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易华丽 潘涌: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

易华丽 潘涌: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

  每年10月,“国际教师节”如期而至。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彰显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而倡议设立的节日。关于教师与教育的意义,“国际教师节”带给我们不同的理解。   

  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审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后于1994年将“国际教师节”设在每年的当天。该节日的设立,对于彰显全世界教师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引发对他们生存和工作现状的世界性关注,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莱德曾表示:“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如果教育的宗旨是拓展人类明日的创造空间,那么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开启个人乃至世界未来的幸福之门。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希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2年“世界教师日”前夕启动了“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将教育作为全球“最优先事项”。潘基文认为,教育代表着希望和尊严、增长和赋权,是社会脱离贫困的基石,教育意味着更少的赤贫和饥饿、更好的健康和基础卫生设施。他的观点是特别针对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确保即使是贫困地区和国家的孩子也都能平等地享受小学教育,并通过接受更好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而适应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活动贺词中所指出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这就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在人类发展战略中的根本作用。换言之,教育是人类未来幸福的保障和希望。

  正因为“教育第一”,所以作为教育主要承担者的教师无疑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潘基文曾表示,教师最擅长启发年轻人的希望和才能,并帮助他们成为有所作为的公民,因此“对教师的投资就是对人人享有尊严和机会的未来的明智投资”。这种“教育投资观”,决定了教师作为对未来“投资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潘基文热情洋溢地向全世界宣布:“我赞扬世界各地的教师,他们热情和熟练地致力于培养学生,他们对世界能产生深刻影响。”

  引领人类文明转型升级

  历年“国际教师节”都会颁布旨在弘扬教师职业价值的主题语,例如“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有质量的教师”“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政策”“打造未来:立即投资于教师”“复兴始于教师”“教师促进性别平等”“对教师的投资,是我们努力建设强大的经济、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和人人享有尊严和机会的未来的明智投资”“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等。

  这些主题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思想主线,即世界的复兴与繁荣发端于教师。这集中而形象地表现在2013年的主题语上:教师是、而且只能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潘基文曾简明诠释了其中的内涵,“对教师的投资,是我们努力建设强大的经济、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和人人享有尊严和机会的未来的明智投资。”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教育及其品质的持续优化,而教育自身的发展则取决于教师作用和素养的不断提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提出,“世界教育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正在愈来愈倾向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新人”。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明天而教育”的坚强信念,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深度开发比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更为珍贵的人力资源,持续走向以“立教”而“立人”、以“立人”而“立国”的教育新境界。面对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所承载的经济全球化强势进程,各国教育的进步更是伴随着知识爆炸、文化开放、经济增速和社会转型而日新月异,引领着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每年“国际教师节”的主题精神,既是对各国千百年来文明发展史上主要经验和深远意义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人类教育未来演进的宏观路径和基本模式的纲领性展示。它同样深远地启示着中国社会应当面向人类的今天和明天而进行一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打造基于个人主体和发展本位、开发潜质潜能、弘扬美好心性的东方特色教育。

  好教师应“赋权年轻人”

  “国际教师节”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始设立的。进入人类文明演进的新里程,“好教师”的内涵正在发生着有史以来空前深刻的变化。潘基文曾说:“教师最擅长启发年轻人的希望和才能,并帮助他们成为有所作为的公民。”《学会生存》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而开辟道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4年将之升华为教育“赋权年轻人”。

  所谓“好教师”,理当基于对传统“塑造”说的深刻反思而诀别“灌输”式教学——后者的盲目性根源于前者的蒙蔽性。“好教师”要从传统思维的遮蔽中走出来,撤去教师“全知全能”“操盘真理”的先验假设。教师既不简单担当明媚阳光下“塑造”人格结构、思维观念的灵魂工程师,也不是偏颇地“修剪”摇曳生姿、参差错落之青春个性和生命活力的心灵园丁。教师何为?乃一介情真意切的“播火人”而已——用爱的艺术点燃新人们的心灵世界。释放信念、激情和智慧等精神能量以实现主体价值,这是人们自己充满成就感的一种本能追求,而引燃青春生命则是教师所应当履行的庄重使命。

  所谓“好教师”,要顺应放飞梦想的天然欲求并努力满足之,包括生命成长中的求知欲、审美欲、表达欲和创造欲,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就感、荣耀感和尊严感。这些智慧生命正常的欲望,实质上集中聚焦为对深层次“本我”的自觉寻觅和深刻发现,即对自我深蕴的潜在志趣与别样才性之独特“镜窥”——通过与形形色色的求知内容或者审美对象之惊喜“邂逅”,学习者逐渐祛蔽为传统观念或世俗偏见所遮盖、所同化的“非我”,豁然开朗地发现那个充满生命气息和追求冲动的“本我”。这种建立在对本我“发现”基础上的学习过程观,必然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学习”的真正本质,确立一种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价值趋势的教师教育观:以“有所不为”而致“有所作为”。

  “好教师”应当“有所不为”的是,彻底告别工业生产流水线上那种机械“铸造法”,放弃以公共尺度和刚性要求去统一“塑造”莘莘学子,避免以预制的“范式”去塑造具有共同材性、等量规格和标准功用的“教育产品”;“好教师”应当“有所作为”的是,坚定秉持科学理性和艺术精神,富于创造性地深度唤醒每位学子发现“本我”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其开发“本我”、弘扬特色、造就“新我”的选择性发展能力——这就是“启发”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新启发。唯将“有所不为”与“有所作为”两者在特定的教育语境中适切地融合,才能构成濯净匠气的“好教师”新概念之特殊内涵。(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