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能源电力» 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国际评审专家孙立涛:石墨烯产业化,国外有哪些软实力

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国际评审专家孙立涛:石墨烯产业化,国外有哪些软实力

  据说,国外很多石墨烯的研究在一些领域进展得很深入,而研究人员非常低调,并没有取得一点技术进步就奔走相告,或者夸夸其谈。尽管目前中国石墨烯专利的数量居于世界领先,产业应用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是细细掂量国外那些努着劲儿促进石墨烯产业化的软实力,不禁隐隐担忧其未来可能迸发出超越我们的加速度。

  那么,国外在加速石墨烯产业化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呢?带着这一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国际评审专家、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孙立涛教授。

  构建无国界科学管理体系

  欧洲委员会9月初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对2013年1月启动的“未来和新兴技术(FET)项目”之一——“石墨烯旗舰计划”的评估结果,认为此计划通过建立伙伴关系和联盟成员等形式实现了与企业的对接,通过专利申请、技术原型和企业/学术合作等途径,获得了一整套具体的技术机会。由此,项目将获得额外的资金资助,以进一步开展突破性的研究工作。

  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国际评审专家组中,吸纳了两位中国专家,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孙立涛教授即是其中一位。他指出,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构建的科学管理体系,对加速石墨烯产业化非常有益,值得借鉴。

  首先,这个项目打破国家之间的界限,将欧洲很多国家组织起来,初始成员包括来自17个国家的75个学术和工业合作伙伴,目前成员已发展为23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且其中约三分之一是产业合作伙伴,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整合资源,夯实其工程实力。

  其次,这个项目颇有章法、不急不躁。根据石墨烯科技发展路线图,计划设定10年,斥资10亿欧元。前5年以高校和研究院所做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后5年主要是企业发展应用产品,从基础研究到应用逐步展开。

  再有,该项目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在初始阶段项目征集中梳理出石墨烯的13个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涉及健康环境、光电器件、柔性器件、能源存储与转换、复合材料、生物医学等等,规划详尽。

  孙立涛说:“欧盟与中国在疆域上差不多,很多国内省市之间不妨参照欧盟旗舰计划以合作项目的模式共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现象造成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

  有大企业为基础科研撑腰

  利用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制备的半导体器件,体积将非常小,而用基于现有工业水平制出的工具去操纵它,犹如用钳子去夹芝麻粒。“所以,若想加快石墨烯的发展,传统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这就需要大型企业的强有力支撑才能实现衔接。”孙立涛说。

  国外大型企业对于石墨烯非常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近300家公司涉足石墨烯研究,包括IBM、英特尔、陶氏化学、通用、杜邦、东芝等公司。而石墨烯核心专利主要由跨国公司申请,美国专利商标局信息显示,三星在2013年有至少17项专利申请中涉及石墨烯。德国巴斯夫、日本索尼等均投入巨额资金,化工医药领域的德国拜耳、飞机发动机巨头英国罗罗公司也加强了对石墨烯的研发,力图迅速占领石墨烯产业的制高点。

  在搭建产业链方面,美国通过良好的创业环境催生了众多小型石墨烯企业,产业化和应用进展较快,产业布局呈多元化,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欧盟拥有诺基亚等大型企业及众多小型专业化石墨烯企业,主要从事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复合材料及相关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初步的产业链结构已形成,未来可能会有爆发性增长。

  孙立涛指出:“相比之下,国内石墨烯企业多为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相对较小,制约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而企业层面的专利数量远落后于三星、IBM等国外企业。大企业仅有华为在石墨烯的专利和技术开发方面较为重视。因此,在石墨烯研发过程中,国内企业的主体作用亟待进一步加强。”

  保有实事求是的科研环境

  2014年有一则消息令业内甚是惊讶:西班牙石墨烯公司同科尔多瓦大学合作,开发出充电8分钟可续航1000公里的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储电量是目前市场最好产品的3倍。

  孙立涛指出:“其实这个‘研究成果’并非直接通过实验做出,而是经计算推论出来的,当时是相关论文中的一句话。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将此话当作真的科研成果报道。然而,从实验室到现实是有差距的,把未实现的事情当真,会给孕育科研成果的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更会削弱人们对石墨烯未来前景的信心。”

  他说,国外做科研的环境较单纯,实事求是,做了什么就是什么,没做到的话不会说,更不会鼓噪吹嘘。而相比之下,国内总有人想走捷径、一步登天;对科研成果的传播游走于极端,夸大炒作。因此,国内业界亟待营造踏实做事的氛围,让真正有实力做研究的人安心做事,这样才能出好的成果。

  最后,孙立涛说,从某种角度而言,实现石墨烯产业化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硬实力也是软实力的较量,只有扎扎实实地做科研,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拿出“杀手级”的应用产品。(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