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化校企联合攻关项目与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卓工学院”)建设,3月28日至4月2日,卓工学院联合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调研组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调研,围绕组织管理体系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双导师队伍建设等核心议题与兄弟院校展开深度交流。
在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调研组与该院党委书记马聪、执行院长宗燕兵等进行座谈。马聪介绍了学院的建设历程以及在冶金、材料等领域的培养经验,宗燕兵分享了“项目制驱动”校企协同模式、“四个前置”培养链等特色机制,并展示了招生培养工作成效。双方就学生-导师-企业精准匹配、信息系统建设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达成“深化特色高校合作,共促卓越工程教育”的共识。
在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张英佳对华电卓工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交流会上,张英佳详细介绍了学院 “百千万工程”、校企共建共享创新联合体等特色举措,以及学校给予的政策与资源保障体系。双方围绕培养方案制定、学位授予机制、校企导师遴选等关键环节展开对标分析,就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难题进行经验互鉴。张英佳对我校“产教融合 + 学科交叉”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给予高度评价,期待后续深化合作。
调研组同步通过线上方式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交流。曹庆华常务副院长分享了“企业巡访常态化”“校企导师双向流动”等创新举措,双方就组织架构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导师队伍建设标准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调研组还通过线上问卷形式完成对北京交通大学的补充调研。
本次多维度的调研交流活动是卓工学院深化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系统梳理各校在组织管理、校企协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调研组提炼出独具华电特色的建设路径。下一步,卓工学院将重点推进校企联合攻关项目与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需求导向、项目驱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输送高素质工程领军人才。
初审:赵如枰
复审:潘凤博 谢昂均
审核: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