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输血不如造血,送蛋不如抱母鸡”——扬州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小龙的“扶贫经”

“输血不如造血,送蛋不如抱母鸡”——扬州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小龙的“扶贫经”

  本报讯(通讯员 张继华 记者 缪志聪)“于登宏,2只。秦子兰,1只……”近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镇双林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10多位老人围在几名村干部身边,盯着旁边空地上的一群小羊羔,开心又略带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名字被叫到。

  “感谢国家的政策和村委会的帮助,让我们自食其力、老有所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72岁的于登宏一边忙着把分到的羊羔赶进自家的羊圈,一边乐滋滋地对记者说。

  原来,这是双林村村委会组织的一次“微扶贫”活动,扶贫对象界定为50至70岁左右、有劳动能力的家庭经济困难老人。村委会拿出2万余元,购买了20只波尔山羊羊羔,免费发放给村里的10户贫困老人,帮助他们拓宽收入来源。

  武坚镇交通不便,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传统农业,双林村又是全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全村1300多名村民,90%以上的青壮劳力长年在外打工,常住村民中,贫困人口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无稳定经济来源,生活状况堪忧。

  自2015年8月来到双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扬州大学博士王小龙就开始带领村委会一班人,积极探索切合村情的扶贫路径。

  “中央提出要精准扶贫,我们的想法是,扶贫工作忌大、忌空,要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点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王小龙说。

  为此,村委会确定了“四精”的扶贫思路,即精准摸底、精细指导、精确结对和精心谋划;因地制宜、因户定策,开展个性化扶贫,请回在外的村里能人合理进行帮扶结对,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项目。

  今年5月,王小龙向扬大申请给村里的资助,一共400多只鸡、鸭苗,全部免费发放给村里的困难户。

  村民杨往祥的母亲是聋哑人,爱人重病瘫痪在床多年,家中还有在外读书的十几岁女儿要供养,他平时靠打零工为生,家庭生计艰难。村里一次性给他发放了40只鸡、鸭苗。如今,杨往祥家已经鸡鸭成群,他也增加了一笔较为稳定的收入。

  “扶贫要和扶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目的。输血不如造血,送鸡蛋不如抱母鸡。”王小龙说,在把家禽幼苗发放给村民后,他还从扬大邀请兽医学专业的专家教授,上门给村民讲解养殖知识,帮助他们科学养殖,使他们尽快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