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和8月20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福建和海外开工建设,这是核工业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和平利用核能技术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中国核电由此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
从“四个全面”高度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主动适应,及时调整,使中国核工业紧跟中国经济发展脉搏,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落实核电走出去战略,实现中国核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安全高效发展是核工业的新常态
2014年3月,习近平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提出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又将核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核安全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核工业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
核安全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中国核工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发展方针,核工业创建60年来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从未发生二级以上事件,核材料始终保持一克不丢,一件不少的核安全记录,核安全制度、体系健全,核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尤其是核安全监管30年来,政策等法规逐步健全,并与国际接轨,监管核能力与核电发展同步。更重要的是,涉核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特别是根据福岛核事故开展的安全检查,都按照最新核安全标准进行了改造提升,使核安全裕度和容量进一步提高。
提高安全度在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设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华龙一号”的反应堆堆芯由177根燃料组件组成,可使其发电功率在目前国内“二代加”核电站的基础上提高5%—10%,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降低了堆芯融化概率。此外,通过设置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进行了先进压水堆设计系统性创新,确保了堆芯熔化概率和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概率等多个安全指标均满足现有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对安全设施进行了冗余配置,使安全性进一步提升,能够大大缓解核事故带来的危害,给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赢得了时间。
安全高效发展核工业,是国家要求,也是核工业自身发展的新常态。
理性、持续发展是核工业的新常态
今年是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60年来,中国核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军民结合创造出“两弹一艇”辉煌业绩,为中国争取了和平的发展环境,自主研发了10万、30万、60万、百万千瓦的核电站。
“十一五”以来,为落实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不低于15%目标,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国家大力发展核电,最多时有30多台机组同时开工建设,在建核电规模为世界第一一度出现人才队伍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情况。2011年3月,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引起世界民众恐核情绪,世界上德国等一些国家停止了核能发电和核电建设。中国也暂停新的核电项目审批,开展核安全大检查,并要求新上核电项目必须满足世界最高安全标准的三代核电技术水平。
但中国核工业并没有因噎废食,而是在吸收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的基础上,积极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和《核电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后,一些项目恢复开工。2013年底以来,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坚持核电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3000万千瓦目标不变,并适时在东部沿海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充分表明国家顶层持续推进核工业发展的决心和意志,更加坚定了中国核工业界的信心。2015年5月7日,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地福清核电,是体现了中国理性、持续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定力,但会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速度。
中国核电发展会保持与当前核工业技术和设备制造、建设能力相适应的速度和规模,不跃进,不迟滞,以落实规划为目标,以调整能源结构为着眼点,在可控的节奏下有序进行。
“走出去”是核工业的新常态
紧紧跟随和抓住“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施的重要契机,推动我国核技术、核装备、核服务一体化走出去,必将成为发展的新常态。
中国核工业经过六十多年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拥有从核地质勘查、铀矿采冶、铀纯化转化、铀浓缩、元件制造、反应堆设计制造和后处理完整的全产业链核科技工业体系;三代核电技术、核燃料元件、地浸采铀、离心技术等很多技术都已经处于世界核能领域前沿;中国核电30 多年保持良好核电安全运行记录,并在WA N O 排名中居于前列, 形成了10 万、30 万、60 万、100 万千瓦核电技术型谱化,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堆型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经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和大规模技术改造,掌握了核岛和常规岛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核电装备制造能力;通过近三十年时间不间断的引进和输出核电技术和核电工程,设计院、施工承包商等供应链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电站设计、施工管理等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积累了丰富的核电建造经验。
中核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核集团已出口六台机组,在巴基斯坦建成运行两台机组,每年为巴提供60万千瓦的电力,2016年和2017年都将有新机组在巴建成发电。今年8月,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在海外开工建设,极大鼓舞了华龙一号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就在3个月后,11月15日,中核集团阿根廷签署了重水堆商务合同和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标志着“华龙一号”跻身国际商用市场,核电走出去取得了初步成果。
未来,中核集团将充分发挥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和全产业链核科技工业体系优势,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整合中国核工业资源共同走出去将是核工业发展的新常态。
尊重利益相关者诉求是核工业的新常态
世界核工业发展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核安全事故,分别是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每次事故都会引起人们对核事业的质疑和对核电等核实施建设的反对。
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和瑞士停止了核能发电,发生了弃核现象,虽然中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坚定发展核能,但都面临公众沟通,争取公众支持的压力。中国也发生了因公众反导致项目建设取消的“江门事件”,不仅给地方发展留下遗憾,也给核工业界留下了负面影响。尊重涉核项目所在地区相关者利益诉求,特别是与项目所在区域的公众充分沟通、安抚情绪、尊重他们的意见表达,都非常重要。
2014年12月,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和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明确指出要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科普宣传等公众沟通形式,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决策层和管理层应以开放的心态多渠道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并妥善对待和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各项诉求。声明从顶层设计上表明发展核工业要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诉求,核工业要实现自身发展,必须与项目所在地人文、教育、社会、经济融合,与公众和谐相处,争取理解支持,形成共荣共享的良好局面,这是发展核工业面临的常态。
融入“四个全面” 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全面融入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是一个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和环境优美的梦。按照计划,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要提升到20%,在非化石能源中,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年发电量约为8000小时(火电5000小时,水电3500小时、风电2000小时以下),有着天然的优势,理应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为11.1%,截止到10月,核电运行总装机27台,容量达2550万千瓦,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8%,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全面融入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去。中国核工业经历了以军为主、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发展阶段,也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中核集团被不断分拆,如今已有中国核建、中国广核、国家电投等从事核电相关业务。曾经分拆是为了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如今多技术路线导致的国内外自相竞争,资源分散,已经部分抵消了分拆所带来的生产力解放,亟需做好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对功能相近、业务相似的业务进行整合,在国家层面设立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增强国防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统筹资源、形成合力为目标,符合核工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核工业发展壮大,有利于核工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全面融入依法治国中去。“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中国核工业成立六十年了,还没有一部指导和协调涉核相关领域的大法。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中国亟需一部规范行业发展的《原子能法》,这是原子能法律法规的金字塔塔顶,是核能领域最核心的基本法,对其他相关法律、规章将发挥原则性、指导性作用。《原子能法》目前已列入国务院2014年立法计划,经历20多年的漫长起草过程后,有望于近期出台,为依法发展核工业提供法律依据。
全面融入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去。习总书记指出,“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作为共和国长子,核工业的命运始终和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直以来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反对“四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对腐败问题零容忍,体现了我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责必咎的决心和意志,核工业要取得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我们既“严”又“实”,“守纪律、讲规矩”必须从自身做起,对纪律、规矩有清醒认识,要坚决贯彻中央精神、维护中央权威,与中央合拍,融入全国上下“守纪律、讲规矩”的合唱。
新常态,新状态,要站在“四个全面”的高度,认识和适应核工业发展的新常态,坚持安全高效发展,坚持理性持续发展,尊重利益相关者诉求,把核工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峰,续写核工业发展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