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高教专题» 高校讲话集锦»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在201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在201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在常新的时代成就非凡人生

各位老师、家长代表、亲爱的2015级新生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大工的盛大节日,为了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6319名本科生,4383名研究生,以及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406名留学生新同学,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正式加入了大工的大家庭,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

  看到你们一张张年轻、充满朝气的面孔,虽然我还叫不出你们的名字,但我知道,在你们当中,年龄最小的是2000年10月18日出生的曹启明同学,有6名同学叫“刘畅”,还有6名同学叫“王涛”,另外还有“侯武贝文”、“岳李梦溪”等较为别致的名字。然而,从今天开始,你们都将有一个新的称呼——大工人!这个称呼也将永远属于你们!

  同学们,昨天的你们还在为高考挑灯夜读,今天则要在大工为了新的目标而奋斗;昨天的大工还在欢送2015届的毕业生,今天则迎来了活力四射的你们;昨天的中国还在思考改革30年后的道路该怎么走,今天则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万象更新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常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你们选择了上大学、选择了来大工。我作为你们的校长,作为在大工学习和工作已经38年的学长,在祝贺你们的同时,还想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为什么要读大学?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学?中国古时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突出了大学是一种更高的学习境界,近现代有“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通观古今中外,大学的一些特殊品质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的灯塔上熠熠生辉: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人才的摇篮、是创造的源泉,更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大学永恒的风范,在于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卓越。我一直坚信,经过大学培养的人,将树立更高尚的人生志向,拥有更高深的知识,具有更敏锐的思维,并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大工的定位就是培养国家栋梁、培养社会精英。

  同学们,你们对为什么要读大学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想一定会大同小异,那就是要实现自己新的目标和梦想,通过大学的锤炼,成就一个成功的、有意义的人生。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的理解是,你们需要拥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就是为人处事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无疑是你们每个人都应该尊崇的人生之道。另一个是随时可变的东西,就是你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在常新的时代,你们需要建构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有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而大学,就是能给予你们这两样东西的最好的地方。

  前几天,我看到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要想实现这样的人生,读大学可以说是最有效的路径。

  当然,仅仅读上大学、读过大学也还远远不够,还要看大学是怎样读的。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推开了大学之门,那怎样才能把大学生活过得精彩、过得有意义呢?在这里,我有几点看法想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立鸿鹄之志,怀家国之梦

  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取得成功乃至伟大成就的前提是要有伟大的志向。本月3号是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我想同学们都看到了盛大恢弘的天安门阅兵仪式,心中也都有着由衷的感动。当年,保卫国家、捍卫人类和平事业的坚定信念让老一辈仁人志士不畏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是崇高的人生志向让他们选择奋起抗战之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也因此获得了后人最崇高的敬仰。

  你们的学长,我校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82届毕业生孙波,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经理,毕业后,他投身中国船舶行业,躬身实践,致力于自主创新,他的梦想就是要将船舶重工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重工企业,而现在他带领的中船重工集团已经成为中国船舶制造业唯一一个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

  今天,在这样一个时刻,谈人生志向的问题,是因为你们有梦想、有知识、有魄力、有激情,未来将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工将会为你们的人生赋予力量,我希望你们能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有更高的定位和更清晰的认识,甘于奉献、敢于担当,树立个人最崇高的志向。

  第二,行笃学之事,品为学之道

  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高中期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你们身边,也有很多优秀的学哥学姐,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实践的重视。建工学部的蔡晗同学,你们在几天前听到过她的事迹,我想你们一定感触很深。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但她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努力。蔡晗将“我的青春谁做主,钢筋水泥混凝土”作为座右铭,在学习上她不仅刻苦,更注重学习技巧和方法。课余时,她还积极回报社会,担任义务家教,参与爱心募集等。校优秀学生标兵,自立自强标兵等荣誉是对她在学习上孜孜不倦的最好回报。

  电信学部的“心方向”团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历时一年多时间做了大量工作来设计“眼控鼠标”,用眼睛和微笑来操作电脑,最终他们成功了,用视线“点击”世界,这也为残障人士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他们也通过实践掌握了更高层次的知识。

  所以说,在大学里,你们要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第三,秉质疑之心,悟解惑之法

  跨过高考这道门,你们一定都知道,要想求得真学问,必须下得苦功夫,要一丝不苟,要持之不懈。大学是崇尚学术、探究真理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要用质疑和批评的精神去学习,要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才能探究和掌握知识的精髓。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他对老师柏拉图的批判态度的真实写照,更表达出对老师、对知识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学习中,你们要懂得如何“求新”,要敢于带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去创新和突破,提出新想法。唯有质疑和批判,才会发现前人的局限甚至是错误,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乃至推进知识的发展。我想同学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牛顿不顾一切反对声音去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就不会有牛顿经典力学;如果不是爱因斯坦敢于质疑牛顿经典力学,那么也就不会有相对论的存在。

  在你们的印象中,一度电能做什么?一度电可以让普通空调运行1.5个小时,市场上现有的电动车可以用一度电跑上80公里。然而我校“蓝色之翼”科创团队敢于向现有的结果提出质疑并发起挑战,他们发明的“环保节能个人电车”利用一度电可以行驶140公里,今年,这个团队对他们的作品再一次进行改进,在提高实用性、舒适度、清洁节能性的同时,向一度电行驶200公里发起挑战,力争打造一款高科技含量的智能车。我相信,今后有你们的加入,他们一定能成功!他们也将由此获得书本上没有的创新方法和创新知识。

  很多时候,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的多。希望你们对所学要常怀好奇,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在质疑中探究学习,在大学里书写自己的传奇故事。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多去运动场,记得我刚来到大工上的第一节体育课上,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教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身体乃载知识之车”,至今仍历历在目,身体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更是成就事业和美满人生的前提,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建议你们要养成健身的好习惯;二是多给父母打电话,常思如何感恩父母,优秀的你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多让他们分享你进步和成长的喜悦;三是多为他人着想,多为同学做事,多为集体服务,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建立深厚的同窗友谊,这将使你终生受用;四是多下功夫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在大工,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学不好专业的人。能够把不了解、不感兴趣的专业变为喜欢的专业,你一定是强者。我相信,你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有多深,就能收获多么好的学业成绩。

  同学们,从此刻起,你们已正式踏上求学之路,大学时光将由你们自己来主宰,希望你们在大工撑起梦想、燃起斗志、经起风雨、担起责任,以更高的姿态成就非凡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