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做文章 释放“两区”新红利
成功打造零碳园区示范样板间,围绕氢能“制-储-运-加”产业链做文章,自2022年3月投入运营以来,吸引亿华通、科威尔、稳力科技等40余家企业入驻,储备项目400余个……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如何在短期内实现产业聚集效应?零碳园区示范样板间怎样做到零排放?氢能产业又将如何改变未来生活?
建成全球最大加氢站
“安静、没味、安全”是赵雪松一年半以来驾驶氢能源客车的深刻体验,“每天行程200多公里,往返首都机场和大兴国际氢能产业园加氢站,15分钟就能加满。”赵师傅介绍说。加氢站位于示范区西南角,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加氢站,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这里共有8台加氢机、16把加氢枪,日加氢量可达4.8吨,可满足500辆~600辆用氢车辆的加氢需求。
“最多时车间里只需要8名员工。”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生产车间,3名工人正在对发动机进行检测,机器人来往穿梭期间,控制面板实时反映着每个环节的生产进度。亿华通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燃料电池企业,率先实现了发动机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的批量国产化,其研发成果率先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应用。总经理于民介绍,“服务冬奥会的氢能汽车车型覆盖公交车、团体车,公交车单次加注续航里程约为300公里,团体车单次加注续航里程约为500公里。”于民表示,相比于锂电池,氢燃料电池低温性能更优越,可实现零下30℃低温启动。
发动机厂房隔壁的测试中心,则可以模拟不同工况,测试发动机的气密性、安全性。除了企业专属测试平台,园区内还建设了公共测试区,服务京津冀地区的氢能企业。
龙头企业引领整个创新链
“原址是一家老厂房,在腾退拆除过程中,同步筹建氢能示范区。亿华通从研发、生产、测试、应用相协同的角度,深度参与了园区规划设计。”示范区产业服务部总监谢韬表示。
“全球采购零部件,在时效性、经济性、产品升级方面,都已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于民回忆。龙头企业带动了上下游企业一起转型。2021年,亿华通进入了技术水平提升阶段,开始自主研发的供应链系统、供应商协同平台以及制造执行系统等,打通了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也促使氢能燃料发动机的八大关键核心零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创新要带动各种创新主体。一进入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门口整齐停放的氢能源巡逻车和观光车引人注目。谢韬表示,其研发公司“氢冉”就来自园区孵化器。“孵化器打通了公共服务、创新服务、技术支撑,以及产学研成果转化各环节,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谢韬介绍。孵化器的创新活力,成功吸引了一批来自德国氢能核心组件研发企业与示范区合作。
从全产业链布局到配套服务和应用场景,示范区内的“氢能综合创新生态圈”已经形成。根据今年大兴区两会发布的最新消息,示范区南区一期二期也已建成,将为落地企业提供厂房空间和涉氢测试服务。同步进行的南区三期规划,正在建设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可为北方地区提供氢能全产业链检测认证服务。
瞄准世界一流氢能产业高地
早在2020年,大兴区就将氢能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先后印发了《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简称“氢十条”),以及《大兴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根据大兴区氢十条政策,园区内企业享受免租金。”谢韬介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自身依托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产业资源,同时与国际绿氢组织合作,谋划推动中国氢能产业走向世界。
外有政策扶持,内有产业生态。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内外”双循环,也为京津冀的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模式。2021年12月底,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会议启动,大兴区作为牵头城市联合11个城市(区)申报的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于2021年8月正式获批,全球最大加氢站也已面向社会车辆开放。
规模化的“虹吸效应”才能加速“引进来”“走出去”。大兴区“两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两区”建设是机遇,大兴既要精研政策,也要有突破政策的勇气,形成“政策研究、项目落地、模式推广”体系化开放模式,统筹产业开放和园区开放,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拓展经济发展新增量。
初审:朱志媛
审核:高 顺
管理员:张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