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复旦大学在美国、欧洲设立研究中心:搭海外讲台 传中国声音

复旦大学在美国、欧洲设立研究中心:搭海外讲台 传中国声音

  9月11日才回上海,15日就得走,正是中秋节当天,家人有点埋怨。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许闲说,约好了和一位美国教授见面,虽然可以发邮件解释“中秋”的意义,但守时赴约才是国际通行、建立信任的最好途径。

  许闲的另一个身份,是复旦—加州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方主任。这个中心启动于2012年,是复旦大学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全新尝试。另一家设在欧洲,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合作。

  这些年,国内高校研究人员“走出去”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已很常见,国外一流大学“走进来”乃至设立代表处、交流中心也越来越多,但以一所大学之力,在海外扎根,设置常设性智库研究机构,这在国内高校中还很罕见。

  大学合作搭平台,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在此畅快交流

  许闲是与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常务副校长郭霈德(Peter Cowhey)、3D机器人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安德森等专家一起飞到上海参加第二届“上海—加州创新对话”的。这个为期3天的对话会规模不算大,但来的都是中美两国政商学界的杰出专家学者。这一活动是由复旦—加州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中心牵线筹划、两所大学联合主办的活动之一,每年一次,轮流在两地举行。

  复旦—加州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校园内。许闲的日常生活就在这里,收集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最新学术信息,邀请在美国访问的国内知名学者开设讲座。中心通常每两周举办一次“周五工作坊”,请学者报告最新研究成果。除了一些随机举办的活动外,中心还为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博士生或助理教授举办专门的青年学者论坛,今年已经举办到第三届。活动开放申报之后,很快收到90多篇论文,中心邀请了其中20位研究者来论坛演讲交流,并请专家、教授点评。

  年轻学者们的中国研究题目五花八门。有研究中国地方政府与民众关系的,有研究中国和印度两国空气污染治理的不同机制和结果的……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博士生沈岱波(Deborah Seligsohn)表示,每次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有演讲、论坛,他几乎都会来,“看看其他人在做什么研究,可以保持对于中国的了解。”伯克利加州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生马秀(Michelle Phillips)也说:“中美双方看待对方时都有很多‘假设’,有一个能够一起讨论的环境,有很大帮助。”

  哥本哈根大学政治系主任拉斯·鲍·卡斯柏森认为:“设立研究中心,有了物理空间的集中、合作,有活动议程的互相嵌入、补充、叠加,有了人的相知,才会有更深的相互影响。”

  创新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发展便捷的学术研究网络

  “吃蟹者”不易做,因为没有先例。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怡坦言,校方曾担心“根本无法扎根”。

  召开国际性学术论坛活动、举办一些一次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今已是家常便饭。但建设常设性智库型研究机构,实现思想和学术层面的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依然很难。某些时候,许闲甚至用了“辛酸”这个词。

  许闲的日常工作,就是一个人:“和自己去访学、短期交流不同,在海外中心工作要有组织协调、处理繁杂事务的能力,沟通合作既要站在学校和国家的立场去思考把握,也要寻找双方共同的兴趣点、找到适合的对等交流的学者。”

  作为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的首任执行副主任,刘春荣副教授遇到过更多困难和阻碍。刚到哥本哈根,他忙于让中心融入当地学术社群,自己却居无定所。两年多过去,靠着诚恳态度和踏实努力,他已赢得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

  在欧美高校举办讲座,听众大多采取注册制自愿前来,不论是许闲还是刘春荣,刚开始组织活动时,总是担心听众太少,幸好,听众们的反馈大都十分积极。

  在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态的欧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无疑需要创新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在刘春荣看来,知己知彼才能合作共赢,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中国现象需要被表达为可比较的、有关联性的研究议程,并通过有效的协作与对话,才能在深层次产生知识共鸣和互相理解。而要做好这一切,首当其冲就是发展畅通的学术研究网络。

  以大学为“后台”,整合学术资源,为讲好“中国故事”出力

  仅从2014年到2016年9月,复旦—加州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已经举办了86场公开演讲与对话活动,今年10月,即将组织5场活动。在欧洲的中国中心,也举办了超过50场形式多样的研讨会。

  一涉及当代中国政治和国际关系、经济、安全、环境治理等议题,中外学者都会毫不讳言地展示各自的立场观点,激烈的对话时常出现。

  记者曾亲历复旦大学为庆祝建校11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海外学术活动之一,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罗斯礼堂,时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的林尚立教授与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克林顿政府时期国务卿助理谢淑丽(Susan Shirk)围绕“中国新议程:国家治理与国家建设”展开对话,学者间的理性讨论和思想碰撞激发出精彩场面。

  站在“一个人的海外中心”背后,一起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力的,其实是复旦大学整合学术资源、推动构建起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应用、推广新体系。学校打破学科界限成立复旦发展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等三大平台,平台上设立学术服务中心,由专业职员为海外研究中心提供包括人员往来、学术服务、经费支出等在内的全面保障,也应海外中心的要求,不断输送相应的学术资源。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背景下,必须想方设法,推动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中国研究,让国际主流学术界了解中国经验,催生中国研究领域的新资源和新人才。”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说,该校在拉美、澳洲两所大学共建中国研究中心的事宜,都已提上议事日程,东欧几所大学也正频频联络他们,期待展开合作。(人民日报记者 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