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转型发展之路——来自四川文理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转型发展之路——来自四川文理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已成为国家战略。作为川东达州、巴中、广安、广元四市仅有的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政策要求,紧紧聚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按照“四个强化”的战略要求,迅速启动转型发展工作,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引领的转型发展之路。

  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是多项改革的简单叠加,而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因此,必须将顶层设计置于首位,谋定而后动。尽管目前高等教育界对“转”的目的和意义已经有了共识,但在“转”的路径和方法上还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仍需要各高校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包括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顶层设计。从四川文理学院的办学实际来看,虽然学校已有40年高等教育办学的历史积淀,但由于地处革命老区,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获得的外部支持有限,加之本科办学的时间还不够长,因而与中心城市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惟有切实加强对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积极探寻能够引领学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为此,学校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提出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之所以在学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更加强调和重视发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引领作用,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从高等教育的内涵来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功能,也是高校区别于科研院所的一项基本职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这样的人”是每一所高校都不能回避的两个基本问题。因此,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引领学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来看,不仅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水平、学科专业布局、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办学经费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也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园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内部管理结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几乎涉及了办学的各个方面,完全能够在学校转型发展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从这一意义来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学校转型发展,不仅具有现实可能性,而且还具有必要性。

  强化落地落实:协同推进“四化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在40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中,四川文理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川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2006年升格为本科高校之后,学校自觉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实施“平台+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确立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后,学校又聚焦“三心四能五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启动了“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各二级学院已按照“四化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完成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从2016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并至少持续实施5年。

  同时,为确保“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地落实,在推进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学校又有序开展了二级学院、部分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的调整工作。一是按照学科专业归属,对原有的二级学院进行了优化设置,并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新组建了智能制造学院、康养产业学院、生态旅游学院、财经管理学院4个二级学院。二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大力实施4年递进式创新创业培养计划。三是组建成立了文科实验实训中心,以进一步优化整合文科类实验实训教学资源,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四是新设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课程管理中心、考试中心、校地合作处、后勤服务处等管理服务部门,以及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达州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校级科研机构。通过调整,初步构建了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新格局,既进一步优化了办学资源配置,也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资源保障:健全“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撑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实施,离不开师资、经费、实验仪器设备等资源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充足而稳定的资源保障。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越是强调应用型,就越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外部条件的依赖也就更多,培养成本就会相应增加,所需的办学经费也必然更多。但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办学经费紧张、实验实训设备和场地紧缺几乎成为常态,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不足的困境。因此,在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除各级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转型试点高校大力支持外,学校自身也要进一步提升集聚资源的能力,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不断拓宽学校办学资源的获取渠道,更大范围地集聚学校转型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行。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四川文理学院在以人才培养模式引领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更加牢固地确立了“社会合作”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产业核心部门、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间的合作,通过提供技术和咨询培训服务、互聘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场所、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区域联合办学等途径和形式,多渠道筹措和获取转型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实践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场所,积极向社会借力发展。一年来,学校先后与通川区、达州市艺术剧院、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华可教育集团等单位签订了校地、校企合作协议;与广安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今年9月,学校与达州市合作共建的智能制造学院和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揭牌,达州市将累计投入800万元,用于两院的基础建设、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上述举措,标志着学校的“社会合作”之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强化应用需求:确保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学校转型发展取得实效

  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地落实,推动转型发展取得实效,学校尤其强调应用需求导向。多次组织二级学院院长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行业企业和就业单位开展专项需求调研,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定期召开由校领导、二级学院院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的“单月教师·校长”座谈会、“双月学生·校长”座谈会,听取师生员工有关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学校年度科研项目中,专门设立了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引导师生围绕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强化应用需求研究,广泛收集了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建议,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从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一次性就业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330多名学生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大学生,150多名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学校也于今年6月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这也是学校继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总的来看,虽然学校的转型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要求,对照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对照师生员工的殷切期盼,学校的转型发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学校将按照中央和省政府部门的要求,继续坚持以“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引领,进一步坚定转型发展的信心、明确转型发展的方向、创新转型发展的举措、狠抓转型发展的落实,切实推进学校办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升华,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办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更加科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机制更加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用技术开发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的数量稳步增加,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力争早日建成省级普通本科转型发展示范院校,并积极争创国家转型改革试点学校。(作者王成端现任四川文理学院校长,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