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董云川:教育即关心

董云川:教育即关心

  近年来,高校先后出现同学间投毒、师生间反目等道德事件,事件主角的高学历与事件后果的恶劣形成鲜明反差,从一个侧面投射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无疑,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绝不应该丧失“关心”的功能。类似事件正是由于缺乏关心,同学间因日常琐事就视彼此为敌、以命相倾,师生间因观点相左就互相苛责谩骂甚至断绝关系。仔细想想,如果师生间充满尊重和体谅,同学间懂得换位和理解,也许呈现出的就是另一番教育人文的和谐景象。

  教育即关心。教育是人的教育,从来就无法舍弃价值和道德问题。体谅关心教育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关心和体谅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因为体谅不但能使他人快乐,体谅的过程也可以使自己快乐。为此,他们设计了实现该教育模式的教材《生命线》,旨在教会学生在人际—社会情境中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对其他生命建立同情心来发展道德。

  人如何走出单子式存在与他人共在一直是当代哲学家努力思考的问题,关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关心看成21世纪全球教育的共同使命。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关心是基本的公民道德素养,基于此社会才能低成本有效运行。“学会关心”在学校教育中也早已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但现实中我们还是更多地关注道德知识、概念和规范的传授,对道德情感的培养较为忽视。上述事件的主角多为知识精英,无不拥有良好的德育卷面成绩,然而他们却用实际行动揭示了自身道德水平低下的事实,由此反映出知性化的德育带来的弊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一个缺乏关心的社会,即使人人都道貌岸然,也无非一个冷冰冰的天地。

  关心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价值理想,人应该成为德育现象发生的根据和基础。被抽去了人性本质内涵的道德规范和知识,仅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无法深入人的心灵。道德教育如果只是灌输道德规范、概念,仅通过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口号宣扬来体现其效果,将无法诱发出对人的理解、关怀等基本的道德意识。其培养出来的人,要么只会居高临下地坚守僵死的道德规范而缺乏对活生生的人最基本的关心,在现实中演绎着以“善”之名行恶的悖论,要么就是成为满口仁义道德、满身卑劣行径、知行分离的伪君子。

  以人为本的关心教育,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它强调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传授具有人性内涵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要求遵循人性特有的规律。践行关心教育,就是要教人投入所有的人格因素,用心灵与他人相知、相遇;教人衡量、体会他人的需要、追求和价值,从而养成丰富的人际和社会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关心必须回归生活。对他人的理解、关心需要人调动生活经验。因为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人才会与他者相遇,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对道德规范进行反思。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人们将重新达成共识,对原有规范进行新的超越与创造。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可以避免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分离,通过创设与真实生活相关的教材和情景,让道德知识和规范与人的生活结合,让学生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运用规范,促进真实道德主体的生成。

  关心教育的具体实现,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其一。社会丰富多彩、价值观多元化,在角色扮演这种教育方式中,学生可以通过换位来学习和实践不同角色所应遵守的各种规范,从而扩展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提升移情能力,最终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深刻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赋予规范人性的内涵,与他人和世界达成和解。此外,营造充满关心的校园环境也十分重要。现代学校教育过于强烈的竞争氛围,使得其中的每个人都成为孤立的个体,人人自危难免各行其道,极易引发狭隘、自私,难以形成尊重、理解。唯有充满关心的校园环境,才有助于引导学生走进他人,彼此间形成共生、共在的关系。(作者董云川系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政府督学,云南省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省高教评估事务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