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资料荟萃» 十年跨越发展 教育“一块屏”背后的公平和质量

十年跨越发展 教育“一块屏”背后的公平和质量

我国教育信息化自世纪之交开始起步,迄今已有20余年,大约在2010年左右完成了第一个阶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环境。当硬件条件有了保障之后,不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成为可能。2010年之后的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迎来跨越式发展。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教育部制定发布了第一个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7年10月,“办好网络教育”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在一系列重磅政策推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了稳定的发展模式。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经达到100%,未联网学校实现动态清零,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已有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超过400万间,其中87.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

初审:朱志媛

审核:高 顺

管理员:张静秋