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提出的“中国倡议”,描绘了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蓝图。如今,这张神奇的网“织”得怎样?取得了哪些最新进展?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
北极的风、赤道的阳光、南美的河流……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种种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通过庞大的特高压电网体系,实现远距离传输,输送到欧洲、亚洲等全球电力需求的热点地区。
今年9月26日,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带来了新希望。”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在发来的贺信中说。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推进区域电网互联和电源结构优化带来了重要机遇。”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在贺信中说。
当前,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指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在全球范围推动能源革命、促进清洁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倡议,开启了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积极响应。
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国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以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纳入B20会议报告。
关键领域已经实现突破
一轮轮会谈、一份份文件、一次次会议、一个个项目……一年来,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理念传播发展到应用实践,从“中国倡议”推进到全球行动。
今年2月,北极风能和赤道太阳能资源研究成果在剑桥能源周发布;由国家电网公司发起的国际大电网会议“全球互联电网可行性研究”工作组提案获得批准并正式立项;3月,作为首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国际能源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破解发展难题、汇聚全球智慧,已经成为共商、共建、共赢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平台。”吴红波指出。
目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已发布《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报告》等研究成果,在理念传播、国际合作、战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实现了关键领域的突破。”刘振亚在9月26日的会议上指出。在国际上,广泛开展跨国、跨洲联网项目研究,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互联互通,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共同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并积极推进蒙中韩日电力联网工程。
从“国内互联”到“全球联网”
一个美好的愿景是: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按2050年清洁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80%计算,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
刘振亚阐述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三步走”的具体方案: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从2020年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高效率优化配置;2050年,实现全球联网。
目前,世界上已发展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等跨国互联大电网,我国实现了除台湾地区外的全国联网,这些都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实践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挥了示范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长度、变电(换流)容量分别达到3.0万公里、3.2亿千伏安(千瓦),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5亿千瓦、6667万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当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正在向战略实施、共同行动阶段迈进。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期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时期。”刘振亚表示。
未来还要加快互联电网建设。在亚洲,要推动形成中国和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六大电网构成的“1+5”电网互联格局;在非洲,要加快大英加等水电、北非太阳能发电、东非风电的开发和外送研究。同时,要深化亚欧、非欧、亚非、南北美电网互联格局和大容量输电通道研究,推动跨国跨洲联网项目早日突破、发挥作用。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