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挑战。应对挑战需要从各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但有一个根本问题要首先解决,就是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其实质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任何一种教育具备合法性的重要前提,它决定着一种教育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方式。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明确创业教育的方向,才能更好地讨论“挑战与出路”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要从上一阶段的“实现自身”向新形势下的“培养创新型人才”转换,以此确保创业教育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科学发展。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理念探讨、模式建构、课程设置、实践载体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展。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相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之处,主要体现为面向专业化、一体化、科学化发展要求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专业化面临的挑战

  专业化是指高校创业教育要有专属的学科、专家型的队伍和专业的教育方法。从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经验看,专业化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是创业教育提升水平、获得认可的基本前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实现专业化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缺少学科支撑。创业教育尚未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个别高校设置的创业学或创业教育学,也仅是包含于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二级学科之下。这种学科地位难以支撑高校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二是缺少专门队伍。目前,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是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创业学院或商学院教师,这是推进创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数量和质量总体上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没有形成顺畅的晋升发展机制与完备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任务艰巨。三是缺乏专业的教育方法。总体上,依然沿用传统意义上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方法,体现创业教育特色的实践育人、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方法尚在探索之中,制约着创业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二)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一体化是指高校创业教育的教育教学一体化、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和校内校外教育一体化。越是专业化的追求就越需要一体化的保障。尤其对创业教育而言,更需要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一体化,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教育教学衔接性不强。目前,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堂教学与创业教育活动未能整体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未能互相促进,专项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很好的融合。二是就业创业教育协同性不强。就业创业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创业教育要与就业教育协同推进。但目前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用就业教育代替和消解创业教育,另一个极端是创业教育脱离就业教育,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三是校内校外教育联动性不强。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封闭环境之中,尚未建立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有效机制,没有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企业资金技术、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限制了创业教育发展空间。

  (三)科学化面临的挑战

  科学化是指高校创业教育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从而在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科学推进创业教育。专业化、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命题,需要精深的科学研究作基础。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多四少”问题。一是多单一学科研究、少科际整合研究。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素质结构及教育教学规律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决定了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必须是一项兼顾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某一学科视野中的探讨,需要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壁垒,整合多学科资源与优势,开展多学科间协同创新的综合研究。二是多经验总结、少理论提升。现有研究多数是对局部地区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方法、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探讨较少。三是多认识判断、少实证分析。现有研究往往根据政策文件或既有理论框架,进行认识上的应然判断,缺乏科学调研、实践验证。四是多国外理论嫁接、少本土理论创新。目前虽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研究梳理,但本土性理论创新不足,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二、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

  定位是为事物发展确定方位,是方向性、根本性问题。过去,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是“实现自身”,完成从无到有的跨越,目前,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但面对国家、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原有定位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重新审视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问题。

  (一)传统定位:“企业家教育”与“素质教育”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探索过程中,主要形成了“窄化”和“泛化”两种定位倾向。“窄化”是把狭窄的“企业家教育”推向全体学生。这种定位主要源于美国部分商学院创业教育模式,以培养企业创办者为主要目的,面向极少数有创业热情的学生提供教育培训、项目孵化和资金支持等,着重培养创业知识与技能。这种创业教育是有其合理性的,是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它为我们储备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并通过创业典型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业,营造了创业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这种创业教育未来还将长期存在,但正如蒂蒙斯所言,真正的创业教育应该是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这种“企业家教育”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创业教育的全部。“泛化”是把创业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这种定位源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主张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素质为主要目的,把创业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之中。这种定位的总体导向是很正确的,是对“窄化”定位的反思与超越,是要力图克服“企业家教育”的弊端,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陷入了空泛化的误区。创业教育的确是一种素质教育,但不等同于素质教育,它要明确到底培养何种素质,是什么样的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实现这样的教育。总体而言,无论是“窄化”还是“泛化”的定位倾向,都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起步探索阶段的必要过程,为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二)新定位:创新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首要功能。但正如哈佛大学刘易斯教授指出的,很多高校已经放弃了教育的宗旨,忘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使命。把创业教育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回归”到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是对当前创业教育的“纠偏”。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国家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就是要把创业教育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依据,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评价标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规划和推进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说明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整体职能,创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和途径,仅靠创业教育并不能彻底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

  之所以把创业教育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基于以下3个层面的考虑。

  1.国家层面。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高校创业教育定位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处于什么位置?发挥什么作用?实际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有两个动因:国际创业教育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外因,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产生的“创业带动就业”的内因。起关键作用的是内因。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就是为了满足建设人力资源大国的需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大量人才。在人才培养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国家对创业教育有了新的期待,创业教育已不仅是带动就业的问题,而是希望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就是大批的创新型人才。

  2.高等教育层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是定位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参照。我们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应处于什么位置?发挥什么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可以说,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我们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培养。但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还不足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然要进行深入改革。这种改革不是局部调整,而是系统革新。我国高等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这恰好需要高校创业教育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转型。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近几年反复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必然要求创业教育紧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唯有如此,创业教育才能真正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立足。

  3.自身发展层面。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对其进行科学定位的现实基础。我们要清醒的认识高校创业教育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起初,就像美国硅谷所遵循的创业法则一样,一批创业教育先行者抓住机会、迅速建立起创业教育这个“企业”。尽管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确定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创业教育,在大胆尝试和创新中“创造了创业教育自身”。高校创业教育终于落地生根,完成了“实现自身”的初级目标。就像一个企业成立起来、度过危险期,然后就要考虑持续盈利的问题一样,高校创业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就是考虑“如何持续盈利”。“盈利”的本质是为消费者创造新价值。所以,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就是要看它能为对它有所期待、有所需要的国家、社会、高等教育和广大学生创造何种新价值。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实践都充分表明,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人们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即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高校创业教育能有所作为并且必须有所作为的关键之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把高校创业教育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推进这一战略的内在需要。多年来,一些高校通过设立专门的实验班、基地班、特色学院等方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面临深入发展的困境。而高校创业教育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载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下高校创业教育新特征

  近几年,国家提出: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非常正确的理念。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也要遵循这样的理念。需要强调的是:“面向全体”不是整齐划一,既要对全体学生提供全覆盖的创业教育,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分类培养;“结合专业”不仅是要结合不同专业开设特色创业教育课程,更要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实践中的创新性特质,引导学生在认识和体会各学科理论与实践创新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创业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在如何融入,既要确保有效融入,又要使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此外,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还要突显以下3方面的新特征。

  1.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创新与创业是双生关系,二者天然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蒂蒙斯所言,“如果把创业比做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许多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也密不可分。创业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创造经济利润,更要有创新,对以机会型创业为主的高校创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要突破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分离的局面,打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将二者有机融合。

  2.创业教育与实业教育相结合。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导向很强的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是要直接参与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样的教育必须时刻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能仅就创业教育而谈创业教育,而是要与实业教育相结合,“学中干”“干中学”,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提升创新创业素质。这就要求创业教育的目标确立、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教育教学等不能只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来完成,必须放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背景下来研究和设计。

  3.创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不只是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更要与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生涯规划相结合。创业是一种职业路径和方式,创业生涯必须与职业生涯相融合,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这就要求创业教育要从小抓起,注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相衔接,根据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和需求,系统设计各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把创业教育切实贯穿于国民教育和学生职业生涯全过程。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要在继承基础上着力创新。这种创新涉及创业教育的课程、师资、平台等方方面面,其中尤为关键的是目标确立、基础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

  (一)目标确立: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

  教育的要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规格是要务中的要务。指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要想落到实处,必须首先明确培养规格,即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否则高校创业教育就容易无的放矢。

  1.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目前,美国、英国等众多国家已经构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国家框架,引领了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如美国创业教育者联盟2004年发布了《全国创业教育内容标准》,从创业技能、基本商业知识和技能、商业技能3个部分,提出了15个维度403个具体创业技能指标,成为美国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向。这些政策文本为我们制定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的国家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要认真研究和参考。

  2.要进行深入的本土化探究。目前,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已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进而构建了创造性人才的素质结构。徐小洲、叶映华认为:创新型人才素质可以从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基本维度加以衡量。其核心要素是创新素质,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唐靖、姜彦福认为:创业能力由机会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两个一阶维度,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六个二阶维度构成。未来重在从国家层面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从多学科协同创新的角度,开展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制定科学、细致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

  3.要把国家框架有效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国家层面要通过政策文件正式确立和发布《中国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框架》,明确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指向。高校层面要把《中国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框架》渗透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切实提升专业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作用。高校创业教育层面要以《中国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框架》为统领,调整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渗透到师资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育人等关键环节,实现人才培养和国家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基础理论建构: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命题,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更是有很多亟待探索的新领域和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系统的研究和破解,这也是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们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有了很好的积累,但严格来讲,还未形成符合国情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国外成功的经验与理论探索固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参考,但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独特的发展历程。美国的创业教育从商学院起步,长期积累并发展到广谱式创业教育,我们则没有这个完整的发展过程。二是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创业教育深层次上是人的“心智模式”的转换,中西方“心智模式”差异显著,这也决定了相应的创业教育理论是有明显差异的。三是独特的时代挑战。美国的创业教育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回答的是那一阶段美国面临的挑战,这与我们国家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本土化走向,构建符合国情的“原理、方法、史论和比较”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一是基本原理。要结合我国创业教育实践历程、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需求,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价值论、主体论、过程论、评价论等问题,做出本土化的深度阐释。本质论重在挖掘高校创业教育的本源、基本特性和发展规律;目的论重在把握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目标与核心任务;价值论重在探究高校创业教育价值的本质意蕴、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规律;主体论重在阐释高校创业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功能发挥及发展路径;过程论重在明晰高校创业教育的过程阶段、关键环节和运行机理;评价论重在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实施方式。

  二是方法体系。要立足于我国教育实际、学生发展特点和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方法论、实践方法原则、具体教育方法等。哲学方法论侧重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原则、基本方法等内容;实践方法原则突出研究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方法的体系、种类、性质、作用特点等;具体教育方法重点研究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教学和“学徒制”教学等特色性方法在创业教育中的综合应用。

  三是史论研究。要在充分认识国内外创业教育历史的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研究。国外侧重对美国,主要是哈佛大学60多年来创业教育史进行研究;国内则以民国初期为起点,全面研究近100年来由创造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创业教育的发展演进历程,系统总结创业教育发展经验,明确历史方位,预测发展趋势,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国际比较。要从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逻辑和迫切需要出发,进行中西高校创业教育的通观比较、专题比较和综合比较。通观比较重在研究美国等“早发内生型”、欧盟等“后发外生型”创业教育模式,把握高校创业教育的国别范式;专题比较重在按照共同性和重要性原则,选取地位作用、指导理论、实践模式等维度进行研究;综合比较重在研究不同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的差异性特质(民族性特质、历史性特质、区域性特质、群体性特质等)和普遍性规律(创业素质形成发展规律、创业教育接受认同规律等)。

  (三)实践创新: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积累,未来的关键在于实践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瞄准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目标,形成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运行体系,主要有3个方面。

  1.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需要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支撑,主要涉及政策、师资和产学合作三个方面。政策支持方面,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法制体系,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政策框架,健全创业教育督导与问责机制,确保创业教育政策有效执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制度明确创业教育的地位,确保一大批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安身立命,这是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师资支持方面,要建立“三师型”师资队伍。理论型师资侧重创业知识传授;综合型师资侧重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育,以及创业实务的咨询指导;实践型师资侧重增进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使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产学合作支持方面,要构建科学规范、可行性强的产学联盟支持系统,全面整合零散的教育培训、资金扶持和成果转化等支持要素,实现优势互补、合力育人。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性知识和必备的创新创业知识,这需要依托课程教学来完成。要以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构建广谱式、专业式、融入式“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广谱式课程实现对全体学生的通识性教育,通过专业式课程实现对有明确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商学院(管理学院)式的专业性教育,通过融入式课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嵌入性教育,从而实现全体与个体、分层次与分阶段、通识性与专业性的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3.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培养过程中要及时评价、修正和调整,从而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管理和指导的有效工具,是高校反思和改进创业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创业教育评价存在指标体系缺失、评价流程失范等问题,要构建涵盖课程体系、师资结构、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覆盖目标、中介和对象等多层次的创业教育指标体系,规范评价实施流程,为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作者杨晓慧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