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华电聚焦» 中国教育新闻网刊文介绍我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模式

中国教育新闻网刊文介绍我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模式

  2016年4月22日,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华北电力大学:“互联网+”让教育发现每一个学生》为题,刊文介绍我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模式,全文如下:

  华北电力大学:“互联网+”让教育发现每一个学生

  长期以来,各所高校都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如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等,传统“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遭受挑战,一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模式正逐渐被高校师生所接受。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弊端凸显

  “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上,现在的高校大部分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似乎已成为我国几千年来尽人共识的教学模式,但现在看来这显然有问题。”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彦丰认为,高校教育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以知识传授为目的,教学大纲对能力的体现很少,即使有,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也很容易忽略;第二,注重过程,忽视结果。教师机械式的以完成任务而进行教学,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第三,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内容、方法到考试都是教师做主,学生的能动性没有体现到教学环节中来。此外,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浮躁性也是一个难题。

  此外,传统课堂还束缚人的思维,压抑人的求知欲望。学生本来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本该围绕学生展开,可传统课堂上缺少尊重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种种权利,不给学生以选择权。学生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平等,得不到对话,得不到表现自我的机会。

  从“灌输式”教学到自主学习模式

  要解决上述问题,刘彦丰建议教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做到“能力为重、以学为本、关注成效”。首先,教学目标要改变,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并重,甚至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并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再次,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上应更多采用以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投入等。只有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才能在能力上得到更好的锻炼。”

  实践证明,“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重构,打开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互联网+”模式让传统课堂活起来

  “长期以来,老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翟永杰认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课堂上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课下学生也希望教师能对自己的学习困难进行及时的指导。”在以前,这些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课堂派”可以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

  “课堂派”始终致力于“给老师减负、让教育更简单”,目前课堂派依托于网站和移动端,实现了高效的课堂管理。课堂派建立了世界领先的在线作业发布、提交、批改系统,能够支持50多种格式的文档转码,从而方便老师在线批改。系统能够自动保存老师的批注、评语和评分,并反馈给学生。还可以快速生成成绩汇总,按照用户自定义的方式进行加成计算。老师可以在批改或成绩查阅时直接与学生私信沟通,强化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与交流。而全班广播与讨论系统使得班级事务能够快速传达给每一个班级成员。

  “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老师便直接可以就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应用,使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翟永杰认为,“课堂派”可以让教学变得轻而易举。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哪些题过易、哪些题过难,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出最佳学习策略。此外,“课堂派”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颠覆传统教学的教育盲点,让“针对性教学”和“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得以实现。

  “过去是老师喂什么我们吃什么,现在可以自己选择,我觉得上课都变得有趣了。”华北电力大学一位学生这样形象地概述“课堂派”的特色。记者发现,这款软件使传统的课堂从“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掌控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 (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