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护如此美丽的家园,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新科技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在能源使用领域,可持续发展与寻找清洁能源密不可分,而清洁能源主要来自于天然能源。天然能源指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改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例如原煤、原油、水能和风能,潮汐能也是其中一种。据英国《卫报》报道,苏格兰岛海域中的潮汐发电项目经过十年酝酿,已于近日启动,预计将为当地带来独特的产业优势。
潮汐能大概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规律性、最守信的海洋能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诗云:“门前石案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然而英国人并没有在奥克尼群岛边上建起供人赏景游玩的“雪浪斋”,倒是在海底竖起了不少“精铁柱”。当地政府打算在彭特兰湾中用种庄稼的方式在海床上“种下”一片潮汐涡轮机,“收割”海洋的潮汐能。
那么说究其根源,潮汐能是什么呢?在汉语中,“潮汐”一词其实指的是两样事物,地球上的海水在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出现周期性涨落,白天的称为“潮”,夜里的称为“汐”。对于一般海岸而言,每日可见两次潮汐,偶尔有海岸上每日只涨落一次。潮水运动沿着海浪波涛向出海口涌去,又带动江河下游发生潮汐,其中颇负盛名的就数钱塘江潮!
如此富有周期性的运动显然具有能量,水位差带来势能,潮流速度带来动能。只要月亮和太阳还在,两种能量就周而复始,运动永不停息。从这点上讲,潮汐能大概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规律性、最守信用的海洋能。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潮汐发电原理其实与普通水力发电类似。当海水涨潮时,水位逐渐升高;落潮时,水位又开始下降。整个过程中势能与动能互相转化,而发电装置中的水轮机在转化中被推动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整个潮汐发电工程设施藏在海水之下
去年6月份,告知英国议会潮汐能潜力巨大的卡梅伦首相已经解甲归田,退出政坛,然而“脱欧”之前定下的潮汐发电建设项目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除了威尔士南部的斯旺西海湾,欧洲西部的奥克尼群岛海域也成了潮汐发电的理想场所。这片海域归属于彭特兰湾,此湾是苏格兰与奥尼克之间的水道。它全长约23公里,宽为10至13公里,沟通了大西洋与北海。湾内波涛汹涌,水流湍急,不利于航运,遇上恶劣天气尤其危险。
然而,就是这样一片危机四伏的海域目前是英国主要的开发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潮汐流。整个潮汐发电工程就藏在海水之下,原来,发电系统是由269个完全淹没在海水中的潮汐涡轮机构成。它们被安置在3.5平方公里的海床上,但在海面上完全看不到,其中将这些潮汐涡轮机固定在海床上的巨大铸铁桩全是中国制造。
当初要把这些大型设备安装在十几米深的海床上,建筑工人们只能赶在涨潮落潮的时间差里完成所有组装工作,难度极高。经过十年时间的设计和准备,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于近日开始运作,预计使用周期大约为25年。此外,预计到2020年,这座潮汐发电厂预计将实现398兆瓦的电力生产,可满足17万5千个苏格兰家庭的供电需求。
设备被安装在水下就是希望能尽量避免工程运转影响生态环境
早在2014年,牛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及工程师们就已完成对英国海流与潮汐能的深度评估,并给出了在彭特兰湾建设发电厂的可行性报告。研究者认为,湾内可获得的潮汐能多达4.2千兆瓦,即便是效率有限的潮汐能涡轮发电机,预计也得有1.9千兆瓦的总装机容量。
如今与潮汐发电相关的技术日趋成熟,人们甚至能用卫星搜集潮流信息资料,因此利用这种天然清洁能源并非妄想,真正的难点还在于海洋环境保护。最初所有设备被安装在水下就是希望能尽量避免工程运转影响生态环境。比如工程建造不可避免会产生噪音和垃圾,因此要注意不能对海域中的鱼和周边生活的海鸟造成危害。
对英国而言海洋是天然优势,整个国家由不列颠岛、北爱尔兰以及周围5500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总长为11450公里,地势构造使得该国几乎拥有世界上最佳的潮汐能开发潜力。眼下尽管彭特兰湾看起来还是一片荒芜,只有几间临时的工棚和准备施工的地桩,但未来发电厂一经启用将会给当地带来更多就业。若能合理有效地开发潮汐能这种清洁能源,势必还将对英国的能源结构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