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从梦想到现实(Dreams into Reality)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从梦想到现实(Dreams into Reality)

  从梦想到现实

  (邱勇校长2016年5月4日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HE)发表的署名文章)

  100多年前,清华大学的第一批学生漂洋过海去美国留学。今年,在庆祝建校105周年之际,清华园将要迎来首批苏世民学者。这100余位来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全球顶尖大学的优秀学子将在8月入住集古典传统与现代气息、融东方神韵与西方风格于一体的苏世民书院。

  这些苏世民学者将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意大利“帕西奥利奖”首位中国获奖者、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等全球顶尖学者的指导下,深入观察了解中国,探究世界发展的共性问题,为他们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其他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所有高校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全球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在于提升办学质量。同时,大学需要培养青年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社会的激情。

  要培养解决全球问题的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汇聚大批一流师资,不断创新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清华大学加大吸引国际顶尖学者的工作力度,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爱明诺夫奖获得者施一公、菲尔茨奖得主丘成桐等先后到清华任教。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清华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传统课程体系。目前,面向本科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37门,面向研究生开设相关课程105门。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清华大学有超过40%的本科生、超过60%的博士生在学期间有出国学习经历,足迹遍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清华大学持续加强留学生教育,2015年有来自119个国家的留学生3380人。清华大学还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模式,已与全球48个国家的267所大学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2015年6月,由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合作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GIX)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正式启动,成为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性教育科研平台。2014年,清华大学和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共同创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

  清华大学致力于提升对社会的贡献度。基于自身的科技与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在解决若干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上作出了贡献。例如,经过30多年的研究,清华大学已开发出了更安全可靠的核能新技术,这对于中国乃至全人类安全使用核能、解决能源问题而言都是突破性的进展。

  清华大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魏华伟就是一个例子,2008年硕士毕业后,他主动请缨到河南的一个艾滋病村,一干就是4年多时间,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农村逐渐变为富裕的村庄。清华还积极承担教育扶贫的社会责任,为全国各地输送教育人才和资源。至2016年2月,清华已经建立了1156个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覆盖了55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2520个乡镇中小学开通了在线教育系统,累计培训逾230万人次。

  在现代文明中,大学是传承文明、播种希望的殿堂,也是孕育梦想、创造未来的地方。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我有信心,清华将会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全球性的舞台给予清华更多的机遇来实现梦想;而提升办学质量,不仅将确保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将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