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高教专题» 高校讲话集锦» 中山大学教授彭玉平在2017年中山大学秋季工作会议大会的讲话

中山大学教授彭玉平在2017年中山大学秋季工作会议大会的讲话

  抓牢历史机遇  确定发力基点  创造中大辉煌

尊敬的陈书记、罗校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受学校指示,让我在学校秋季工作会议上从一个教授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认识,真的是既倍感荣幸,又深感惶恐。

  刚才我认真听了罗俊校长的报告,深有感触。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话题,重要的、关键的都已经讲了,非常翔实,非常精准,也非常大气。本来确实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好在我今天不用“题诗”,我就是谈我个人关于双一流的认识和体会。

  我今天的报告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关于“历史性跨越”的三个关键词:学科、专业、本科;第二,旗帜鲜明地确立“大本科”教育为发力点;第三,“中大速度”与“中大气度”;第四,中山大学的新起点与新使命。

  众所周知,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树立榜样的思路。新时期以来,在全国所有高等学校中选择若干所“重点大学”加以建设的模式得到延续;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一模式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点大学”演变为当下全社会普遍认可、高度关注的“211”大学和“985”大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所取得的成就日渐丰硕,我国社会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国际影响持续扩大,全社会从上到下已经形成一种共识:科学技术、人文思想对民族振兴、国家兴旺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关键“引擎”。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颁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通知,自此“双一流”的提法引起高等教育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7年1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双一流”建设正式步入具体实施阶段。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从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仅形式得到全面更新,而且内涵得到科学提炼!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合称。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的大学分类方法不同,“世界一流大学”不仅突出了“一流”,而且突出了“世界”,大力提升了中国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雄心和魄力。而“世界一流学科”,更将发展的重点落实在“学科”上,这也是此前有关高等教育的各项“工程”所未暇充分关注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找到了提升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彰显中国高校的重要地位,这种价值和精神追求,也是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应有的追求。

  一、关于“历史性跨越”的三个关键词:

  学科、专业、本科

  如今历史性的机遇如期而至,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颁发了《总体方案》以指导今后数十年甚至更长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教育部联合多部委下发的《实施办法》则指明了实施的路径、步骤和方法。

  《总体方案》的宗旨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中央的目光是紧盯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和最前沿,在多年高等教育量的积累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希望能进行质的提升。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历史性”的高度。也许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代,教育未必有力挽狂澜的作用;在国家和平发展时期,教育能振兴一国之精神;而在当今我国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教育则可以起到强国兴邦的伟大作用。

  “历史性跨越”是中国的教育梦,也是中国的强国梦。学科方向的凝练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则是这一“跨越”的两条主线。

  《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学科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内驱力,在优化、凝练学科的同时,突出重点,打造更多的学科高峰,从而带动一流大学的建设。“学科高峰”的提出,不仅仅是突出学科在一流大学中的地位,更是对学科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方案》同时指出:“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就在于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决定了专业设置“宽口径”成为基本前提。

  培养人才是个非常现实又极为长远的问题。大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养成人格,一流大学应该传授的是前沿的知识谱系和培养敏锐的学术思维,养成的是具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高端人格。这十二字培养方针中需要解释的大概也就是“领袖气质”了。什么叫“领袖气质”,其实就是强化人生发展的中的思考力、判断力、决策力和行动力,而这几个“力”应该都以大局观、发展观为基础。这样卓尔不群的学生当然需要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熏陶下,才有可能出现。

  一流大学的师生是一体化的。培养一流的学生,就要让学生有充分的与优秀教师的交流机会。斯坦福大学宣称他们70%左右的本科班级学生数在20名以下,这种小班教学,使得师生交流更通畅,教学质量也更能得到保证。自由与创造,国际眼光与智慧开发,得以同步发展。陈寅恪先生曾经说,学术研究要“预流”,罗俊校长去年的春季工作会议提出要“入主流”。我觉得这都是要求把目光放在对前沿学术的关注和追求上。但从本质上说,“入主流”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否则“入主流”就难以延续,而变成一种阶段性,而阶段性的“入主流”,意义其实十分有限。

  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强调其实并不新鲜,但对学科新内涵和人才新特点的强调则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陈宝生部长说:“一流大学是目标,一流学科是条件,一流本科是根本,一流专业是基础。没有一流本科,建设一流大学是自娱自乐。”在所有的“一流”标准之下,学科、专业、本科成为关键词。

  关键词当然也正是各大学“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落脚点。

  一流大学的教育是指导、引领社会,而非迎合、追逐社会,相应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理当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是带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所在。一流大学的学科与专业是一体的,专业是学科之下的专业,专业必须贯穿学科的理念和思维,学科的概念因此而得到充分重视,因为重视学科,所以专业发展的空间才值得期待。

  一流大学讲究学科基础、学术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意味着本科生的专业要宽,宽口径的本科教育才能强基础,才能使学生有相应的适应能力,使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拥有深造机会。研究生的专业宜稍窄,如此才能推进更精深的研究。因为有了宽口径的本科专业基础,所以研究生阶段的窄是建立在丰厚的学术基础之上的。

  二、旗帜鲜明地确立“大本科”教育为发力点

  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的建设,这是《总体方案》的一条根本主线。《实施办法》则具体阐释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机构,形成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健全学科生态体系是目前争一流大学高校的当务之急。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使命,一流大学理当培养出一流人才。我们的学生是各省的尖子生,我们的目标根本就不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停留在本科阶段,而是要使绝大部分学生在本科之后继续深造,在2020年左右力争深造率达到80%,让绝大部分的学生经受更完整、更深入的专业培养,充分沐浴我们一流学科的光辉。《实施方案》把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概括为“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这就是对培养方向的明确指引。

  从西方发达国家知名大学的本科教育以及我国重点大学的本科教育现状来看,本科毕业直接攻读研究生的比例都相当高,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把像中大这样重点高校的本科教育,称之为“大本科”教育。

  所谓“大本科”,其实是对普通本科教育观念的一种转变,立足提升本科后读研的深造率,在本科阶段扩大专业内涵,调整培养思路,将部分研究生教育的内容前移到本科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初步确立此后的研究方向。而在具体实施“大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关的项目、课题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把“大本科”教育确立为发力基点,通过本科大类招生初步扭转此前过细的专业划分;通过宽口径专业设置,给学生后续的专业调整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通过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打通,大力提升成才率。让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山大学校园里直接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大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关于“大本科”的问题,有两点是要格外注意的:

  第一,1985年,全国重点高校就正式开始了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教育部出台政策,要求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保送研究生名额一般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在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对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要求一般要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在打通界限,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连为一体。也就是说,“大本科”的提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就付诸实践了;所欠缺者,只是将这种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实践,上升到理论阶段。

  第二,推行“大本科”教育,有一个教育理念问题,一定要明确解决: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简而言之,不能学以致用,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皇帝的新衣”:谁都看到了,可就是没人说出来。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理解“学以致用”,树立一流的大学教育理念。

  在不是特别精确的意义上,我认为,“学以致用”作为教育理念,在当下只是适用于非一流大学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换句话说,一个现代化的大国、强国,必须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一流高等学校,所注重的当然包括“学以致用”,但更加注重的是:在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老师、学生及其家长,要有这么一种意识:学生来到中山大学,固然会因为将来能够有个好工作而高兴,更要因为肩上被赋予了重任而具有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我们所说的“大本科”的“大”,就体现在、落实在这种使命感上。

  《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这为宽口径的专业方向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理论保障。抓好内涵建设,提高学科专业水平是也就是当然的发展方向,对已有学科专业进行整合,强化优势学科,补齐短板学科,我觉得这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最近比较系统地翻阅了学校近年的文件,注意到我们学校近年做了两个方面的大调整:一个是立足学科规划的院系调整,这种调整包括重组、拆分、新设等多种方式,目标紧盯一流大学的发展方向。另一个就是专业的整合,以优化学科专业内涵,契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这个过程对传统学科与专业格局冲击较大,所以必然会有不适应,甚至有阵痛,但相信阵痛过后,也许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蓬勃景象。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用最主要的精力做好做强最有学科基础、最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是《总体方案》的明确方向。目前,专业调整在国内已经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宗旨无非是改变此前专业设置的随意性、专业区分度不强、专业与学科关系游离的状况。

  我曾经参加过校内多个院系的专业评估,也咨询过教务部等多个部门,我了解的情况是:学校对调整专业其实十分慎重,大都经过院系自评、校内专家实地考察、校外专家评审、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常态检测数据中心数据分析等多次论证,基本上具有专业特色不鲜明、师资队伍体量偏小偏弱、生源质量有待提高、与学科关系松散等特征,有不少专业其实是所在院系在领会《总体方案》之后主动要求停招的,这意味着优化学科专业已经得到了院系有识之士的理解与支持。

  学科专业需要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所以对此前学科专业补偏救弊,我认为不仅是当下的重要工作,也将是未来几年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呼唤一流本科、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大学再出发的集结号。有所为,自然会有所不为,在学科与专业上坚持走重点建设之路是必然选择专业调整既是为了学科,也是为了学生,真正受益的应该是学生。中山大学素来信奉“善待学生”的理念,这个“善”不是一味的和气、宽容,而是一种为学生成长考虑的善心善举,其中就包含从“大本科”专业角度对他们学习方向的调整与引导。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个“善”字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严”字。过于放纵的“善”,从学校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从学生来说,也许是一种不受制约的沉沦。所以“善待学生”的“善”,既包括现实中的专业关怀,也包括放眼学生一生的成长激励。

  就世界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而言,确实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这种学习和借鉴的目的不是为了将中山大学办成某些世界名校的复制品。实际上,历史底蕴不同,当下国情不同、学科基础不同,意味着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中国大学注定是中国式的,也是世界其他名校所不可替代的。具有唯一性,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实施方案》也明确将“学科优势突出”与“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举,如此才能呈现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山大学应该在这样的格局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三、“中大速度”与“中大气度”

  罗俊校长2015年1月到任后立即启动了中山大学“弯道超车”工程,明确高远的学校定位与发展方向。这种超前的发展战略,就我粗浅的了解来看,应该是在中山大学发展史上还未曾有过的。“弄潮儿向涛头立”,今日之中山大学已经步履矫健地行走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种“迫切”和“强烈”,当然呼唤着激情和速度,这也正是中山大学快速发展的内驱力。

  幸运的是,我们起跑在前。中大此前所做的、当下进行的、未来规划的,也正是国家文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所期待的。也许征程漫长,但就像罗校长所说:我们努力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在“马拉松”之途中。这当然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所谓“马拉松”,应该是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必然是漫长的;所谓“百米冲刺的速度”,我理解为当下的高速发展。就整个中山大学的发展来说,这种冲刺必然会有一定的阶段性,会不断调整,但整体保持高速是必须的。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大速度”。

  “中大速度”还需要与“中大气度”并肩而行,需要中大全体师生集体助力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中山大学师生应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弄清形势,搞准方向,以“大本科”为基石,以“三大”(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为架构,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国家、面向学科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以一流的办学成果赢得一流的国际声誉。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中,锤炼出以高远大气的大局观、科学而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观为核心的“中大气度”。换言之,中山大学的师生要瞩目的是中山大学这盘大棋,院系、学科、专业和个人都应无条件地服务于这盘大棋,如此,在中国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中山大学才能整盘灵动、整体推进,才有可能创造出可载入史册的经验与成就。

  四、中山大学的新起点与新使命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经过近两三年的“弯道超车”,中山大学已经取得人所共知的辉煌成就,学校的地位已经得到明显提升。这是全体中大人的骄傲!同时,中山大学也因此面临新的历史使命: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享誉全球。当今之世,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包括哪些内涵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把话题缩小了说。

  从科学技术角度来讲,校长的讲话中,提到了“先手棋”。我就以“棋”而论吧,曾几何时,人类对计算机围棋嗤之以鼻,信心满满地认为:围棋是人工智能唯一攻克不了的堡垒。然而,就在今年,人类已经心悦诚服地拜倒在计算机围棋面前了。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人类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正在以超出常识的速度发展着,中山大学要想与这个速度保持同步,真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就人文科学领域而言,为了贬低中国的崛起,记得西方曾有政要说过这么一段话:三流国家输出劳动力,二流国家输出产品,一流国家输出价值观。的确,当今之世,高品质物质财富的拥有量与精锐人文思想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的两大标志,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偏废。中华民族的崛起,一定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世界性影响。在挖掘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并在当下现实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这个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界应该是任重道远,大学尤其使命在肩,而我们中山大学也当然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