,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10月9日,星期日,早上6时30分,江西中医药大学湾里校区实验大楼前,已是人头攒动。当天是2016级1610名“双惟”实践班新生的第一次晨跑。

  2016级中医学专业研究生、2011级双惟班1队学生刘锋也加入晨跑行列。一年前的5月,他与66名同学在该校第六期“双惟”学子证书授予仪式上获得高级“双惟”学子证书。这意味着,自2011年10月加入双惟班以来,在校期间每天的晨跑他几乎都未落下。

  “有太多的困难和理由放弃,但终于挺下来了!”回首双惟班的磨砺之路,刘锋感慨万千:寒冬清晨从温暖被窝起床时的挣扎,酷暑高温难耐全身湿透的烦躁,因不被理解而遭遇的冷嘲热讽,第一次周末活动自我介绍时怯场、忘词、表情僵硬的尴尬……

  目前虽已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但晨跑已是刘锋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双惟班的收获,不只是数年如一日晨跑锤炼出的体魄和毅力,更有思想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提高,为未来的学习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双惟班始创于2006年10月。“最初我们也是想仿照有的大学,选高考分数高的学生单独组成一个精英班,开小灶提供特殊的资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红宁回顾办班初衷时说,“酝酿过程中我们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学校费了很大劲培养的优秀学生,毕业以后的表现不一定很优秀。相反,有些在学校表现一般的学生,后来很成功。”

  其时,地处南昌市的江西中医药大学还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教育资源稀缺,经费短缺,师资不足。当时,一些高校为创办精英班,出台诸多奖励政策招揽优质生源,对报考的省高考状元奖励20万元、市状元奖励10万元。“我们学校1998年扩招,2004年全校有学生9000多人,可生均经费还不到3000元,没有足够的财力、师资来支撑那一类型的精英班。”刘红宁说。

  一边是“囊中羞涩”的现实,一边是“投入产出”的风险,作为一所中部省份的二本院校,如何在不大幅增加办学经费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因校施策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职责所系,刘红宁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他1982年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起担任学院院长,2010年转任学院党委书记。2014年,学院升格为大学。

  2004年至2006年,刘红宁和同事们花了两年时间,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15376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形成观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存在“五多五少”:理论多、实践少;突出精英教育多,面向全体学生少;注重专业素质多,注重基础素质少;外在激励多,自我激励少;注重投入多,注重实效少。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在学校里不应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舍精英班,办双惟班。”刘红宁将办班理念归结为——“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不是搞精英俱乐部,不能以起点的高低区分学生的优劣,不应给学生划分等级。学生起点的高低、中途困难与挫折的多少,都并非最终的结果。”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朱卫丰认为。

  经过多方论证,学校提出设想: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内心强大,但肯定有一部分学生上进心更强,能够自我加压。每年招一批这样有意愿、上进心强的学生,把他们组织起来,通过一定的激励与培训,激发其渴望成才的内生动力。

  双惟班正式启动,不再以入学成绩论英雄,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不设门槛,打破专业、班级的限制,吸引全体学生自愿参加,培养过程中机会均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近人情的宽进严出  “淘汰的未必是沙子,留下的可能成金子”

  双惟班创建不久就迎来一次挑战。

  “我们是2006年10月开的班,迎来的第一个小长假是‘五一’。班规规定,晨跑晨读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得请假。一开始,学生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不会较真,但没想到学校真按规定严格执行。对此,学生情绪波动特别大。我们几个指导老师,分成三个教室,轮流作动员。我给他们讲历史人物故事,顺带讲出‘小欲和大欲’的道理。当时,能明显感觉到学生情绪有变化,开始变得不那么激动。最后,小长假中的双惟班活动,没有一个人请假缺席。”目前在学生工作处工作的吴俊,是双惟班首批指导教师之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双惟班很快迎来“退班”危机。

  一学期之后,参加第一届双惟班的397名同学有一半退出!一学年过去,又有一半人退出!

  如此断崖式减员,双惟班撑得下去吗?

  虽不设门槛,自愿报名就可参加,但准入宽松的双惟班却有着异常严格的淘汰机制:晨跑、晨读、晨播报及周末活动,累计3次迟到或早退,或者日常活动有一次无故缺席,即被淘汰。经过一年的系列淘汰式考验后,第二年才能正式加入该班、进入专项训练阶段,通过者可获初级“双惟”学子证书,连续坚持3年者可获得中级证书,连续坚持4年者才可获得高级证书。

  如此严苛的淘汰机制,是不是太不近人情?而且周期这么长,即便获得高级证书又能怎么样?难道真比非双惟班同学高出一筹,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以后有更好的发展?不少人都在怀疑是否能有人坚持下来。

  “我当时期望的目标是:4年后能有20个人坚持下来就算成功。但事实上,4年后坚持下来的学生达到51人,超出了预期。”谈及班规的“绝情”,刘红宁坦言,其实自己内心也有过纠结和挣扎,“但不这样就难以锻造一支真正的‘钢军’。”

  2006级中医学专业的丁兆辉便是坚持下来的36名本科生之一,现在是江西省中医院肺病科室最年轻的医师。

  初进大学时,丁兆辉和所有新生一样,向往加入五彩缤纷的学生社团。来自农村的他从小性格内向,也无特长,一上讲台更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因此被很多社团婉拒门外。

  “当初,只有双惟班这个不设门槛的组织愿意接纳我。在这里,我收获了人生最奇妙的蜕变历程。”如今的丁兆辉,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每天的早起、晨练、晨读,看似千篇一律,却磨炼了意志、增强了自信,也让我发现,不努力逼自己一把,就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有多优秀。”

  大学第一个暑假,回到东北老家,儿时的小伙伴都觉得丁兆辉像是变了一个人,开朗自信多了,禁不住向他打听在学校里究竟经历了什么。

  “虽然变化很大,但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明白,为啥要天天跑步?”丁兆辉的这一困惑,也曾是双惟班遭遇频率最高的质疑。“最初,身边有些同学对我们有点‘偏见’,觉得双惟班就是‘跑步班’,说风凉话的不少。”

  从双惟班诞生的那天起,质疑就没有断过:

  “看,这群傻瓜一大早不睡觉又开始跑步了,不是自虐吧?”

  “天天跑步能学到啥?”

  “不就是晨跑吗?又是拥抱又是鼓掌,有必要这么狂热吗?”

  “双惟班学生肯定被洗脑了……”

  “过了最初的兴奋与激情,每天例行晨跑、晨读、晨播报,以及周末活动,一两个月甚至半年下来,也未见比其他同学长进多少。”双惟班的学生自己也开始怀疑坚持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开办双惟班的一些理念,有的老师起初也不太接受,总觉着这是“小火慢炖”,激励效果不如评优评先来得直接。

  面对质疑,刘红宁坚持己见:“当前,不少大学生存在浮躁情绪,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自暴自弃。晨跑看似简单枯燥,却在健壮体魄的同时,磨炼出了坚韧的意志。”他认为,通过晨跑、晨读、晨播报、周末活动等“坚持类”训练,可以引导学生磨炼意志。

  自双惟班创办就担任班主任的刘红宁有他自己的获得感:获得初级“双惟”学子证书的人数由2010年的140名增至2016年的264名,中级从101名增至109名,高级从51名增至88名。

  “跑步,既是锤炼学生意志力的过程,也是遴选学生的过程。淘汰的未必是沙子,但留下的可能成金子。”副校长左铮云如此认为。

  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没能坚持到最后,又想“改过自新”的学生,双惟班接纳他们为“编外学员”,可以参与双惟班活动。

  “天太冷,定了三个闹钟叫醒都没起来。即便已经‘出局’,但我并不想离开这个集体。”科技学院2014级学生朱伟伟,现在就是个“编外”,像他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问及“既然被淘汰了为什么还在坚持?”朱伟伟告诉记者,接受现实并且坚持理想也是一种能力。

  “双惟班就是这样让人‘又爱又恨’,加入了难免辛苦4年,但不加入会后悔一辈子。”丁兆辉感慨。

  为了梦想携手前行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

  肖勇一瘸一拐走向讲坛,痉挛的双手抱紧了话筒。虽然口齿不很清晰,但他一开口,台下会意的掌声依旧。

  5月29日,肖勇第二次登上“双惟”青年论坛。上一次是在2012年5月的“双惟”学子证书授予仪式上,当时他以“蜕变”为题,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长之路,誓言要跨专业考取中医学研究生。这一次,他是作为毕业的“双惟”学子代表返校参加双惟班创立10周年交流会。

  出生时难产,肖勇曾命悬一线。产医束手无策,是一位老中医用银针扎活了他,但肖勇从此落下了残疾。他一边抱着药罐,一边艰难求学,终于跌跌撞撞考入江西中医药大学。同龄人的误解、陌生人的嘲笑,更使肖勇内心深处的无助与自卑感如影随形。

  “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队友们自信的笑容、热情的呼唤,深深地感染了我。‘双惟’,就是要让自卑的人不再自卑!晨跑,让我改掉懒散的坏习惯,潜移默化中磨炼了意志;晨读,让我重新拾起激情燃烧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知识积累……”肖勇回顾了如何从风雨无阻的晨跑,开启自己的双惟班磨砺之路。

  肖勇本科读的是医学营销专业。晦涩的医用古汉语,五年制中医专业的学生都觉得学起来困难,何况是一名非中医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考研?也许源于婴幼时期中医的救命之恩,凭借着较好的文字功底和对中医的浓厚兴趣,肖勇很快入门了,对《黄帝内经》的领悟超乎常人。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肖勇创作的长篇青春励志小说《爱在岐黄路上》,激励了很多处于迷茫中的学子。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粒成才的火种,都有成才的动力,只是因为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没有被发现,双惟班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每天的进步。”曾担任双惟班指导教师的廖东华说。

  开地力也·海力力内心的火种就是在双惟班点燃的。这个有着深邃双眸的维吾尔族姑娘,出生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小时候,最远的地方我只去过吐鲁番,而且那回还不小心跟父母走散了。从那以后,他们就不轻易让我出门了。”2013年9月初,开地力也来到江西求学,因为一时不适应内地生活,一度备感迷惘。

  一年后,读完预科的开地力也进入江西中医药大学医药营销专业学习,在室友的鼓励下,加入了双惟班。“在双惟班,老师给了我很大帮助,给我机会,鼓励我、指导我,我感觉自己心中的小火苗被逐渐点燃。”开地力也笑着说。

  开地力也经受了“魔鬼般”的训练:普通话讲不好,就每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学吐字发音,练绕口令;英语薄弱就从ABC、音标开始学;汉语不好就写读书笔记和成长日志……使出了“洪荒之力”,“我终于敢开口说普通话,还能用汉语写文章了。”开地力也脱胎换骨般的改变,惊呆了身边的人。

  此后,开地力也又通过竞选担任了“双惟”记者团团长,拿起相机去捕捉双惟班感人的一幕幕,并创办“双惟青年”微信公众号,发布队友们的原创日志、读书笔记,迅速吸粉8000余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更不敢去做的事。如果没在双惟班,没有队友的帮助,没有老师的激励,我可能还是那个很不自信的女孩。是‘双惟’给了我希望,给了我成长。”在开地力也的感染和带动下,古丽妮萨、热米拉等8位来自新疆的小伙伴也加入了双惟班。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与肖勇、开地力也一样,一个名为“不弃疗”的学习小组也践行了双惟班的这一格言。

  2014年初,2011级临床医学院的郑婉与邹昆、贾广枝等11位双惟班学员组建学习团队“不弃疗”小组——“永远不放弃治疗学习小组”的简称,寓意不管医生还是患者,都不该在本该争取的时间里放弃治疗。

  “就是想通过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郑婉说。

  有了想法,有没有办法?郑婉和组员们自创了一套法子。

  中医经典理论是组员们每日必学的内容,但大多晦涩拗口、难记易忘,小组便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安排背诵内容和时间。

  以东汉张仲景的著作《金匮要略》为例,在学习安排表上,记者看到,第一天背诵的内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至少循环背诵4次,根据这个曲线设计,将最大程度减少遗忘;在专业学习上,他们将各门课程学习计划汇成表格,根据每章节内容,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出题练习。为提高效率,出卷人提前将所考知识点从书本中找出理论依据,并标注页码。

  据不完全统计,“不弃疗”小组共整理学习资料783份,达300多万字,垒起来有2米多高!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大部分组员专业成绩都达到90分以上。2016年,“不弃疗”小组全体成员参加考研,全部上了录取分数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处做过一次调查——为何加入双惟班?最多的答案是:因为双惟班里有一群优秀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可以共同成长进步。“双惟班不只是一个坚持晨跑的团体,更是一个特别会学习的团队,自创建以来,共有267人考取硕士,18人考取博士。”双惟班指导教师、学工处处长温泉说。

  “教育的进程是从他控向自控的转换,教育的双方要完成角色的转变。双惟班‘学为先’的理念,就体现了教育的这一转换功能。顺利完成这一转换阶段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知识积累,通过自我管理来约束反道德行为,通过自我激励来应对挫折缓解压力,通过自我提高来承担社会重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教授分析道。

  不啻一粒“火种”  “好学生不是全能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

  刘红宁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只放有36根火柴的火柴盒,这是第一届双惟班本科生毕业时送给他的。36根火柴,代表36名双惟班的学生,寓意双惟班的老师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火种,激发了他们成才的动力。

  “除了意志力和学习能力,双惟班还特别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刘红宁说。

  葛荣荣,2012级双惟班学员、针灸按摩专业本科生。加入双惟班后经过一番历练,葛荣荣决心依靠自己的专长从事公益活动。2013年9月,他背上药箱,带着“双惟”义诊团去义诊。

  葛荣荣兴冲冲地来到南昌市新建县敬老院,想利用自己所学的针灸按摩为老人们减轻病痛。敬老院院长指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老大爷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可做针灸治疗。葛荣荣跑到老人跟前热情地说:“大爷,听说您脚不舒服,我帮您看看?”老人神情淡漠,看了一眼葛荣荣,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葛荣荣一时陷入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第一次到敬老院做公益献爱心,就吃了闭门羹。

  回校之后,葛荣荣反复检讨自己究竟是哪儿没有做好?后经学长点拨才恍然大悟。原来,敬老院的一些老人因为长期待在敬老院,自认为“被儿女抛弃了”,有心理阴影,对陌生人有莫名的抵触情绪。其实,他们更需要理解和爱。

  过了一周,葛荣荣再次来到敬老院,这次他没有急着给老人针灸按摩,先向院长打听了一番,知道老人喜欢下象棋,于是跟老人说:“大爷,大家都说您是象棋高手,能不能请您下几盘,也教教我?”老人一听乐呵了,马上摆开阵式……

  南昌市的许多大街小巷,都留下了葛荣荣和小伙伴们义诊的身影。两年多来,葛荣荣义诊36次,治疗人数达1024人次。他说:“做义诊让自己享受到奉献带来的内心愉悦,长年累月坚持义诊所积累的临床经验,也使业务长进多了。”

  “说来也怪,我身边总是不自觉地聚集了一批双惟班出来的孩子,发现他们身上有些共同的特质:肯吃苦,基本功扎实,一带就上手。”江西省中医院肺病科室主任万丽玲说,“现在不少实习生包括新来的医师,自律性较差,工作稀稀拉拉,上班吊儿郎当。我常说白衣战士也是战士,需要团队性、纪律性。双惟班出来的孩子,明显自律性更强,也更有责任心。”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好学生不是全能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做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教育相互融合,专业学习与品德、能力培养并重……”似乎,那盒小小的火柴,在刘红宁内心一直燃烧着熊熊的力量。

  事实上,对于教育界关注学生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人们来说,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双惟班实践,也不啻一粒“火种”。

  下雪天还能否坚持跑步?没有老师监督会不会偷懒?2010年一个寒气刺骨的冬日清晨,上海中医药大学几位老师悄然实地探查双惟班——学生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跑步的场景,打消了他们心中的疑虑。

  江西省医药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2011年4月借鉴双惟班经验成立“双立”班——立德做人、立志学技。2011年至2016年,“双立”班已经连续举办5届,通常自愿报名人数能占到全校70%左右,最后坚持下来拿到证书的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0%。江西省医药学校副校长张祥禧告诉记者:“以前学生打架的特别多,一言不合就动手,如今学风明显好转。”

  同时,江西省医药学校打破录用新教员必须拥有研究生学历的规定,出台了一项政策:凡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高级“双惟”学子证书获得者,可以有资格获得教职。目前,有8位双惟班毕业的学生在该校任教。

  “我们天津中医药大学有一个‘勇博励志’班,应该说也小有名气,就是借鉴了双惟班经验。据我所知,不只是天津,在江西,在其他省份,都有学校在借鉴双惟班。”教育部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金钟说。

  迄今,已经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81所院校来到江西中医药大学考察双惟班。

  双惟班能走多远?2015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将双惟班理念载入学校章程。“如果说双惟班会变,只会变得更好!”校长陈明人说,“我们将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师生建议,不断汲取成功经验,完善培训内容和方法,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鼓励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  (人民日报记者任江华、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