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北大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

北大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

  本报讯(记者 柴葳)“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不能跟在社会发展的后面,要着眼未来,不断努力探索、改变,改革创新是中国大学非常重要的主题。”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未来将在人事改革方面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

  作为“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正在进行中的北大综合改革涉及教育体系、人事体系、治理体系、学术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5个方面。目前,学校不同单位和部门都在按照综合改革总体部署推进工作,效果开始逐步显现。

  林建华表示,对于院系层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系主任和副系主任,他们的职务会跟行政级别脱开,让人员能上能下,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相关文件正在制定之中。

  据了解,取消行政级别后,北大会采用聘用方式上岗,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聘任方式,同时通过年度评估等方式加强职员序列建设。

  “人事制度改革,我们要用3年时间把改革全面推动起来,但是真正完成至少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林建华表示。

相关报道

  北京大学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6-11-11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魏梦佳)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按照国家部署,北大去年起开始制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教育体系、人事体系、治理体系、学术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5个方面进行。目前,该校不同单位和部门都正按照综合改革总体部署推进工作。

  林建华介绍,学校行政人员的人事改革还未开始,目前北大聘任制还主要是在教师队伍和学术机构的管理层推行。对于院系层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系主任和副系主任,其职务会跟行政级别脱开。相关文件正在制定中。

  据了解,取消行政级别以后,北大会采用聘用方式上岗,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聘任方式,而“过去是用行政的方式来要求的,有一套管理处级干部的规矩”。同时,林建华认为,将来北大还应加强职员序列的建设,每年有一个评估。

  “如果这个职员序列建设做得好的话,我们希望将来学校里面尽量弱化行政级别。让人员能上能下,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他说。

  林建华表示,我国大学如何去适应社会发展,还需着眼未来,不断调整、努力探索,适应并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我国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对北大来说,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就是发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路。

  北大将取消院系领导行政级别

  来源:北京晨报  时间:2016-11-11

  新华社电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按照国家部署,北大去年起开始制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教育体系、人事体系、治理体系、学术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5个方面进行。目前,该校不同单位和部门都正按照综合改革总体部署推进工作。林建华介绍,学校行政人员的人事改革还未开始,目前北大聘任制还主要是在教师队伍和学术机构的管理层推行。对于院系层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系主任和副系主任,其职务会跟行政级别脱开。相关文件正在制定中。

  据了解,取消行政级别以后,北大会采用聘用方式上岗,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聘任方式,而“过去是用行政的方式来要求的,有一套管理处级干部的规矩”。同时,林建华认为,将来北大还应加强职员序列的建设,每年有一个评估。

  “如果这个职员序列建设做得好的话,我们希望将来学校里面尽量弱化行政级别。让人员能上能下,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林建华表示,我国大学如何去适应社会发展,还需着眼未来,不断调整、努力探索,适应并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我国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对北大来说,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就是发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路。

  ■相关政策

  ●2010年6月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发布,《纲要》指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2015年5月 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2016年7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北大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

  来源:京华时报  时间:2016-11-11

  据新华社电日前,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按照国家部署,北大去年起开始制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教育体系、人事体系、治理体系、学术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5个方面进行。目前,该校不同单位和部门都正按照综合改革总体部署推进工作。

  林建华介绍,学校行政人员的人事改革还未开始,目前北大聘任制还主要是在教师队伍和学术机构的管理层推行。对于院系层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系主任和副系主任,其职务会跟行政级别脱开。相关文件正在制定中。

  据了解,取消行政级别以后,北大会采用聘用方式上岗,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聘任方式,而“过去是用行政的方式来要求的,有一套管理处级干部的规矩”。同时,林建华认为,将来北大还应加强职员序列的建设,每年有一个评估。

  “如果这个职员序列建设做得好的话,我们希望将来学校里面尽量弱化行政级别。让人员能上能下,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他说。

  林建华表示,我国大学如何去适应社会发展,还需着眼未来,不断调整、努力探索,适应并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我国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对北大来说,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就是发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路。

相关评论

  任孟山:北大去行政化能否引发多米诺效应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6-11-11

  阅读提示:北京大学的这个改革是否能够真正推行,仍需拭目以待,期望它能成为一个真的榜样。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

  这个消息被诸多门户网站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说明社会关注度很高,是高校改革难点也是公共舆论焦点。目前的高校运作体系是权力式资源配置,像北大这样的副部级高校就有31所,然后就是数不清的厅局级高校,国家资源的高校间分配与高校行政级别有着重要联系。而且,由于高校的这种权力架构,校长副校长之下就是处级副处级的学院院长副院长,加上校级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处级干部,流行段子中“处级干部一礼堂”,在很多高校都是事实。

  应该讲,高校运行的行政化和权力化弊端,已被充分认识并在国家层面形成改革共识。比如,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重申“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2015年5月,《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但是,文件发布后,取消行政化和学校行政级别的各项动作却进展缓慢,像北大这样的举措看上去走在了前面,理应获得肯定,实际上则反衬了其他高校原地踏步没有展开改革。所以,应该认真检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扭扭捏捏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到底是触动了谁的利益。

  实事求是地讲,近些年高校的理念已经有所变化,比如学校行政部门不再完全以“管理者”自居,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服务者”身份。不过,由于改革进程缓慢,行政化色彩略有褪色仅仅在少部分意识到位的高校,整体上依然是浓厚的行政化和权力化模式,学校各种资源的分配也是依据官职大小,做官之后课题好拿、荣誉易得、职称好评。此种诱惑,搞得很多学术新秀甚至教授都想弄个一官半职。深圳40名教授争一个处长岗位,安徽20多个副教授、博士抢副处长职位,看上去像是笑话,实际上符合行政化和权力式资源分配逻辑。

  因此,北京大学的这个改革是否能够真正推行,仍需拭目以待,期望它能成为一个真的榜样。我们也期待改革的步伐能更快些、力度更大些,不要扭扭捏捏,不要只见楼梯响。其实,去行政级别这种事儿,自上而下会更畅通更迅速。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熊丙奇:取消行政级别,高校的步子可迈得更大些

  来源:京华时报  时间:2016-11-11

  核心观点:在学校校级领导还有行政级别的环境中,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对高校的整体行政氛围会有所触动,但触动不会很大,学校的中层干部管理还很难摆脱行政思维。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

  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到,要逐渐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对此进行了重申。然而,从纲要颁布至今,我国没有一所公办高校取消行政级别,包括北大在内的多所高校校长在多个场合呼吁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北大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正是推进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但要取得去行政化的实效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

  首先,要改革院系行政领导的选拔任命机制,实行公选。如果取消行政级别后,仍采用行政任命方式,那行政领导还是会追求政绩,学校对院系行政领导的管理、考核也会套用行政级别管理、考核,这样一来,取消行政级别就会换汤不换药,无法促进院系行政领导的职业化、专业化。这种情况在我国中小学领域已普遍存在,中小学校长实行职级制改革后,由于选拔任命机制不变,管理考核模式不变,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仍将校长作为一级官员管理,导致职级制的优势无法体现。取消行政级别后,院系行政领导的聘任,应该由学院理事会负责,进行公开遴选,要实行真正的职员制,而不能煮成“夹生饭”。

  其次,要在学校内推进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不能再由行政权主导教育和学术资源配置。学校可根据职务要求招聘、管理、考核人才,做到能上能下。如果取消级别后,教育权和学术权仍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并不能说解决了校内治理的行政化问题。取消行政级别,只是为高校不再按官员身份聘用、管理院系行政领导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在高校内实行现代治理。在院系,教育和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应该交给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不能是行政权力通吃。

  这其实是对学校的整体治理改革提出了要求。毋庸置疑,在学校校级领导还有行政级别的环境中,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对高校的整体行政氛围会有所触动,但触动不会很大,学校的中层干部管理还很难摆脱行政思维。因此,在高校探索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的同时,国家可以选择几所高校,试点取消校级领导的行政级别,并改革校长的选拔、任命机制。不妨就从北大开始试点改革,一方面,北大等高校已经表达了取消行政级别,去行政化的改革意愿,整体取消学校领导的行政级别,虽然会有阻力,但阻力相对不会很大;另一方面,北大的改革会对其他高校的改革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北大都能取消行政级别,其他高校没有理由不能取消。

  北青报评论:大学去行政化步子可以更大些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6-11-11

  核心观点:高校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如果不实行院系行政领导公选,依旧套用级别对行政领导进行管理、考核、晋升,这样的改革势难改变传统的行政办学格局。高校内部比取消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更重要的,是实行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他透露,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上岗,进一步加强人员流动。

  目前,大部分高校二级学院的行政领导通常有正处或副处的行政级别,一般也按对正处、副处干部的要求,进行任命、考核、管理。这使得学校的“官员”队伍十分庞大,院系领导办学主要追求行政政绩,行政级别同时也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一旦担任学院行政负责人,由于有级别,就很难降级使用)。取消行政级别,就会更多从职务本身来考虑人员招聘和使用,有利于促进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北大的改革不是孤立的。此前山东省宣布,2016年起选择5所左右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实行职员制,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高二级学院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综合地看,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是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与此同时,如果学校校级行政领导仍然保留行政级别,取消二级学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对改变大学的行政化氛围的作用就是有局限的。

  近年来,一些地方取消了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职级制,但校长的选任还是由行政部门负责,而不是实行公开选拔,考核也由上级部门负责,而不是由学校理事会负责。而且,地方政府还在职级之外,套用行政级别来安排学校领导的晋升、流动,因此,职级制并没有促进中小学校长职业化、专业化,行政治校的问题依旧突出。这方面的教训不可忽视。高校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如果不实行院系行政领导公选,依旧套用级别对行政领导进行管理、考核、晋升(如上级部门在考察校级岗位候选人时,仍把学院院长作为处级干部对待), 这样的改革势难改变传统的行政办学格局。

  这就牵涉到我国高校的整体级别问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提出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公办高校的行政领导取消了行政级别。连2009年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也从最初高调宣布“去行政化”,逐步被纳入传统的公办体制,校领导由组织部门按一定级别的官员进行选拔、任命、管理。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共识早已达成,可具体到实践却困难重重。这是因为,取消行政级别,不但直接影响到有副部、正厅级别的校领导的利益,还牵涉到有关部门管理学校方式的转变。要取消高校领导的行政级别,政府部门必须下定决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尤其是最核心的财权和人事权,转变管理学校的传统方式。

  此外,高校内部比取消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更重要的,是实行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如果取消了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但教育权和行政权还是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上,行政权仍然支配教育权和学术权,主导学校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的配置,那么教育行政化、学术行政化问题就将继续存在,而且会具有更大的迷惑性。这就好比在一些民办学校,学校校级和院系领导都没有行政级别,但民办学校也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行政治校问题,包括校长由举办者任命,而非由大学董事会公开选拔,办学决策可由投资人、举办人做出,而不是通过教职工大会做出,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进行管理的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也由行政领导说了算等等。

  总之,大学去行政化不只是取消行政级别,或者说,取消行政级别只是教育和学术去行政化的一环。全面、深入的去行政化改革过程,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大学的现代治理的过程,目前进行的大学去行政化改革,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