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向世界讲好经方的故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成立记

向世界讲好经方的故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成立记

  没有行政级别,完全自主运行;没有学生,也没单独设立教研室等机构;没有专任教师、专门编制,也不用论文考核……近日,国际经方学院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院长是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黄煌。

  “这是学校的一个特区,设立这个教育机构,是一次改革尝试。”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告诉记者。

  为什么是经方?

  ——寻找“回家”的路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多次重申“中西医并重”基本方针。但中医药的发展仍然处于“冰冻三尺”状态,一度有人用“五化”来形容中医药现状: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

  作为我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将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当成自己的使命。胡刚说:“中医药的理论、技术、文化,对世界医学有重大贡献。现在,我们研究经方、推广经方、运用经方,就是提倡回到经典,寻找回家的路。”

  “经方”是经典之方,其名始于《汉书·艺文志》,相关论述存于《伤寒杂病论》,其体系大体形成于商代,成熟于东汉,与《黄帝内代》等医经构成的体系并列为中医学的两大流派。

  “经方是中医学的规范和灵魂所在,是中医的根。”胡刚告诉记者,这些年,中医高等教育忽略了经方的教学和研究,“我们提倡经方,就是要留住中医的根,而且扎根要深才能枝繁叶茂”。

  这与黄煌几十年追求的“经方梦”不谋而合。“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确立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又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黄煌介绍说,经方特点非常鲜明,“方小药少”、花小钱治大病,而且语言质朴,是中医思维的象征和符号。

  “经方是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也是中医药学中规范性最强的核心内容。”黄煌说,现在国际上也在流行“经方热”,国际经方学院的成立,将“向世界讲好经方的故事,确立我国在经方医学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破格”难不难?

  ——首要在观念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刘晓这样形容国际经方学院的筹备工作。

  “发扬光大经方,刻不容缓。我们就想特事特办,与黄煌教授合作,先把学院成立起来,后面的路再一步步走。”刘晓将这一做法称为建“试验区”,以此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高水平师资和高水平研究者,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和产业化。

  刘晓告诉记者,在学院成立过程中,大家一度提出很多问题。比如,政策上有没有障碍、要不要设置专门的院系结构、师资怎么解决、专业建设怎么办、临床教学基地如何建设等。实际上,要成立经方学院,也并非全无基础。黄煌常年在校内开设“张仲景药证”“经方应用”等课程,还主持了公益性经方学术网站——经方医学论坛,其团队编写了上百万字的经方专著,影响巨大。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南中医采取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授课教师既有从外面聘请的专家,也有本校教师;学院独立设置,不设级别。给一笔启动资金,先着眼于把经方课程开起来,把经方研究运用队伍带起来,把各种经方培训办起来,把省内外、国内外经方分院的点布起来。

  对这个全新的学院,胡刚用“塑魂”这个词形容:“学校的精神就是鼓励创新,尊重学术。鼓励教授们张扬自己的学术个性,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各学科的思想碰撞,促进中医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国际经方学院的成立,让继承与创新成为每个南中医人追求的目标。”

  成立后干什么?

  ——还方于民

  国际经方学院成立的第二天,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

  “为基层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我们一直在做。”黄煌告诉记者,中医学是最接地气的医学,具有极强的惠民性。学经方,年轻的中医容易上手;国外的中医喜欢经方,因为听得懂用得上;普通人通过自学,也能用经方解决自己的常见病。

  记者了解到,经方学院筹备成立的同时,不少直接面向基层、面向老百姓的“惠民行动”已经在实施,如面向基层的经方培训、不断开办的经方门诊,以及经常开展的家庭常用经方的普及推广活动等。今年暑期,黄煌团队配合无锡市政府开展“经方进社区,中医大众化”活动,不仅给222名学员开设了60课时的中医经方培训班,还为老百姓提供了义诊。

  “我最想做两件事:一是经方培训,二是经方普及。”黄煌说,专业研究、制药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不断推动经方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要让老百姓真正了解经方、认可经方,并学会简单应用经方,让中医经方在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老百姓家门口生根开花。” (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圣华、缪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