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裴坚:以高水平科研带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

裴坚:以高水平科研带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一个大学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目标就是使他拥有跨学科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能在未知的知识和实践领域提出新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始终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希望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并探索“以高水平科研带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对此,我们在低年级必修课上设置小班讨论课;在高年级选修课中增加小组讨论环节;同时充分发挥实验课分组上课的优势。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两项能力是本科阶段培养的着力点:一是获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二是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获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呢?比如,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针对大一学生开设的“今日化学”课程,从2009年起改成了小班课。教师在讲义中提供典型的专业文献,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同时,高年级本科生需要担任助教,课后指导学生检索文献。该课的成绩评定,我们是以出勤率、课堂表现、期中及期末论文质量来综合衡量的。期中考核,每位学生上交一篇文献的详细摘要,期末论文则是一个特定内容的小论文。又如,我们在大二下学期开设了一门“化学信息检索”选修课,教学生怎样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教师讲授检索、分析和综合文献的方法,学生4人一组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每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答辩,其他学生当评委。

  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激发思考的重要手段。这种能力对提高归纳能力、深入掌握知识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也大有裨益。学院在基础实验、中级实验、本科生科研训练和最后毕业论文等环节中形成了一个连贯的逐步提升的过程。在基础实验课中,要求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撰写完整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内容;中级实验课,要求学生事先阅读文献提出实验方案,然后用4-6周的时间做一个实验题目,并与教师讨论方案后最终实施,中级实验课的实验报告要类似科研论文的形式呈现。学院甚至鼓励大一学生暑假就进实验室,参加学校的课外科研训练。

  为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院规定实验课结束后,学生必须完成讨论环节才能离开。所有的实验课都设置了讨论环节,十多个学生要跟助教老师一起对今天所有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中级实验课还设置主题报告,由学生主持,并要进行讨论。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我们不再分有机和无机,让整个化学学院的老师一起来完成答辩。

  所有环节中,学院的重点就是强化过程的管理。我们的学科已经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世界前千分之一,科研水平已经很高。所以要以学院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为依托,强调多元化,为低年级本科生开放教学实验室,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课增加研究型实验,同时,提供多种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

  学院还设立了本科生课外科研指导委员会,日常管理由专人负责。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北京大学本科生研究课程相关管理规定”和化学学院“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组织实施暂行办法”等。学生从专设的科研基金申请宣讲会了解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生大一阶段就要了解学院各个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内容和管理风格等。

  科研训练中,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提交科研工作记录本、论文形式的结题报告、结题评议表,并将科研工作按重复文献工作、重复本组工作、本组已有工作的深入探索、本人新探索完成的工作等分类说明。同时,导师需提交评议表。

  我们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怎样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出勤率?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查”,只需要看实验记录本。因为作为一个化学工作者,完善自己的实验记录本是最基本的要求。导师要严格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不能让学生胡写,更不能让学生编写数据。当我们中级检查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把实验记录本交上来,每个导师必须签字。为什么导师要签字?一个学生在科研实验室工作,所以他的行为导师必须负责任。

  学生的科研训练跟毕业论文一样,可能存在不及格,所有人全部过关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结题报告过程当中,所有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都必须要做墙报。做完了墙报,根据他的工作好坏,给出分数。(作者裴坚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市第七届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